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上传人:博古****小店 文档编号:269554707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而建立的一整套有机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国家机构的本质由国家的性质决定。我国的国家机构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是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组织社会主义建设,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力武器。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国家军事领导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决定的。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责任制原则、群众路线原则、精简和

2、效率原则。一、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就“民主”而言,发扬民主的过程就是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过程;就“集中”而言,实现集中的过程就是集合多数人的意见,实现广大人民意愿的过程。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即在民主的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和集中都以宪法和法律为前提。主要表现在: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在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由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决定;在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是

3、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总之,实行民主集中制使各级国家机关都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既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又减少了不必要的牵制,提高了运作的效率。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法治原则强调法的统治,体现的是法律至上的思想。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法治原则要求所有国家机关都必须严格按照宪法的规定进行活动,所有国家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治是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是思

4、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虽然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的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可以推动依法治国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5、现代化。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体现和要求;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是尊重、保障人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对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三、责任制原则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实行工作责任制,也就是说每个国家机关都要对其作出的决定或行为负责,例如:人代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机关对权力机关负责。责任制在不同的国家机关内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体责任制,如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实行的是集体领导,集体决策,集体负责的制度;另一种是个人负责制,

6、也称首长责任制,是指国家特定机关在行使职权时,由首长个人决定并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领导体制。如我国的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委,中央军委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实行的都是首长负责制。四、群众路线原则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我国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意味着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以保持与群众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思想的要求。坚持群众路线的要求: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密切联系群众。第二,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五、精简和效率原则国家机关为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更好地为全体人民服务,就必须本着精简和效率原则,提高工作质量,反对官僚主义。例如: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上切实精简,做到该设该用的人一定要设要用,不该设立的机构和不该设用的人一定精简,切实实行精简原则。定岗定事不定人,管岗管事不管人,岗定人定,因事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行政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