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处置预案

上传人:x****x 文档编号:269889354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处置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处置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处置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处置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处置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处置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处置预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起重伤害专项应急预案目 录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1.2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危害程度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3组织机构及职责23.1 应急组织体系23.2 指挥机构及职责24预防与预警34.1 危险源监控34.2 预警行动45信息报告程序56应急处置66.1 响应分级66.2 响应程序76.3 处置措施8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07.1应急物资储备107.2应急物资采购与管理1010 / 11.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本工程码头施工作业时,从钢结构施工、桩基施工、墩身施工、挡浪板安装等施工过程中,均需要吊车配合作业,但因现场作业

2、环境和作业人员个体存在差异,可能造成的起重伤害各不相同,通过分析,以下危险因素可能造成起重伤害事故:起重机械在起重过程中,因维修保养不到位、操作不当、指挥信号不明确、安全意识差和在不良自然环境下,容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起重机械的吊钩磨损超标、钢丝绳磨损断裂、制动器磨损等,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伤害事故;多台起重设备在同作业面上作业,因监护原因可能发生相互碰撞;起重作业过程中,因被吊物体绑扎不牢固造成物体坠落、起吊高度不够可能发生有碰撞、挤压,严重可造成起重设备倾覆;起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安全限位失灵可造成设备倾翻或人员伤亡;起重作业无专人指挥或违章指挥,从而引发起重伤害事故;起重司机无证操作或擅自

3、将起重设备交予他人操作或起重指挥无证指挥,从而引发起重伤害事故;作业场所地面不平整或地陷,造成起重设备倾翻和人员伤亡;因恶劣天气造成可起重设备碰撞或倾翻和人员伤亡;露天作业碰触高压线路、电气设施漏电或起升钢丝绳碰触线等原因造成;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容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1.2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危害程度起重伤害事故可能造成群死群伤,还可能造成设备损坏、设施损毁等财产损失。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 快速反应原则:应急处置要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 2.2 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3统一指挥原则:一旦发生事故,由项目

4、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全面负责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高效。项目部各部门、各班组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3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项目部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同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3.2 指挥机构及职责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各成员及部门职责, 具体职责如下: 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 统一协调项目各部门应急救援工作。 及时组织指挥实施事故处置方案。 统一调配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器材。 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妥善处置事故现场的有关事宜。 组织、配合开展事故

5、调查,组织善后处理工作。 4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1.1 项目部结合本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环境等辨识出施工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起重伤害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并对其进行分级,将风险较大的重要危险源作为重点监控对象。 4.1.2 项目部对构件起重吊装方案、起重设备、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等实施动态监控,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预控措施。 使用的起重机必须有省、市技术监督部门检测证书,起重司机、起重指挥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 起重作业所用钢丝绳、卡环和绳套等配套设施须有质量合格证。 起重作业十不吊须严格执行,十不吊内容有: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信号不清楚;吊物下方有人;吊物上站人;埋在

6、地下物;斜拉斜牵物;散物捆绑不牢;立式构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环吊装;零碎物无容器;吊装物重量不明。 选用的绳具、卡环须与被吊物重量相匹配,不得起吊气瓶、压力容器,爆破危险品等高危物品,禁止使用起重机械吊运人。 起重机械安全装置限位装置、行程开关、负荷计、力矩限制器、警报器等应完好有效,起重作业的过程中须全部开启。 起重作业区地面结实、平整,轮胎式起重机作业时须将支撑完全撑开。 起重作业区域应设显眼的警示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起重作业影响范围;起重指挥工佩戴醒目的标识,风力六级以上不得进行起重作业。 起重作业必须指定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加强起重作业人员安全规程及相关知

7、识的培训,以有效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1.3 项目部组织对作业起重机械设备验收、日常维护和安全监控,加强对起重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整改。 4.1.4 项目部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各项安全防护设施。 4.1.5 项目部加强起重作业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施工前,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 4.2 预警行动4.2.1针对项目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项目部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价,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2.1 项目部应与当地气象局、地震局等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相关气象、地质等预报,并及时传达给项目部各部门、各班组及相关人员。 4.2.3 项目部对施

8、工现场存在的隐患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对重大事故隐患实施挂牌管理,并制定重大隐患处置应急预案。 4.2.4结合项目部施工生产实际情况,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 一级预警 接到严重危险包括危险的起重作业报告、可能造成群死群伤包括人员伤亡的隐患报告、可能造成重大包括较大财产损失和严重包括不良社会影响的险情报告,以及业主、监理的投诉或警告等,为一级预警。 二级预警 接到起重作业报告、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报告;施工现场出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或发现事故隐患、出现险情,为二级预警。 5信息报告程序5.1当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发生危急险情时,现

9、场施工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上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到施工现场,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有关部门。 5.2 应急救援 现场报警方式为、对讲机。对外求救的方式为联络,各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公布应急值守及救援。各班组、施工作业队、工区、项目部职能部门、项目部等负责人的号码,定期在本单位内部发放或公布,告知于各参建人员。医院地址:XX市香洲区凤凰路167号 : 0756-2157719如情况十分危急时拨打医疗急救:1205.3 事故报告主要内容 起重伤害事故或险情发生后,为了救援单位及人员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事故情况,及时开展救援,报告内容必须简练、准确。

10、事故单位应以最快的方式报告事故情况,向有关单位报告时应提供如下情况: 险情或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位置; 事故类型; 伤亡情况及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 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 采取的应急抢救措施; 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抢险的事宜; 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5.4在必要时及时请求社会救援,如120医疗救护、119消防、110公安、122交通等。6应急处置6.1 响应分级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项目部实际,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三级应急响应。6.1.1一级响应项目部发生符合一级响应程序的突发事故事件时,项目部应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全力抢救伤亡人

11、员,并及时逐级上报分公司应急救援领导机构。当超出分公司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请求支援。6.1.2二级响应项目部发生符合二级响应程序的突发事故事件时,项目部应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全力抢救伤亡人员,采取有效的控制性措施,并及时逐级上报。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机构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综合预案,并由总指挥带领专业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全面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分公司报告处置情况。当超出项目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可向分公司应急救援领导机构、救援指挥中心请求支援。6.1.3 三级响应项目部符合三级响应程序的突发事故事件时,事故单位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现场处置方案,抢救受伤人员

12、,消除事故隐患,清理事故现场,并逐级上报事故处理情况。6.2 响应程序6.2.1一级响应程序当事故达到一级应急响应标准时,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机构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同时按照如下内容响应:项目部立即上报分公司应急救援领导机构。分公司将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带领分公司综合协调指挥小组相关成员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按照应急报告程序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及时续报事故发展态势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需要上级单位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提出请求。 6.2.2二级响应程序当事故达到二级应急响应标准时,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机构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综合预案,同时按照如下内容响应: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到位,先

13、期开展现场应急救援。项目部总指挥带领专业工作组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分公司应急救援领导机构成员到位,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向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下达关于应急救援的指导性意见。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按照应急报告程序及时向分公司应急救援领导机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报告事故救援进展情况,并及时续报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6.2.3 三级响应程序当事故达到三级应急响应标准时,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立即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并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响应:立即向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该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到位。由项目部的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14、组织研究制定决策救援方案,统一指挥和调配本单位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的应急处理;必要时请援政府支持保障部门采取应急行动,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现场应急办公室进入预备状态,做好如下应急准备:现场应急办公室立即向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有关成员报告事故情况,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主要成员到位,并按照应急指令下达程序下达关于应急救援的指导意见;应急办公室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汇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及时向分公司应急救援领导机构报告事态发展及救援情况。 6.3 处置措施6.3.1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起重伤害事故,应立即组织救援

15、工作,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体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如下: 吊物、吊臂打击事故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就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