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大管理会计学讲义04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269551931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80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大管理会计学讲义04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蒙大管理会计学讲义04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蒙大管理会计学讲义04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蒙大管理会计学讲义04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蒙大管理会计学讲义04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大管理会计学讲义04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大管理会计学讲义04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管理会计基本分析方法的种类。2、明确成本性态分析法的基本涵意及其应用。3、明确边际分析法的基本涵意及其应用。4、明确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涵意及其应用。5、明确线性规划法的基本涵意及其应用。4.1成本性态分析法4.1.1成本分类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为了适应经营管理上的不同需要,成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成本按经济职能的分类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中,通常把产品成本分为两大类:基本生产成本与辅助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是主要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可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u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

2、,又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种要素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构成产品实体的那部分材料的成本。直接人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进行直接加工使它变成产成品而耗用的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是指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所有制造成本。这个项目还可以再分为: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但不便归入某一特定产品的材料成本,如机器设备维修用的材料等;间接人工,是指为生产服务而不直接进行产品加工的人工成本,如维修人员的工资等;其他制造费用,是指不属于上述两种的其他各种间接费用,如厂房、机器设备的折旧、维护和维修费等。v非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是指营业与行政管理方面发生的费用,一般可以分为营

3、业费用与管理费用两类。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广告费、展销费、保险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保险费等。(2)成本按其性态的分类 管理会计突破了财务会计事后核算的束缚,其职能扩展到解释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新领域。与此同时,成本管理也从历史范畴扩大到未来范畴,扩展到成本预测、分析和控制。适应这一转变,成本分类也按一种新的观念成本性态进行分类。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总量的依存关系,也称作成本习性。这里的业务总量

4、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期内投入或完成的经营工作量的统称,具体表现为产量、销售量等。成本总额与业务总量的依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有规律的,对成本按性态进行分类是管理会计这一学科的基石之一。管理会计作为决策会计的角色,其许多决策方法特别是短期决策方法都必须借助成本性态这一概念。在管理会计中,研究成本对产量的依存性,从数量上掌握成本与产量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例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不动产税

5、、租金、职工教育培训费等等,均属固定成本。虽然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但从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而言,固定成本又是一个变量。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产量成反比例变动关系,产量的增加会导致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下降,反之升高。例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专用生产设备的月折旧额为10000元,该设备最大加工能力为4000件/月,当该设备分别生产1000件、2000件、3000件和4000件时,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如表4-1所示:假设表示固定成本,表示业务量,总成本为,则固定成本的总成本模型为,表示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表4-1产量(件)(x)总成本(元)( )单位产品负

6、担固定成本 (元/件)( /x)1000100001020001000053000100003.334000100002.50将例1的数据在坐标图中表示,固定成本的性态模型如图4-1所示。 u固定成本的分类 固定成本可以根据其支出数是否受管理部门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选择性固定成本或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部门的决策行为可以影响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绝对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做出的判断,它可以因为经营管理决策的改变而改变。酌量性固定成本并非可有可无,它

7、是一种为生产经营提供良好条件的成本,仍然是企业的一种存在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酌量性固定成本通常是由企业管理部门在每一会计年度开始前制定年度开支预算,决定每一项开支的多少以及新增或取消的某项开支。 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相反,是指其支出数额不受管理部门决策的影响的固定成本,因此也称承诺性固定成本。例如,折旧费、保险费、财产税、管理人员工资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一种为企业提供和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此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部门的决策无法改变它的数额。由于约束性固定成本与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因此又被称为

8、“经营能力成本”,又由于企业的经营能力一旦形成,短期内很难改变,即使经营中断,该项固定成本仍将维持不变,因此也被称为“能量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的属性决定了该项成本的预算期通常比较长。 酌量性固定成本预算着眼于总量上进行控制,而约束性固定成本预算则要求企业要经济合理的利用生产经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相对降低其单位成本,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酌量性固定成本与约束性固定成本均与企业的业务量水平无直接关系。 v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这种限定条件或范围在管理会计中叫做“相关范围”,表现为一定的期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首先,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具有

9、固定性。因为从较长时期看,所有成本都可变,即使约束性很强的约束性固定成本,总额也会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经营能力从规模上和质量上都会发生变化:厂房扩建、设备更新、机构扩充,从而导致折旧费用、财产保险费、不动产税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的增加。 其次,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业务量水平内具有固定性。因为业务量一旦超过这一水平,同样会扩大厂房,更新设备和增加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相应费用也会增加。业务量的变化,无论是渐变还是突变,总是表现在特定的期间内。就固定成本的时间范围限定和空间范围限定而言,空间范围的限定也就是业务量水平的限定更具有实质意义。当原有的相关范围被打破,固定成本仍然表现为某种固定

10、性。原有的相关范围被打破,相应产生了新的相关范围,原有的固定成本变化了,也自然又有了新的固定成本,只不过其固定性体现在新的相关范围内。上例中,假定该企业生产设备增加了一倍,最大加工能力达到8000件,月折旧费用由10000元增加到20000元,那么折旧费用(固定成本)的变化如图42所示。y 新相关范围的固定成本2000 原相关范围 的固定成本1000 x图4-2 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其总额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中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物料用品费、燃料费、动力费、包装费等。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成

11、正比例变动的同时,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这是成本性态划分的一个内在逻辑,也是运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决策的基本思考方式。例2假定例1中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20元,当产量分别为1000件、2000件、3000件和4000件时,材料的总成本和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如表4-2及图4-3所示。表4-2 产量(件)(x)材料总成本(元)(bx)单位产品材料成本(元/件)(b)10002000300040002000040000600008000020202020以表示变动成本总额,表示业务量,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则变动成本的性态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模型来表达,单位变动成本模型

12、为。将例2有关数据在坐标图中表示,则变动成本的性态模型如下图:图4-3 变动成本的性态模型 u变动成本的分类 类似于固定成本分类的思想,变动成本又细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部门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等。这些支出的比例或标准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当然企业管理当局在做出上述决策时不能脱离当时的市场环境。例如,在确定计件工资时就必须考虑当时的劳动力市场情况,在确定销售佣金时必须考虑所销产品的市场情况等等。 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表

13、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当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定型以后,上述成本的大小就具有了很强的约束性。 酌量性变动成本与约束性变动成本都是对特定产品而言,其单位量是确定的,其总量均随着产品产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v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与固定成本相似,变动成本的变动性也是有其相关范围的。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成正比例变动关系,只有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实现,超出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不一定存在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例如,当企业的产品产量较小时,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可能比较高。但当产量逐渐上升到一定范围内时,由于材料的利用可能更加充分、工人的作业安排可能更加合理等原因

14、,会使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逐渐降下来。当产量突破上述范围继续上升时,可能使某些变动成本项目超量上升,从而导致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由降转升。如图44所示。图4-4 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图44说明,在产量开始上升时,变动成本总额不一定与产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化关系。一般说来,是成本的增长幅度小于产量的增长幅度,表现在图中就是变动成本总额那条线呈现向下弯曲的趋势;当产量继续上升到一定阶段时,变动成本总额的增长幅度又会大于产量的增长幅度,表现在图中就是变动成本总额线呈现一种向上弯曲的趋势;而在产量上升的中间阶段,变动成本总额线弯曲程度平缓,趋于直线状态。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指的也就是这一中间阶段。 在实

15、际生活中,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线性关系变动的事例并不存在,表现为一种非线性关系。但是在某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可以假设这种线性关系存在,并以此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那些包括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因素的成本。实际生活中,许多成本项目并不直接表现为这两种极端的成本性态,多数情况下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混合体。这类成本的特点是,其发生额的大小虽然受业务量的影响,但不存在严格的比例关系。 混合成本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u半变动成本 此类成本的特征是通常有一个初始量,这部分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类似于固定成本;在初始量部分以上,则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又类似于变动成本。如企业的公用事业费、机器的维修保养费等均属于半变动成本。例3企业每月电费支出的基数为1000元,超基数费用为0.2元千瓦,每生产一件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