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与方法范文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269890374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与方法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与方法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与方法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与方法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与方法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与方法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与方法范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关键词: 本文简介:摘要:慢性咳嗽临床常见且病因复杂,极易被误诊误治。现代医学擅长解剖学病因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指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慢性咳嗽的诊疗水平。目前认为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等。中医中药治疗咳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经验,传 本文内容: 摘要:慢性咳嗽临床常见且病因复杂, 极易被误诊误治。现代医学擅长解剖学病因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指南,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慢性咳嗽的诊疗水平。目前认为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

2、管反流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等。中医中药治疗咳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经验, 传统中医重视辨证论治, 其病机要素不外乎风、痰、火、虚4端。经方在慢性咳嗽中广泛运用, 其治疗重点在于方证对应。该文通过从辨病因、辨病机、辨方证3个角度探讨慢性咳嗽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并附医案3则, 以供同道指正。 关键词:慢性咳嗽; 经方; 思路; 方法。 慢性咳嗽是指病程8周的咳嗽, 通常根据胸部X线检查有无异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 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 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者1-4.慢性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 尤其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

3、极易被误诊误治, 或因诊断不明重复接受各种检查, 或者长期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和镇咳药物, 收效甚微并产生诸多不良反应, 不仅不能及时解除患者痛苦, 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5. 中医学无慢性咳嗽之病名, 根据其病程、发病特点, 归属于“久咳”、“久嗽”、“顽咳”等疾病范畴。如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久咳嗽候记载:“久咳嗽, 是连滞岁月, 经久不瘥者也”.而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诸多章节条文述及了慢性咳嗽的辨证论治, 如“痰饮咳嗽病脉证治”、“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等篇, 其所用方药体现在各篇所论疾病的具体治法中, 并自成一体, 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现代医学擅长

4、解剖学分类, 传统中医重视辨证论治, 经方治疗重点在方证对应, 本文试从辨病因、辨病机、辨方证3个角度探讨慢性咳嗽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慢性咳嗽病因繁多, 清代名医徐灵胎谓“诸病之中, 惟咳嗽之病因各殊而最难愈, 治或稍误, 即遗害无穷”.即便是现代医学, 亦曾有70%以上的误诊率, 慢性咳嗽患者在临床上常被笼统称为“慢性支气管炎”6.自美国Irwin研究小组提出慢性咳嗽的解剖学诊断流程以来, 慢性咳嗽的诊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大多数患者的病因能够得到明确, 针对病因的治疗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7. 我国自2005年颁布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草案) , 分别于2009, 2015年进行了修

5、订, 在吸取和归纳国内外有关咳嗽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的同时, 也结合中国国情 1.1 咳嗽变异型哮喘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 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 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疾病之一4.其重要特征为夜间咳嗽、呈刺激性干咳, 通常咳嗽比较剧烈。本病多从外感引起, 病情反复, 经久难愈, 其病机当属外感邪气, 引动宿痰, 内外因兼夹交作, 邪郁于肺, 肺失宣降, 继而引起咳嗽迁延不愈。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治参考哮喘, 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9.急性发作期以寒证多见, 证见咳嗽气急,

6、喉痒, 痰白不易咳出, 甚则持续咳嗽伴胸痛, 伏坐不得卧。治宜祛风宣肺, 散寒降逆止咳。方用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若痰多, 可加用皂荚丸。病程日久, 可影响气血运行、津液敷布而生内饮, 同时使肺、脾、肾俱虚, 并发他证。“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亦强调了脏腑功能失调均能导致咳嗽发生。故缓解期间, 仍需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 顾护脾、肾, 巩固治疗。金匮要略方论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夫短气有微饮, 当从小便去之, 苓桂术甘汤主之, 肾气丸亦主之。”常用方剂有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等。 1.2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

7、CS)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指各种鼻、咽、喉疾病引起的一种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征为:咳嗽、鼻塞、咽痒、咽有异物、频作清嗓, 或鼻后滴流感等4.本病亦跟外感风邪有关, 由于风邪疏散不全, 留恋于肺, 壅塞肺系, 侵及鼻窍, 致窍闭咽塞, 肺气不宣不肃, 诸气上逆于肺致咳10.针对鼻源性UACS, 当以疏风散寒、化湿通窍为大法;若见患者有鼻痒、喷嚏连作、鼻流清涕, 受凉或遇刺激性气体易作, 多属气虚或肺阳不足, 此类患者易自汗、怕风, 常复入苍耳子散、参苏饮、玉屏风散;偏于阳虚夹寒者, 则可参入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加附子汤。若频流浓涕浊涕, 兼见咯吐黄粘痰, 舌苔黄腻或浊腻, 此

8、为肺热夹湿, 加用千金苇茎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化裁。针对咽喉源性UACS, 若患者自觉咽干作痒, 痰少不易咳, 咽部有异物感, 咽部充血,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者, 可选用麦门冬汤、半夏厚朴汤加减;咳嗽久延不愈, 出现咽有异物梗阻感, 舌质紫黯等症, 此乃痰阻血瘀之机, 故在宣肺通窍的同时, 加用化瘀散结之法, 可配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消瘤丸等。 1.3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osinophilic bronchitis, EB) .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 (Eos) 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 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咳嗽4.本病主要是因外感风寒后失治或误治, 风寒犯

9、肺, 稽留不散, 肺失宣降而成慢性咳嗽。主要临床特征是患者除咳嗽外, 大多数感觉到咽痒咽干不适。患者长期刺激下干咳, 日久终致肺津不足, 属于内伤咳嗽范畴。景岳全书咳嗽提出:“内伤之病多不足, 若虚中夹实, 亦当兼清以润之”, 治疗当以辛甘润肺, 调畅气机为其大法。方选贝母栝楼散、柴前连梅煎以润肺。若兼见晨起口黏腻, 心胸烦闷尤为明显, 舌苔白黄腻偏厚, 此因湿热郁肺、肺气失宣而发, 治以清化湿热、宣畅肺气, 方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若夜寐欠安, 心中有“不快”之苦, 时欲深呼吸以减轻“气闷”, 可再合栀子豉汤。 1.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gastroesophageal reflux-r

10、elated cough, GERC)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 胃酸和其它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 刺激食管远端黏膜丰富的咳嗽感觉器, 或反流物的微量吸入或大量吸入, 导致以咳嗽为主症的临床表现4.素问咳论曰:“胃咳之状, 咳而呕”, 备急千金要方咳嗽第五曰“食饱而咳”, 意思是在咳嗽的过程中伴胃气上逆, 可表现为恶心、泛酸、嗳气、呃逆等诸症。病机乃中焦气机升降失司, 肺失宣肃, 肺气上逆作咳。与胃失和降、肺失肃降密切相关, 治当恪守“和胃降逆, 理气止咳”的原则, 代表方为旋覆代赭汤、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若反酸明显, 可合左金丸;若咳吐黄痰, 兼见便秘、舌红苔黄略厚

11、, 可予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若患者素来胃弱, 食多则胀, 脉微弱无力, 舌淡苔白而稍腻, 半夏厚朴生姜人参甘草汤以补虚除满。若脾胃虚寒, 当予黄芪建中汤。 1.5 感染后咳嗽 (post-infectious cough, PIC) . 感染后咳嗽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 感染控制以后仍迁延不愈的一类咳嗽, 可以持续38周, 甚至更长时间。症状以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为主, 常兼见咽部痒感、阻塞感或不适感, 伴或不伴胸闷, 在受凉或吸入冷空气及刺激性气体或烟尘时症状加重。中医认为人体感受外邪后, 外邪未除, 侵入肺系。肺失宣发与肃降, 肺气壅塞, 气逆于上而发咳嗽。六淫邪气均可导致感染后咳嗽

12、, 表邪克肺, 肺失宣降。治当尊吴鞠通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的原则, 切忌闭邪留寇。此时多是外邪已去大半, 余邪留恋。方选三拗汤、止嗽散以疏风散邪, 宣肺止咳为主。若咳嗽不愈, 化热灼肺, 出现咳嗽, 痰黄 (或白) 质黏, 伴有身热不解、咳逆气急、口渴等症状, 可选用麻杏石甘汤。若咳嗽日久不愈, 正气必虚, 病邪内侵, 出现时有发热, 并伴有胸胁不适、饮食不佳、心烦恶心等表现, 此乃发散太过或关门留寇导致邪气内陷于少阳。正如石室秘录云:“人病久咳不已, 无不以为邪之聚也, 日日用发散之剂而不效者何?气散故矣。气散矣, 而仍用散药, 无怪乎经月而不效也”.此类咳嗽, 当用轻清之品,

13、 少少散之, 小柴胡汤正适合。当然, 支原体感染亦是感染后咳嗽常见病因, 机体免疫功能差的小儿常见, 证型以风邪久恋、痰热壅肺和痰湿蕴肺为主, 前2种证型参考前法, 若以痰湿为重, 兼夹热邪, 可选用达原饮;若素体阳虚, 且长期使用抗生素, 导致“形寒饮冷、肺阳亏虚”, 可以使用苓甘五味姜辛汤11-12. 以上疾病约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13-15, 然而, 有一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在进行了全面检查、治疗之后, 病因仍无法明确。此外, 慢性咳嗽还可引起心血管、神经、泌尿、肌肉骨骼等多个系统的并发症, 如尿失禁、晕厥、失眠、焦虑等6,16.对于上述无法明确病因, 甚至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当仔细

14、采集病史、症状、体征, 在辨病机、辨方证的角度获取辨证思路, 以期取得疗效。 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河间六书咳嗽又云:“寒、暑、燥、湿、风、火、六气, 皆令人咳嗽”, 诸病源候论又将咳嗽分为十咳。咳嗽病因病机繁多。至明张景岳才在景岳全书咳嗽中将咳嗽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其实, 不论是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 总病机不离肺失宣降。正如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咳嗽云:“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 是咳嗽不止于肺, 亦不离于肺也”. 肺为“娇脏”, 不耐寒热, 易受邪气侵袭而引发咳嗽, 此属外感咳嗽, 常兼表证, 病机为邪犯于肺, 肺气上逆。多数学者认为, 慢性咳嗽总属内伤咳嗽范畴17

15、-18, 其病因病机更为复杂多变, 外感六淫、饮食起居失常、失治误治, 脏腑气机不利、脏腑内伤、祛邪不尽, 风邪、寒饮等邪气内伏, 复由六淫之邪及粉尘、异味等外邪引动于肺, 肺气上逆, 均可使咳嗽反复发作或加重, 迁延不愈19.而在临床实践中, 常常是外感和内伤兼夹, 有外感迁延误治转为内伤, 有内伤又外感六淫, 内外合邪;久咳者不惟正虚, 其中不乏有邪实者, 即便是正气亏虚, 也多兼邪气留恋。正如洪广祥所言:“正虚邪实气机逆乱为慢性咳嗽全程病机”20. 笔者认为, 尽管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多变, 但病机要素不外乎风、痰、火、虚四端。外感六淫、脏腑气机不利均可导致邪实, 在慢性咳嗽发病过程中, 风、痰、火、为主要邪实要素, 其他病理因素, 诸如寒、热、瘀等, 均可以与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