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报告2300字 20xx年 6 月 10日姓名 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 学号 同组者:科目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题目 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题目】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目的】1. 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2. 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本方法3.对照标准图型,学习识别人体各对染色体的带型特征4.初步掌握人体染色体组型带型分析方法5.了解染色体组型与带型分析的意义实验材料与用品】1.器材:直尺、剪刀、胶水、计算器、白纸2.材料:人体细胞染色体放大图【实验原理】染色体组型又称核型,是指将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体细胞内的整套染色体,按它们相对恒定的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核型模式图是指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个按其特征绘制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一)描述染色体的四个参数:1.相对长度= 每条染色体长度 ×100 (相对长度可以用来表示每条染色体的长度)单倍常染色体之和+X2.臂指数= 长臂的长度 q ×100 (臂指数可以用来确定臂的长度) 短臂的长度 p第 1 页共 5 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20xx年 6 月 10日姓名 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 学号 同组者:科目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题目 染色体组型分析为了更准确地区别亚中部和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9xx年Levan提出了划分标准: ? 1.0-1.7之间,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 1.7-3.0之间,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 3.0-7.0之间,为压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④ 7.0以上,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3.着丝粒指数 = 短臂的长度 p ×100 (着丝粒指数可以决定着丝粒的相对位置) 染色体全长 p+q按Levan划分标准: ? 50.0-37.5之间为M? 37.5-25.0之间为SM? 25.0-12.5之间为ST④ 12.5-0.0之间为T4.染色体臂数(NF):根据着丝粒的位置来确定。
a.端着丝粒染色体(T),NF=1;b.中部、亚中部、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M,SM,ST),NF=2二)人类体细胞染色体的分类标准及其主要特征第 2 页共 5 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20xx年 6 月 10日姓名 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 学号 同组者:科目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题目 染色体组型分析染色体组型及分群依据:主要根据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粒的位置,其次是臂的长短,以及次级缢痕或随体的有无等方面分组排队原则:着丝粒类型相同,相对长度相近的分一组;同一组的按染色体长短顺序配对排列;各指数相同的染色体配为一对;可根据随体的有无进行配对;将染色体按长短排队,短臂向上染色体组型图的应用① 鉴别生物种类:兔44条;小鼠40条;大鼠42条;鸡78条;猫38条;狗78条;马64 ② 遗传病的诊断和研究:三体综合征(含三条21号染色体)、卵巢退化症(含45条染色体,比正常人缺少一条性染色体)、睾丸退化症(含47条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X或Y染色体)等因此,我们可以给孕妇抽取羊水检查器胎儿的染色体,做遗传病早期诊断实验步骤】1. 将染色体逐一剪下,并对每个中期染色体逐一进行测量,包括每条染色体的长度和每个臂的长度。
2.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每对染色体平均的相对长度、臂指数与着丝粒指数3. 把相对长度与臂指数相近者配成一对4. 参照相对长度、臂指数与着丝粒指数的数值,并根据标准顺序,编排出染色体组型图5. 用胶水或浆糊将每条染色体依照标准顺序粘贴在实验报告纸上实验结果与分析】第 3 页共 5 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20xx年 6 月 10日姓名 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 学号 同组者:科目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题目 染色体组型分析I.实验结果第 4 页共 5 页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20xx年 6 月 10日姓名 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 学号 同组者:科目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题目 染色体组型分析II. 实验总结在实验中,要注意剪下的染色体的保存,认真比对染色体的四个参数,主要依据其长度大小进行初步排序,再根据人类体细胞染色体的分类标准及其主要特征进行分群,在每个染色体的类群中进行配对,最后进行染色体的粘贴工作实验操作中要求认真仔细,有耐心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描述染色体的各种数据指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学习并掌握了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本方法此外,初步掌握人体染色体组型带型分析方法并了解染色体组型与带型分析的意义。
注意事项】(1)注意剪下的染色体要小心存放,最好在无风的环境下进行操作;(2)剪好染色体后,应先按照长短顺序进行初步排序,将染色体分好群,以便正确配对;(3)严格参照染色体的四个参数对各群的染色体进行配对,排出染色体组型;第 5 页共 5 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第二篇:第九章 人类染色体 4000字第九章 人类染色体一、教学大纲要求1.掌握人类染色体的结构形态、类型和数目;2.掌握人类非显带核型和G显带核型分析及描述方法;3.掌握染色体多态性概念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4.熟悉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传递;5.熟悉性染色质和莱昂假说;6.了解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和进展二、习题(一)A型选择题1.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__组成A.DNA和RNA B.DNA和组蛋白质 C.RNA和蛋白质D.核酸和非组蛋白质 E.组蛋白和非组蛋白2.染色质和染色体是A.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B.不同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C.同一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D.不同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E.两者的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3.异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A.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B.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C.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E.以上都不是4.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A.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B.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C.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E.螺旋化程度低,很少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5.经检测发现,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个X小体,表明该个体一个体细胞中有________条X染色体。
A.1 B.2 C.3 D.4 E.56.根据ISCN,人类C组染色体数目为A.7对 B.6对 C.7对+X染色体 D.6对+X染色体 E.以上都不是7.胞增殖周期是A.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B.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C.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开始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D.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开始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E.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8.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不变 B.都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都有DNA复制D.都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E.都有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9.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单分体出现在A.减数分裂前期Ⅱ B.减数分裂中期Ⅱ C.减数分裂后期ⅠD.数分裂后期Ⅱ E.减数分裂末期Ⅰ10.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Ⅰ的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11.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Ⅰ的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12.按照ISCN的标准系统,1号染色体,短臂,3区,1带第3亚带应表示为A.1p31.3 B.1q31.3 C.1p3.13 D.1q3.13 E.1p31313.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分裂前期 B.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末期 E.间期14.某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6条,如果不考虑交换,它可能形成的正常生殖细胞类型是A.2种 B.4种 C.6种 D.8种 E.10种15.仅在某些细胞类型或特殊的发育阶段呈现凝缩状态的染色质称为A.结构异染色质 B.兼性异染色质 C.常染色质D.X染色质 E.Y染色质16.人类染色体数目2n=46条,如果不考虑交换,则人类可形成的正常生殖细胞的类型有A.246 B.223 C.232 D.462 E.23417.在核型中的每对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的精子,一条来自母方的卵子,在形态结构上基本相同,称为A.染色单体 B.染色体 C.姐妹染色单体 D.非姐妹染色单体 E.同源染色体18.染色体的端粒区为A.染色质 B.染色体 C.结构异染色质 D.兼性异染色质 E.以上都不是19.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发生在A.前期Ⅰ B.中期Ⅰ C.后期Ⅰ D.中期Ⅱ E.后期Ⅱ20.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四分体出现于前期Ⅰ的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二)X型选择题1.染色体C显带可使以下部位深染A.着丝粒 B.次溢痕 C.长臂 D.Y染色体长臂远端 E.短臂2.染色体多态性部位常见于A.X染色体长臂 B.Y染色体长臂 C.1、9、16号染色体次溢痕D.端粒 E.随体及随体柄部次溢痕区3.下列人类细胞中哪些具有23条染色体A.精原细胞 B.卵原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 E.卵细胞4.X染色体的失活发生在A.细胞分裂中期 B.细胞分裂后期 C.胚胎发育的第16天D.胚胎发育早期 E.胚胎发育后期5.染色体多态性可作为较稳定的、显微镜下可见的遗传标志用于A.染色体病的检查 B.亲权鉴定 C.追溯额外染色体的来源D.基因诊断 E.异常染色体的来源6..染色体多态性的常见部位包括A.Y长臂结构异染色质区B.D组、G组染色体的随体及随体柄部次缢痕区C.X染色体末端D.第1、9和16号染色体次缢痕E.着丝粒7.染色体的次溢痕包括A.着丝粒部位 B.随体柄部位 C.长臂的缩窄部位D.短臂的缩窄部位 E.端粒部位8.结构异染色质包括以下几个部位A.着丝粒区 B.端粒区 C.次溢痕区D.Y染色体长臂远端2/3区段 E.X染色质9.真核细胞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A.RNA B.糖蛋白 C.组蛋白 D.非组蛋白 E.DNA10.染色体的端粒区为A.染色体 B.结构异染色质 C.兼性异染色质 D.常染色质 E.真染色质(三)名词解释1.chromatin2.homologous chromosome3.karyotype4.karyotype analysis5.chromosomal polymorphisms6.heterochromatin(四)问答题1.简述人类染色体的多态性及其应用。
2.简述赖昂假说及X染色质检查的临床意义3.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差异?三、参考答案(一)A型选择题1.B 2.A 3.C 4.B 5.C 6.C 7.A 8.C 9.D 10.C11.B 12.A 13.E 14.D 15.E 16.B 17.E 18.C 19.A 20.C(二)X型选择题1.ABC 2.BCE 3.CD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