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一级大学生说梦话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269654844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对一级大学生说梦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对一级大学生说梦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对一级大学生说梦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对一级大学生说梦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对一级大学生说梦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对一级大学生说梦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对一级大学生说梦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源对一年级高校生说梦话钱理群我已经和诸位久违了;我在 2002 年退休以后,就很少来北大,更不要说和同学们见面谈天了;最近一次是 2021 年 4 月 27 日北大一部分同学社团组织的北大110 周年民间纪念会上,听了已经毕业的诸位的老学长老汉唱他写的歌未名湖是个海洋 ,其中有几句歌词: “就在这里, 就在这里 /就在这里, 就在这里 /我的梦 /就在这里” ,深深地感动了我,并因此即席讲了一段话;我说,一个人不能没有梦,一个无梦的人生是很难想象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梦,特殊是民族的年轻人,假如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们做梦,那就更加可悲;在我看来,北京高校,就应当是可以让全

2、部的北大人,甚至中国的年轻人做梦的一方土地,一个作为精神寄托的“梦乡”;老汉的唱歌的就是这个意思;它让我感动,以至震惊,是由于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唱歌,在当今的中国,以至今日的北大,都是不合时宜的;现实的中国就是一个无梦的国家,现实的北大,也越来越失去了精神梦乡的品质;但唯其如此,我更要顽固地强调,今日的中国,今日的北大,特殊需要做梦;由于所谓梦,就是对现实的超越,梦本质上就是超越于物质之上的对精神的追求,中国经济的进展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精神的升华,反而显现了物欲横流、道德水准下降的精神危机, 以至溃败;全部关怀国家、民族将来的人们都为之焦虑担心,痛心疾首;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北大, 不但没有发

3、挥它应有的民族精神中流砥柱、梦乡的作用,自身的精神也日渐衰退,以至堕落了;这就是我退休后很少来北大的真正缘由所在:我宁愿在我的梦中保留一个精神梦乡的北大;今日诸位想听我演讲, 我也只能说梦话,讲我抱负中的高校生活,我抱负中的北大,我抱负中的中文系;所谓“梦话” ,其实都是一些常识;只不过在物质主义、实利主义的时代,一切都被扭曲,常识、常理都成了好像高不行及、不行想象、无法实现的梦幻了;我下面要讲的,都是最基本的问题:上高校是干什么的?北大应当培育什么样的人才?但现在好像很少有人,包括北大人去仔细想这些问题;在座的诸位大致也很少考虑,但却是应当好好想想的;先问一个问题:你作为一个高校生,有没有想

4、过, “高校”在你的人生的长途中,处于什么位置?为了看清和说明这一点,可以作两个比较;一是和“中学”比;在人生的中学阶段,你是一个“未成年人”,你的一切,从生活到学习,都要由成年人,主要是老师和家长管着,你没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即使有,也是很有限的;然而,到了高校,你已经成为“公民”了,这就意味着你已经独立成人了,尽管作为同学,你在经济上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家长,你仍必需依照学校支配的方案学习,但你已经有了较大的自由支配自己、治理自己的权益;但和高校毕业以后的“工作”阶段相比,你尽管已经享受了公民的权益,但由于你仍处在人生预备阶段,没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说句玩笑话,你享有公民权益,却基本

5、上无须尽公民义务,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这就是“高校”阶段在人生长途中的特殊位置和优越之处:既独立自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主和中学比 ,又没有负担、责任和工作阶段比,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自由、最欢乐的时间,但却仅仅只有四年、五年,假如你想延长时间,仍可以读争论生,但充其量也只有十多年,这样的高校生活实在是人生难得,仅有一次,应当备加珍爱,千万不要虚度!在我看来,关键就在于,你要牢牢地把握自己学习、生活的主动权,独立、自由地设计和进展自己;同时又为自己的挑选,承担一切后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需有一次思想的解放;毋庸讳言,诸位都是应试训练培育出来的,甚至可以说你们是应试训练的佼佼者,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

6、中毒最深的;因此,从中学到高校,特殊是来到北大,第一就要从应试训练的牢笼里解放出来,完全摆脱应试训练的观念、思维和方法;最关键的,就是要破除对分数和考试的迷信,肯定不能再环围着考试、分数学习和生活了;我对每一个和我接触过的高校生,都是这样一个警告:肯定要把分数、考试看淡,真正值得看重的,是你有没有获得真学问、真本事,这是你真正应当用力之处;当然,在现在的训练体制下,学习成果的确不能无视,但说一句我好像不应当说的话: 你们其实在中学里,已经学会了不用大力气而获得高分的应试技巧,真的用不着每一门功课都同样花那么大的力气;所谓“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就表现在你心中肯定要“有数”:哪些课程应当下大功夫、

7、真功夫, 仔细学好;哪些课程只需略用力气,应对过去就行了;什么事都要“有所舍弃,有所不得,才有所得”,不能一切求全,平均使用力气;听说有的同学到现在仍在用中学应试训练的那一套应对高校的课程,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可见中毒之深;除了应试,已经不会读书、学习了;我实在感到痛心,拜托诸位,千万不要再作分数与考试的奴隶了;我曾经说过,在某种意义上,诸位是最不幸的一代,由于你们在中学阶段遇到了应试训练,好不简单上了高校,又遭受了就业训练;这是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需面对的两大阴影;我听说有的同学一入学,就处处打听如何学会就业技巧,有的受社会风气影响,认为就业的关键在有没有关系,于是就热衷于参与

8、社会攻关活动,和有权势的老师和团委搞好关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建立各种人脉关系网上,而完全舍弃了学业,或者只关注于所谓“与就业有关”的课程;坦白地说,我得知这些以后,心情特殊繁重,真为你们以及民族的将来担忧;记得在刚刚说到的北大 110 周年校庆座谈会上我特地就“高校训练与就业”谈了一大段话,今日也仍是要对诸位作两点提示;第一,高校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进展需要,的确是个必需正视的问题;但应当弄清晰的是,不能适应的是什么?据我的明白和懂得,除了高校某些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需要调整以外, 主要的仍是高校生的素养问题;我看过一些就业单位的调查,他们对当代高校生素养的主要批判有三:一是独

9、立自主才能比较差;二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三是学问面太窄,独立摸索和创新才能不足;这三大问题其实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训练和中学应试训练的后果;按道理说,到高校就应当补偿这些缺陷,着眼解决精神素养方面的问题;假如仍是遵循应试训练和就业训练的规律,按职业学问、技能的要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求来设计自己的高校生活,那么,你们中很多人就很可能在中学成了应试机器,到高校又成了就业机器, 这样来度过自己的青春时代,且不说会影响自己一生的长远进展,单就个人生命而言,也太委屈自己了;其次,对就业问题的看法,应当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将来的社会是一个学问社会、信息社会,其最大特点是职业转换很快,随着社会和科学

10、技术学问的进展,不断有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显现,这 就使得每一个人都必需不断变换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社会角色;因此,学问社会、信息社会对人才是有自 己的特殊要求的,一是应变才能要强,二是创新才能要强;将来社会的竞争,是一个素养、学养的竞争, 一个应变才能和创新才能的竞争;一个真正有眼光有抱负的高校生就应当按这样的人才要求来设计自己的 高校学习,除了努力提高精神素养以外,我认为仍应当着力培育自己的三大才能,一是终身学习的才能, 包括中外语言的听说读写才能,利用文献、工具书的才能,等等;二是争论才能,发觉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才能,等等;三是思维才能,具有思维的开阔性、广泛性、制造性、

11、批判性和想象力,等等; 有了基本的精神素养和这三大才能,你在将来工作的职业变动与竞争中就能获得主动权,游刃有余地应对 一切变化;假如舍弃这一点,一味追求眼下的市场需求,把自己的视野、学问面和才能训练弄得特别狭窄, 那么即使取得一时之效,可能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但是底气不足,在长久竞争中迟早要被剔除;我对很 多高校生都这么讲:在应试训练中你们的视野、学养已经特别狭窄了,假如到了高校,再铺张大好时间, 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对自己长远进展的必备素养、学养的培育,最终迟早是要为自己的目光短浅付出代价的;我仍要忠告那些热衷于搞关系的同学:“关系”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关系人包括你的有权势的父母、亲戚一旦塌台

12、,就会殃及你自己;更重要的是,想要靠关系往上爬,不管你主动仍是被动,都是要以出卖良知和突破道德底线为代价的,这其间的得失是应当仔细考虑的;当然,假如你已经横下一条心,要不择手段地不惜代价地往上爬,那就是另一个性质的问题,不在我们今日争论的范畴内了;这里,实际上就提出了其次个层面,也是更为根本的问题:上高校到底要干什么?这里我要引述大家都特别仰慕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学校应当永久以此为目标:同学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 ,更不能成为“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这句话说得很深刻,也很尖锐,可能和诸位的自我预设有距离;大多数同学上高校的目的,大致都是期望自己成为一个专业人

13、才,学有专长,因此获得一个较好的职业,既有利于自己的进展,也可以报效父母;应当说,这样的求学目标并不错,不仅满意父母,也符合国家对你们的要求;但这样的熟悉并不全面,这也是爱因斯坦所要强调的:高校并不只是一个学问的传授所、职业的培育所,它的最基本的任务和职能是培育“和谐的人”;这其实也是我们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训练思想,他主持北大的校政是把“养成健全的人格”放在第一位的;这就是说,专业学问、技术当然不行缺少,但人的精神、品行更重要,由于学问技术是要人去驾驭的;假如一个人把握了众多的学问,技术也很高明,但人不好,或缺德,没有良知,或没有独立性,甘当奴才,那充其量不过是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只受过很

14、好训练的狗”;这才是训练的最大失败,唯恐也是个人的最大失败,大致也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不是你们的父母所期望的吧;这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上高校,不仅要求学问,学技术,仍要培育自己的人 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 ,就是要关怀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注意自我和他人的精神成长;详细地说,就是要摸索、探究“人生目的,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应建 立起怎样的合理健全的关系”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信念,以至信仰,为一辈子 的安家立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不断地开拓自己精神的自由空间,陶冶性情,铸炼性格,在发 展个人爱好、爱好中充实与进展个性,提高精神

15、境域,开掘与进展想象力、审美力、思维力与制造力;这 样,才能使自己最终成为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的人”;在我看来,提出人文关怀,精神信仰的问题,对在座的诸位,中国的“ 80 后”、“ 90 后”的年轻人,是有现实的针对性和迫切性的; 对“ 80 后”、“90 后” 的年轻人社会上有各种谈论, 我不赞成夸大你们的问题, 我曾说过,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问题,要信任每一代人都能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并顺当地接班,上一代人没有必要过分担忧和干预;但你们自己,却应当正视自己的问题;于是,就有同学问我:你认为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我常常只说一点:据我的观看与明白,当下中国年轻一代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是生活没有目标;

16、对诸位来说,你们在中学阶段,好像是有明确的目标的,就是要考上高校;现在,你们如愿以偿地成了北京高校的同学,在最初的兴奋过去以后,就产生了失去目标的迷茫;特殊是功课的压力骤减,很多同学就无所措手足了;当然,有人又会给自己提出新的详细目标,例如出国留学,考争论生,等等,但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由于所谓“生活目标” ,本质上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学阶段并不尖锐, 可以用详细目标来替代;但到了高校,也就是你们成人以后,就无法回避了;当然,信仰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但在高校期间,又的确需要为自己的信仰奠定基础,以确立一生进展的目标和动力,也即前面所说的查找安家立命之处;这才是高校最应当解决的问题,高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