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69979389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 水稻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我市水稻种植靠人工栽插,手段落后,作业繁重,效率低下,农人群众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要求日益迫切。 水稻机插秧技术就是与农艺配套,利用插秧机械把水稻秧苗移栽到大田的技术,其核心技术是能得志农艺栽培要求的插秧机,其配套技术是适合插秧机使用的规格化水稻秧苗的培育方法。 为突破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这一难题,在市农机局的指导下,在区农业局的直接领导下20222022年间,我们对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举行了引进试验。引进韩国东洋PF455S

2、型手扶式插秧机,并摸索出与插秧机配套的简易田间规格化毯状秧苗培育技术。通过试验,我们认为,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地区适应性好,技术先进,技术性能和作业质量能完全得志我市水稻生产的农艺栽培要求,与之配套的简易田间规格化毯状秧苗的培育技术分外成熟,简朴易学,易掌管。这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成熟,便于推广 该项技术既适应当前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分散种植需要,也适应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它的推广应用,可使水稻单产提高10%左右,并可使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得到很大程度的变更,将宏大稻农从繁重的手插秧劳动中解放出来,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二、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技术先进,

3、技术性能、作业质量完全得志我市水稻生产的农艺要求 (一)株距和取苗量等技术指标可量化调理,能完全得志农艺提出的根本苗栽培要求 根本苗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插秧苗合理的根本株数。它对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粒数、坚固率、千粒重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合理根本苗的实现是靠单位面积上所插穴数和每穴所插株数来抉择的。不同的水稻品种那么有不同的指标。而PF455S手扶式插秧机行距固定不变,株距有3档可调,再加上取苗量可通过纵横送秧调理机构举行30种量化调理,完全能得志不同品种的根本苗要求,因而易使水稻获得稳产,高产。这种机器的量化调理作业是人工手插作业无法相比的。 (二)标准的插秧深度,符合现代水稻浅栽理论 现代

4、水稻栽培提倡浅栽,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低节位分蘖优势而获得高产。浅栽是早发的必要前提条件,浅栽的技术指标是表土以下23厘米,并非越浅越好,大于3厘米,小于2厘米,对水稻的高产都是不利的,仅仅1厘米左右的深浅变化,人工插秧不易掌管,而PF445S型手扶式插秧机的标准插秧深度就为2.6厘米左右,就能很好地得志浅栽这个技术要求。同时,该机还设计有液压仿形和插深操纵系统,保证总体插秧深度的一致性,这也是人工手插难以办到的事情。 (三)宽行、窄株距栽培规格设计,符合我国水稻栽培最正确配置方式 在根本苗大致一致的处境下,由于栽培行、株距的配置方式不同,那么水稻产量就有所不同。由于行、株距规格不同,那么形成的

5、生态小环境那么有所不同,如植株间的光照、通风条件和湿度等。目前,我国移栽稻的行、株距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行、株距相等的正方形栽插方式; 其次种是行距较宽,株距较窄的长方形栽插方式;第三种是宽窄行相间,株距不变,形成双行并列,也称宽窄行方式。实践证明,其次种即宽行、窄株距栽插方式是最正确的配置方式,它形成的生态小环境最好,最利通风透光,改善光能利用率,调理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有明显的增产效果。PF455S型插秧机正是按照这种栽插方式设计的,符合我国水稻栽插农艺要求。 三、机插秧苗培育技术成熟、简朴、易学、易掌管 机插秧苗的培育技术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与常规育秧相比,播

6、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其技术成熟与否是推广机插秧成败的关键。 与PF445S型插秧机配套的育秧技术,是简易田间培育技术。它不用厂房、温棚,不需要设备,而是直接在田间制作苗床、播种、保温、保湿、出苗、绿化并炼苗,与常规育秧相仿,简朴、易学、易掌管,技术分外成熟。只要按照育秧规程操作,一般农户均可轻松培育出适合机插要求规格的秧苗来,对培育过抛秧秧苗的农户那更是轻而易举。但需要强调的是:1、种子务必举行技术处理。因机插秧播种密度大,要求成苗率高,总体素质均衡,所以务必举行精选、消毒、浸种、催芽等技术处理; 2、为裁减漏插,播种更加讲求分布平匀,尽量制止稀密不均状况;3、若是旱育:为防立枯病,应更加

7、重视苗床、养分土和覆土的消毒处理;为保顺遂出苗和出苗整齐,苗床、养分土水分含量应达80%以上;为促进盘根,充分发挥旱秧优势,在苗期管理过程中,表土不发白、秧苗不卷叶就不必补水。4、若是润湿育秧,为防烂根死苗,两叶期前不能建立水层;5、若机插面积大,应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机手纯熟程度和田块概括处境,作好合理的分期播种工作,免插超龄秧。 我们开展机插秧技术试验工作及摸索的相关技术模范,得到了市局的断定,并于今年10月在我站举行了全市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会。总体讲,水稻机插秧技术成熟,效益明显,加快进展势在必行,全国大量省市已走在我们前列。加快推行机插秧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减轻农人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本金、促进重庆农村经济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相信,只要我们统一熟悉,坚强信仰,扎实工作,就确定能够取得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告成。(沙坪坝区陈家桥农机站工程师罗文超)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