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袁志永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70072496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袁志永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袁志永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袁志永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袁志永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袁志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袁志永(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袁志永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变电站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文章对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介绍了该管理模式的意义以及电力系统对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策略。关键词: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电力系统;智能电网一、合理使用变电站集控管理模式的意义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它能够保持正常工作是决定电力系统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合理使用变电站集控管理模式。1.1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够保证变电站的良好运行。电力社

2、会在不断发展,国家与民众对于用电的质与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旦出现异常,后果就会非常严重,可以看到,电力已经成为了国家运行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它的运行正常与否就成为了人们极为重视的问题。合理运用各种管理模式,实时监控管理,在最短时间内减小问题,排出故障,使得变电站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凸显。1.2管理模式的多样化与使用分类是科技进步的要求时代在发展,电力系统中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它们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强的自动化系统。这种发展的方向就使得变电站的管理模式也不得不随之更新换代,既要重视传统工作中对变电站得到监控与操作,还要合理组合配置变电站中的人力资源与机械设备,使两者的价值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3、。二、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明确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具体分类,能够有效促进集控模式下变电站的管理工作。其具体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类型:2.1现场监控运行模式现场监控运行模式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即划分出一定的运行管理人员,并将其调到集控中心用来负责管理变电站的运行工作,而留下的人员则用于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如卫生清洁工作、照明维护、电池检查等。该模式有效地将运行工作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责任分离,大大增强了工作的时效性。2.2监控、操作、维护集控管理模式该模式是一种新颖的集控管理模式,其尤其适合应用于较大规模的集控站中。它将集控人员划分成三个部分,即日常维护、现场操作以及集控中心监控。

4、其中,维护人员主要负责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而在维护人员的安排上,要注意选择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能较强的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该模式对管理人才的高要求,进而实现集控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对于操作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巡视变电站的现场及做好设备验收、安全设施的设置以及办理维修等工作。最后,对于集控人员,则由其负责监控本部运行管理的工作,并对不同变电站的负荷变化情况进行监控,必要时及时下达调度命令遥控操作断路器以保护变电站的平稳运行。2.3全运行集控管理模式全运行集控管理模式对相关运行人员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关集控运行人员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了解监控设备、变电站运行方式,同时还需

5、要负责变电站巡视、管理等工作。该模式主要应用在变电站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因为运行与管理人员一旦经过调换,相关维护人员需要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与熟悉,但这一过程常常较为复杂,因此,该模式不适用于变电站数较多的情况。2.4调度监控一体的管理模式该模式的相关调度人员不仅要负责监控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同时还需要负责其他事务,如事故的处理、倒闸操作、设备巡视、日常运行等。在电网和智能变电站不断建设与发展的今天,该种模式在调度与监控变电站运行的前提下,使得电力系统运行得更为稳定、经济和安全。客观上来说,调度监控一体的管理模式是运行管理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三、操作、监控分设管理模式存有的问题及解决

6、办法3.1变电站的调试和接入调试新电站时,可以运用遥控调试法及遥信调试法。对35kV以下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运用万用表测量遥控压板上的脉冲进行遥控点号的核对,对110kV以上变电站测控装置,利用查看信号灯方式核对遥控点号。110kV和110kV以上测控装置和保护装置通常是分开的,可以运用当地监控机和测控装置的遥信短接法核对遥信点号。3.2监控系统的信号分类要分类规范监控数据,使监控人员清晰地了解系统运行情况,进而在事故发生时提出解决办法。具体可以将信号分为异常信号、告知信号及事故信号三类,异常信号在系统设备有异常情况时出现,以提醒监控人员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告知信息主要是便于监控人员大概了解系统

7、目前所处的运行状态。事故信号是在跳闸事故出现时,监控系统用其通知监控人员立即处理。3.3重视运行技能培训工作由于岗位分散等原因,一些地区变电站的业务能力很低,电站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化的技能培训,电站实行集控管理后有关设备及变电数量不断增多,管理变电站时出现各种问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操作人员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活动的制度,不断提升操作人员技能水平,进而巧妙处理各种紧急问题,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变电站还要根据自身条件,指派操作人员其他集控变电站部门参观学习,吸取其他变电站的管理运行经验。3.4加强专业化管理因为很多变电站的工作人员都很少,所以,变电站应该聘请专业的

8、公司来处理变电站内部各项繁杂事务,提升操作人员及值班人员的工作集中度。安排操作人员负责操作设备、巡视设备及处理设备事故。除此之外的卫生保洁工作、照明、变电站门卫、绿化及车辆管理方面工作安排专业公司负责。进而该类工作更容易实现统一管理,也能够让操作人员在非生产性工作里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主要工作。当一个人长时间负责两项工作时难免会出现差错,而如果有差错,一定会引发事故,所以,操作人员和调度要严格分开。一定要构建生产指挥中心,实现统一生产指挥、区域控制与分级管理,使调度和操作工作相互独立,各类操作由集控中心来完成、有故障出现时,由指挥中心进行协调处理。3.5建立无人值班设备专责制度很多变电站在实

9、行无人值班以后,经常出现管理中遗漏一些设备,不了解变电站实际运行等,所以,变电站的运行岗位要设立一个设备专责制度,把巡视设备验收质量、检查质量及维护设备工作进行有效分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做到有人跟踪缺陷设备、有人负责定级设备,保证无人值班的变电站都有人管理。管理变电站过程中,明确划分操作队伍和集控中心的职责,防止工作过程中出现责任纠纷现象。制定值班制度时,要按照操作队伍和集控中心实际位置,合理安排多数人员值白班,进而较好地完成白天较繁忙的工作,转变以往传统倒班模式,提升人员值班效率。结语近年来,电力事业始终保持着飞速发展的态势,相应的,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也确实

10、在朝着不断进步完善的方向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应该知道的是,管理模式仍有发展空间,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在对变电站的集控运行进行管理时,要注意选取合适的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还要注意到相关的问题,让管理模式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使变电站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使电网运行的效率不断提高,使我国的电力事业实现下一个飞跃。参考文献:1张万良.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创新之我见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2张志强,李北记,李晓杰.现代火电站发电机组的集控运行模式讨论J.电工文摘,2013(03).3魏章聪.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索J.电源技术应用,2013(09).4屈佳木.对火力发电厂中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的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2)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