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实用课件)

上传人:邱** 文档编号:269558017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实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实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实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实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实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实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实用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可编辑中医基础知识脾胃病(实用课件)1 脾 病一、中医脏腑干与脾的关系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藏血,脾生血统血。因此,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一)、 肝与脾关系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消化方面2、血液方面3、消化吸收方面31消化方面: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输人肠道,帮助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所以,脾得肝之疏泄,则升降协调,运化功能健旺。所以说:“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医碥五脏生克说)。“脾主中央湿土,其体淖泽其性镇静是土之正气也。静则易郁,必借木气以疏之。土为万物所归,四气具备,而求助于水和木者尤亟。故脾之用主于动,是木气也”(读医随笔

2、升降出入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才能不断地输送和滋养于肝,肝才能得以发挥正常的作用。总之,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胃升降适度,脾之运化也就正常了。所谓“土得木而达”,“木赖土以培之”。所以说:“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木虽生于水,然江河湖海无土之处,则无木生。是故树木之枝叶萎悴,必由土气之衰,一培其土,则根本坚固,津液上升,布达周流,木欣欣向荣矣”(程杏轩医案辑录)。4肝与脾关系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消化方面2、血液方面3、消化吸收方面52血液方面:血液的循行,虽由心所主持,但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

3、脾之运化,赖肝之疏泄,而肝藏之血,又赖脾之化生。脾气健运,血液的化源充足,则生血统血机能旺盛。脾能生血统血,则肝有所藏,肝血充足,方能根据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来调节血液。此外,肝血充足,则疏泄正常,气机调畅,使气血运行无阻。所以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生成和循行。6黄土壅木郁: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外湿浸渍,困遏脾阳;湿郁蕴热。湿热郁蒸,致使肝胆疏泄不利,胆汁外溢,发为黄疸,出现身黄、目黄、小便等。 此外,脾气虚弱可致肝失疏泄,甚则动风,称之为脾虚生风。如脾虚久泻的患儿,可发展成“慢脾风”,临床上以四肢抽搐为特征。此为脾虚肝乘,与肝木乘脾的发病机制不同。所以在治疗上,前者当疏肝理脾,土中达木;

4、后者应补脾舒肝,培土抑木,血液方面: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累及于肝,使肝血不足,而出现食少、消瘦、眩晕、视物模糊、肢麻、月经涩少或闭经等。 7肝与脾关系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消化方面2、血液方面3、消化吸收方面83、消化吸收方面:肝脾关系失调表现在消化吸收方面有木旺乘土和土壅木郁两种不同的病理表现。 木旺乘土:木旺乘土包括肝脾不调和肝胃不和。脾胃之消化吸收,赖肝之疏泄调畅。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导致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失调,谓之肝脾不调。临床上,既有胸胁胀满、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等肝失条达的表现,又有纳呆、腹胀、便溏等脾失健运之症状。肝失疏泄,横逆克胃,导致胃失

5、和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气机上逆,称之为肝胃不和,临床上除肝失疏泄的表现外,又有胃脘胀痛、呃逆嗳气等症状。 9u这种关系往往通过肝与脾之间的病理传变反映出来。或为肝病及脾,肝木乘脾(又名木郁乘土)而肝脾不调,肝胃不和;或为脾病传肝,土反侮木,而土壅木郁。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生血统血而司运化,肝与脾之间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的关系,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消化吸收障碍和血液功能失调。 主要表现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血液方面。(二)、肝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10(二)、临床表现 便血、尿血、崩漏,或月经量多,或皮下出血。伴见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 (三)、机制分析 本证多因脾气虚衰

6、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上生土而致。脾阳虚衰,运化失权,故纳少腹胀,大便稀溏;阳虚阴盛,寒从内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若脾阳虚,水湿不运,泛溢肌肤,则见肢体水;水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则见女子白带清稀量多。阳虚温煦失职,故形寒肢冷,面白无华或虚浮。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均为阳虚,水寒之气内盛之证。 11(一)、含义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不足,统血无权,血溢出脉外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或劳倦伤脾所引起。二、辨脾不统血证 12(四)、辨证要点 l本证以脾气不足,统血无权为主要病机l以出血和脾气虚症状并见为辨

7、证依据。 l有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等脾气虚的定位症状l以出血为主症,有血色淡、病程长、病势缓的特点13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消化机能失调和水液代谢紊乱两个方面: 消化机能失调:由于脾肾阳虚,脾失健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化,而生泄泻。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阴寒极盛,发为五更泄泻。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使脾阳不振,或脾阳久虚,而损及肾阳,引起肾阳亦虚,二者最终均可导致脾肾阳虚。 故曰:”肾泄者,五更泄也。其原为肾阳虚亏,既不能温养子脾,又不能禁固于下,故遇子后阳生之时,其气不振,阴寒反胜,则腹鸣奔响作胀,

8、泻去一、二行乃安。此病藏于肾,宜治于下而不宜治中”(华佗神医秘传)。14 水液代谢紊乱: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故脾虚及肾,肾阳亦衰。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脾阳益虚。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水无所主而妄行,则水液潴留,泛滥为患,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消化机能失调和水液代谢紊乱两个方面:15(1)、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中气不足):多因素体虚弱或病后调养不当,脾胃气虚,运化功能障碍所致。证候可有食欲不好、消化不良、食后胃腹胀闷、腹满肠鸣、大便稀薄、形体消瘦、四肢无力,精神困倦、舌淡苔白、脉虚细缓;如更有少气懒言、脘腹重坠、久痢、脱肛、脏器下垂(如子宫下垂、胃下垂、肾下

9、垂等),劳累后即有气坠感,则为脾气下陷的征象。脾气虚常见于溃疡病、慢性肠炎、慢性胃炎、神经官能症及消化不良等病时。(2)、脾阳虚衰(脾胃虚寒):多因饮食不节,久病脾虚,脾阳不振,运化不力所致。病情较脾气虚弱重,证候可见有胃腹胀痛,喜热敷、喜按压、食欲不好,肠鸣医学教育 网原创嗳气,大便稀薄,小便清长,或浮肿尿短;有的可面色苍白无光泽、形体消瘦、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口流清水、舌淡苔白、脉沉濡弱。此类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营养不良的虚弱证候,可见于溃疡病,慢性肠胃炎、肠胃功能紊乱、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某些水肿等病时。16(3)脾不统血:多为久病脾虚,不能统摄血液循其常道运行的某些出血证。可有便血(大便

10、下血、先便后血,血色紫暗)、尿血(无痛尿血)以及月经过多、崩(阴道突起大量流血)漏(长期阴道少量流血、淋漓难尽)不止。伴有腹部隐痛、食欲减退、大便稀薄、精神疲倦、懒言、面色萎黄,口不渴、尿清长,有的还可能有四肢困乏或皮下出血、舌质淡、脉细弱等证候。本证可见于溃疡病出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或肾结核等病。(4)寒湿困脾:多因脾气素虚,或饮食生冷,或淋雨、久卧湿地、湿困脾阳,不能运化水湿所致。证候多有饮食减少、胃腹满闷、恶心欲呕、口粘不渴,或渴不欲饮、头身困重、腹泻肢肿,或皮肤暗晦而黄、白带多、苔白厚腻、脉濡迟或缓。本证可见于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某些水

11、肿病 脾居中焦,属土,与胃相连,并与之相表里,喜湿恶燥,能消化饮食,并运送水谷之精微以养五脏,还能统血主肌肉。其为病也,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也有脾病为主而涉及它脏者。治法各别, 贪凉饮冷,或过食生冷瓜果,致寒湿滞脾,其证临床常见腹胀腹痛,纳少便溏,口淡不渴,面色萎黄,舌淡而胖,苔白腻,脉濡缓等。应温化寒湿。用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合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藿香、茯苓、白蔻治之,甚验。17 寒湿滞脾,久而不解,化生湿热,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酪,恣心湿热,蕴结于脾,即成脾脏湿热之候。其证常见大便溏而不爽,或下痢赤白,小便短黄,口苦心烦,口渴饮少,甚则身热起伏,不为汗解,或

12、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身目发黄,苔黄腻,脉滑数等。当清利湿热。大便溏而不爽者,用平胃散加葛根、黄连;下痢赤白者,用白头翁汤(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加木香、枳壳、白芍;身目发黄者,用茵陈蒿汤(茵陈、大黄、栀子)化裁治之,均可收到满意之效 脾失健运,水谷不化,反而成湿,湿聚成痰犯肺,则成痰湿阻肺。痰湿阻肺,其证常见咳嗽痰多,色白清稀,易于咳出,胸闷,或气喘痰鸣,苔白腻,脉弦滑或濡缓等。应燥湿化痰。笔者治此病,常用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合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加白术、厚朴、杏仁作为基础方,再随症加减,每获良效。18劳倦太过,或吐下后,伤及脾气,即成脾气虚弱之证。此证在临床

13、上,每见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缓无力等。宜补益脾气。用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炙甘草)化裁治之,数剂即效。上证若失治、误治,就会导致病情加重而出现脘腹重坠,便意频频,或久泻、脱肛,或子宫脱垂等中气下陷之证。其治当补中益气,升举阳气。用补中益气丸常服之可效。 脾气虚弱,统摄无权,血液不能循经而行,溢于脉管之外,即可发生各种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大便下血、月经过多、崩漏等。此乃脾气虚弱之重证,应益气摄血。宜随证选用归脾汤(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酸枣仁、茯神、远志、木香、桂圆肉、大枣、炙甘草)或参芪汤(人参、黄芪)加减以治。19饮食不调,或忧

14、思太过,就会损伤脾气。脾气不足,化生血液减少,则心血必亏,并成心脾气血亏损证。此证临床常见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应补益心脾,宜归脾汤化裁。 脾阳虚弱多由脾气虚弱发展而来,也可因过食生冷或误用攻下所致。临床表现除脾气虚弱,运化无权,纳减腹胀,大便稀溏外,由于阳虚则生内寒,故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脘腹冷痛,喜按喜暖,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沉弱等。当温补脾阳。用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加木香、砂仁治之,收效甚捷。 脾 病无论何种原因损伤脾气,致脾气不能输精于肺,即可造成脾虚及肺证。此证临床常见少气乏力,纳少便溏,咳嗽多痰,甚至出现面足浮肿,苔白脉濡弱

15、等。此乃脾肺气虚之候。当补脾肺之气。治此病,笔用常用五味异功散(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加黄芪、山药、五味子、桔梗,或更加薏苡仁、车前子治之,其效颇佳。20上证久而不解进而可伤及肾阳,并形成脾肾阳虚之证。此病之特点是除见上述脾阳虚弱之证外,尚有腰膝冷痛,或五更泄泻,或浮肿而小便不利等肾阳虚弱之候。应温补脾肾。泄泻为主者,用附子理中汤;水肿为主者,治以真武汤化裁,均验。 上证久而不解会怎样?该怎么办?21 热在气分已解而证见口干咽燥,不饥不食,或大便微结,舌红苔少,脉虚细者,为脾之津液亏损。应甘寒生津,用益胃汤(沙参、冰糖、麦冬、生地、玉竹)加元参、石斛治之,于证甚切。 患者素体阴虚,并

16、已累及脾,脾阴亏损,脾阳亢进,就会出现大便干结,腹无所苦,唇燥口干,脉缓弱等。脾阴虚弱引起的大便干结,最好不要使用下法,应补益脾阴。笔者治此病,常用增液汤,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缓缓图之,屡用屡效。 22胃 病一、胃病是三分治疗七分养,慢性胃肠疾病尤如是。 天气凉,喝点生姜红糖茶;人较瘦,胃张力低,胃排空差,属脾虚,要健脾,煮点八宝粥喝,把黄芪、砂仁、神曲与乌鸡煮汤饮用,西医叫“优质蛋白易消化”。 23 产后大便艰难,多由脾之血津亏损,不能濡润肠道使然。其证除大便干结难解外,往往伴有唇舌淡白,头晕目花,脉细弱等。当养血润肠。笔者治此病,喜用四物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加火麻仁、柏子仁、首乌、枸杞,并坚持守方治之,多收效。 总之,脾病多,治脾病之治法与方药亦多。关键是认病识证要准,不然,治法与方药亦无用。 疟疾引起的脾肿大,中医称为“疟母”,并认为此病乃由疟邪假血依痰结为癥瘕范畴。其治均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用鳖甲煎丸治之,有较好疗效。 24 中医理论,听起来古奥,其实很多都与现代医学相通。如董建华教授是中医界第一批院士,他讲脾胃通降理论,认为胃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这跟胃肠动力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