药物不良反应论文范文1. 药物不良反应浅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简介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药物种类繁多,用药途径不同,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1)药物方面的原因:1)药理作用: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同时出现类肾腺上皮质功能亢进症2)药物的杂质: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亦常渗入赋形剂等,如胶囊的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因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3)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血中药的浓度,亦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如不注意掌握,即会引起不良反应6)药物的质量问题:同一组成的药物,可因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冠心平中的不纯物对氯苯酚则是发生皮炎的原因氨苄青霉素中的蛋白质则是发生药疹的原因等。
2)机体方面的原因:1)种族差别:在人类白色与有色人种之间对药的感受也有相当的差别甲基多巴所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生率是不同的如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时,服用此药的高加索人则15%出现阳性,而服用此药的印第安人和非洲人以及中国人都未发生阳性解热消炎剂异丁苯酸在英国则多出现损伤,而在日本则比较少见等2)性别:在药物性皮炎中,男性发病者多于女性,其比率约为3:2西咪替丁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保泰松和氯霉素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症,妇妇女比男性高3倍,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则为2倍据Hurtwity报告:不良反应男性发生率占7.3%(50/682),女性则为14.2%(68/478)3)年龄:老年人、少年、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例如青霉素,成年人的半衰期为0.55小时,而老年人则为1小时,老年人由于血浆蛋白浓度减少,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如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45岁以下的人低26%,小儿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药物均较敏感一般地说,乳幼儿较成人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药物代谢速度较成人慢,肾排泄较差,作用点上药物作用的感受性较高,且易进入人脑内等据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60岁以下者为6.3%1(42/667),而60岁以上者为5.4%(76/493),老年人使用洋地黄及利血平等尤应注意。
4)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相同药物有不同反应,这是正常的“生物学差异”现象例如,对水杨酸钠的不良反应就是个体差异300例男性病人用水杨酸钠治疗,约有2/3的病人在总量为6.5~13.0g时发生不良反应,但在总量仅为3.25g时,已有不数病人出现反应,也有个别病人在总量达30.0g左右时才出现反应,引起反应的剂量在不同个体中相差可达10倍有时,个体差异也影响到药物作用的性质,例如巴比妥类药物在一般催眠剂量时,对大多数人可产生催眠作用,但对个别人不但不催眠甚至引起焦躁不安、不能入睡吗啡也有类似情况,对个别人不表现抑制作用,而是兴奋作用前述之过敏反应和特异质即是个体差异的表现5)病理状态:病理状态能影响机体各种功能,因而也能影响药物作用例如腹泻时,口服药的吸收差,作用小肝肾功能减退时,可以显著延或加强许多药物的作用,甚至引起中毒6)血型:据报告,女性口服避孕药引起血栓症,A型较O型者多7)营养状态:饮食的不平衡亦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如异烟肼引起的神经损伤,当处于维生素B6缺乏状态时则较正常情况更严重对缺乏烟酸饲养的动物,当用硫喷妥钠麻酔时,作用增强以下内容略请访问下列网页2. 药物不良反应浅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简介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药物种类繁多,用药途径不同,体质又因人而异。
因此,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1)药物方面的原因:1)药理作用: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同时出现类肾腺上皮质功能亢进症2)药物的杂质: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亦常渗入赋形剂等,如胶囊的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因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3)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血中药的浓度,亦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如不注意掌握,即会引起不良反应6)药物的质量问题:同一组成的药物,可因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冠心平中的不纯物对氯苯酚则是发生皮炎的原因氨苄青霉素中的蛋白质则是发生药疹的原因等2)机体方面的原因:1)种族差别:在人类白色与有色人种之间对药的感受也有相当的差别甲基多巴所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生率是不同的。
如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时,服用此药的高加索人则15%出现阳性,而服用此药的印第安人和非洲人以及中国人都未发生阳性解热消炎剂异丁苯酸在英国则多出现损伤,而在日本则比较少见等2)性别:在药物性皮炎中,男性发病者多于女性,其比率约为3:2西咪替丁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保泰松和氯霉素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症,妇妇女比男性高3倍,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则为2倍据Hurtwity报告:不良反应男性发生率占7.3%(50/682),女性则为14.2%(68/478)3)年龄:老年人、少年、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例如青霉素,成年人的半衰期为0.55小时,而老年人则为1小时,老年人由于血浆蛋白浓度减少,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如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45岁以下的人低26%,小儿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药物均较敏感一般地说,乳幼儿较成人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药物代谢速度较成人慢,肾排泄较差,作用点上药物作用的感受性较高,且易进入人脑内等据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60岁以下者为6.3%1(42/667),而60岁以上者为5.4%(76/493),老年人使用洋地黄及利血平等尤应注意4)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相同药物有不同反应,这是正常的“生物学差异”现象。
例如,对水杨酸钠的不良反应就是个体差异300例男性病人用水杨酸钠治疗,约有2/3的病人在总量为6.5~13.0g时发生不良反应,但在总量仅为3.25g时,已有不数病人出现反应,也有个别病人在总量达30.0g左右时才出现反应,引起反应的剂量在不同个体中相差可达10倍有时,个体差异也影响到药物作用的性质,例如巴比妥类药物在一般催眠剂量时,对大多数人可产生催眠作用,但对个别人不但不催眠甚至引起焦躁不安、不能入睡吗啡也有类似情况,对个别人不表现抑制作用,而是兴奋作用前述之过敏反应和特异质即是个体差异的表现5)病理状态:病理状态能影响机体各种功能,因而也能影响药物作用例如腹泻时,口服药的吸收差,作用小肝肾功能减退时,可以显著延或加强许多药物的作用,甚至引起中毒6)血型:据报告,女性口服避孕药引起血栓症,A型较O型者多7)营养状态:饮食的不平衡亦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如异烟肼引起的神经损伤,当处于维生素B6缺乏状态时则较正常情况更严重对缺乏烟酸饲养的动物,当用硫喷妥钠麻酔时,作用增强以下内容略请访问下列网页3.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论文怎么写虽然滥用抗生素并非消费者的本意,但由于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很多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一些使用抗生素的误区,这就是很多抗生素被滥用的源头所在。
针对这种现状,两位专家一一剖析了消费者在使用抗生素中的9大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
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9:一旦有效就停药 前面我们知道,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