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岩(乳腺癌)诊疗方案

上传人:低**** 文档编号:269978533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岩(乳腺癌)诊疗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乳岩(乳腺癌)诊疗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乳岩(乳腺癌)诊疗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乳岩(乳腺癌)诊疗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乳岩(乳腺癌)诊疗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岩(乳腺癌)诊疗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乳岩(乳腺癌)诊疗方案一、概述:乳腺癌中医称之为“乳岩”,其临床特点为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头溢血,晚期溃烂、凸如泛莲。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其发病多因情志失畅、饮食失节、冲任不调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失和而发病。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病史及体检询问肿物发生时问、疼痛、及与月经关系,有无乳头溢液,有否作过治疗,既往乳房是否等大,乳头是否内陷,肿块局部是否活检,及子宫或甲状腺功能性疾病,询问月经及婚育史,是否妊娠,哺乳期,家庭中恶性肿瘤病史,特别有否乳腺癌,体检中注意观察双侧乳

2、房外形,乳头位置及分泌物,皮肤有否红、肿、结节及湿疹样变。记录肿块部位,大小,形状,质地,表面情况,活动度,与皮肤、胸大肌、胸壁关系,挤压乳头有否溢液,数量,性质,管口部位,注意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绘图表示乳房肿块与腋窝肿大淋巴结。2、辅助检查(1)、数字化钼靶、纤维乳管内视镜、CT、核磁共振。(2)、彩色超声检奄。(3)、乳头溢液细胞学捡查。(4)、肿块穿刺活检或超声引导下肿物真空旋切术、冰冻切片及病理险查。(二)、证候分型:1、肝郁痰凝:乳房部肿块肤色不变,质硬而边界不清;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胸闷肋痛,或伴经前乳房作胀或少腹作胀。苔薄,脉弦。2、冲任失调:乳房结块坚硬;经事紊乱,素有经前

3、乳房胀痛。或婚后从未生育,或有多次流产史。舌淡,苔薄,脉弦细。3、正虚毒炽:乳房肿块扩大,溃后愈坚,渗流血水,不痛或剧痛: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或苍白,饮食少进,心悸失眠。舌紫或有瘀斑,苔黄,脉弱无力。4、气血两亏:多见于癌肿晚期或手术、放化疗后,病人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白光)白,头晕目弦,神倦乏力,少气懒言;术后切口皮瓣坏死糜烂,时流渗液,皮肤灰白,腐肉色暗不鲜;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5、脾虚胃弱:手术或放化疗后食欲不振,神疲肢软,恶心欲呕,肢肿倦怠;舌淡,苔薄,脉细弱。6、胃阴亏虚:放化疗后口腔溃烂,牙龈出血等症状。(三)根据临床特点分型:(1)一般类型乳腺癌为乳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为

4、乳房内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不易推动,常和皮肤粘连。后期,随着癌肿逐渐牛长和增大,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皮肤呈“橘皮样”水肿、变色,病变周同可出现散在的小,疮口逐渐形成边缘不整齐,中央凹陷似岩穴,有时外翻似菜花,时渗紫红血水,恶臭难闻。癌毒转移至腋下或锁骨上下时,可触及散在、数目少、质硬无痛的肿物,以后渐大,互利粘连融合成团,继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憔悴等恶病质貌。(2)特殊类型乳腺癌炎性癌 临床少见。多发生于年轻妇女,半数发生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发病急骤,乳房迅速增大,肿胀疼痛,皮肤发红灼痛,皮肤及深部乳腺组织变硬,多数患有整个乳房发硬,边界不清,无明显局限性肿块,

5、也有乳头内陷、溢液,或患者上肢水肿、疼痛。晚期,乳房发生溃疡,颈部发生肿物,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炎性癌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常在数月内死亡。湿疹样癌 临床较少见,其发病率约占女性乳腺癌的0。7一3,病程多在1-5年,长者可达十余年。临床表现像慢性湿疮,乳头和乳晕的皮肤发红,轻度糜烂,有浆液渗出因而潮湿,有时覆盖着黄褐色的鳞屑状痂皮。病变的皮肤甚硬,与周围分界清楚。多数患者感到奇痒,或有轻微灼痛。中期,数年后病变蔓延到乳晕以外皮肤,色紫而硬,乳头凹陷,边缘坚硬。三、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论治:l、肝郁痰凝: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用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加减。2、冲任失调:调摄冲任,理气散结

6、,方用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3、正虚毒炽:调补气血,清热解毒,方用八珍汤加减,可酌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石见穿、露蜂房等清热解毒之品。4、气血两亏:补益气血,清心安神,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味。5、脾虚胃弱:健脾和胃,方用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加减6、胃阴亏虚:清养胃阴,益胃汤加减辨证使用中成药XX丹:功能破瘀通络,祛瘀化痰,消肿散结,适用于:乳腺肿瘤疾病,还可用手头颈部肿瘤和淋巴系统肿瘤。每次l粒,每日2次,陈酒送下。孕妇忌服。 X癀片:每次服4片,每日3次。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消炎上痛,用于乳癌疼痛,对癌性发热有退热作用。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3次。益气补中。适用于乳腺癌放化疗后兼中气不足(二)中

7、医外治:若伴有炎症,尚未渍破者,加味金黄散外敷患处。(三)其它疗法:1、手术治疗:一旦确诊,未发现远处广泛转移,能耐受手术者,首选手术治疗;未能确诊者,术中先行冰冻切片。手术方式有:乳癌根治术、乳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2、化学治疗:(l)、X辅助化疗:肿瘤较大(一般3cm)或要求行保乳术,可先予术前化疗,一般24周期,化疗方案可选择cMF、CEF、CAF、ACP、ACT、TC等方案。(2)、术后辅助化疗:一般在术后23周开始,常用化疗方案为CEF、EP、TC等方案。年老体弱对以上方案不能耐受、局部晚期复发转移等可选择单药希罗达。3、放射治疗:腋窝淋巴结阴性者不必行放疗,13个转移者建议放疗,

8、转移4个以上者或行保乳手术者必须行放疗。4、内分泌治疗:以免疫组化为依据,ER阳性、PR阳性者可选择内分泌治疗:绝经前可选用他莫昔芬10mg,一天二次,服510年,绝经后妇女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XX唑、依西美坦等。5、免疫治疗:可用香茹多糖片、匹多莫德、胎盘多肽、薄芝糖肽、胸腺肽、参芪扶正针、核糖核酸II等。6、中药抗癌治疗:可用消癌平、斑蝥注射液等。四、难点分析患者术后及化疗、放疗期间症状复杂,表现不一,证型多变,辨证难度加大。针对难点的中医治疗应对思路在诊疗方案梳理、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应用基础上,根据化疗、放射期间不同阶段表现予制定乳癌的中医诊治方案,组织专家组对所制定的方案加以临床验证。并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其疗效,最终确立乳癌的中医诊治方案。 五、疗效评价1、治愈:肿块消散。2、好转:肿块缩小或保持稳定。3、未愈:肿块增大,全身症状无改变或见病情恶化。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