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在恶性肿瘤化疗前后的应用评价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38KB
约5页
文档ID:270239467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在恶性肿瘤化疗前后的应用评价_第1页
1/5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在恶性肿瘤化疗前后的应用评价                    黑龙江省医院150036关键词:恶性肿瘤;血小板减少;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肿瘤化疗所致血细胞减少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有可能导致降低化疗药物剂量或延迟化疗时间,甚至终止化疗,由此影响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并增加医疗费用[1-2]这就需要我们探索一简便的监测指标能够提前预判血细胞的变化趋势,反应骨髓增生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研究表明,重度骨髓抑制后的造血功能恢复开始于红细胞系统,红细胞植入早于粒系系统的重建,DavisBH[3]等报道认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mmaturereticulocytefraction,IRF)与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极为一致,并对恢复骨髓活性的反应超过了中性粒细胞计数国外已有报道,IRF能够在骨髓消融后就率先增加,而网织红细胞数却是在几天后才开始增高[4]表明IRF是造血系统抑制后的造血系统恢复的较敏感指标为探讨应用IRF在评估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造血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我们使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分析2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IRF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8年1-8月住院的恶性肿瘤化疗并发粒细胞减少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28~60岁,肿瘤种类包括:乳腺癌6例,大肠癌3例,胃癌3例,肺癌4例,恶性淋巴瘤4例1.2仪器与试剂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厂家提供配套的质控品和校准品(日本Sysmex公司)1.3检测方法采集患者化疗前、化疗后第3、7、10、14、17、21天2ml空腹静脉血,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中,2h以内完成检测IRF及血常规分析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用x±s表示,采用非配对组间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不同时间段WBC,NEU,Ret%,IRF结果比较(x±s)3讨论随着恶性肿瘤的日渐高发,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目前,药物化疗仍然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化疗却也是一把双刃剑,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会损伤机体的正常细胞,其中,血液学毒性为常见不良反应,因骨髓抑制导致患者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贫血,从而引起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为了评估骨髓抑制情况,通过动态监测骨髓显然不现实,临床上通常采用直接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这两项指标来监测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变化,但若能提前判断骨髓抑制期发生及已过,可以做到指导治疗的调整,做到“心中有数”骨髓象分析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临床动态监测骨髓显然不现实,这就需要我们探索一简便的监测指标能够提前预判血细胞的变化趋势,反应骨髓增生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之间的过渡细胞,由于其胞浆内尚残留有嗜碱性RNA,在活体染色时可被染成兰色颗粒物或网状物而得名,已有研究表明,Ret可作为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5-6]另外,随着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技术的发展,新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可将Ret分成低荧光强度RET(LFR)、中荧光强度RET(MFR)和高荧光强度RET(HFR),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mmaturereticulocytefraction,IRF)为MFR和HFR之和占总Ret的百分比[7]IRF可能是造血系统抑制后的造血系统恢复的另一较敏感指标为探讨应用IRF在评估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造血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我们使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分析发现,IRF在化疗后的第3天出现显著降低,而到化疗后的第6天,WBC才出现显著降低,比IRF要晚3天。

另外,IRF在化疗后的第10天即开始回升,而WBC在化疗后17出现回升,并且,与化疗后第10天相比,IRF于第14天就有显著差异,而WBC与NEU于第21天才有显著差异,结果晚于IRF7天,与其他相关研究报道相近[8-10]由此可见,IRF可作为评价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开始恢复的一项十分敏感的早期指标,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参考文献:[1]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11):876-879.[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中华肿瘤杂志,2017,39(11):868-878.[3]DavisBH.Immaurereticulocytefraction(IRF):Byandname,ausefulclinialparameteroferythropoieticactivity[J].LabHaematol.1996,2:2-8.[4]NoronhaJF,DeSouzaCA,VigoritoAC,AranhaFJ,ZulliR,MirandaEC,GrottoHZ.ClinLabHaematol.2003Feb;25(1):47-54.[5]许安春,张爽,杨雪.网织红细胞在恶性肿瘤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1):1072-1073.[6]李文楷.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1):2540-2541.[7]黄再捷,张兵.采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监测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后骨髓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临床内科杂志,2003,20(6):312-313.[8]董磊,刘娟,全首祯,等.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分数对评估38例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的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3):311-312.[9]王林海.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测定在肿瘤放化疗中的临床意义.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8):2455-2456.[10]林建阳,肖玉鹏.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检测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临床意义.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8):3250-3252.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