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69550829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议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议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议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议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 摘 要微博评论改变了传统新闻评论的话语模式,拓宽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呈现出全民“狂欢”的倾向。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依据,分别从参与形式,言语表达和思想内容三个层面揭示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关键词微博 新闻评论 大众狂欢微博评论是新闻评论在微博平台上的延伸和发展,微博评论极大地拓展了新闻评论的概念,改变了传统新闻评论的固定范式,并且呈现出一种大众“狂欢”的倾向。微博构建了一个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交叉型信息传播网,传播效果兼具人际传播的可信性和大众传播的广泛性。在微博平台的技术支持下,网民一方面可以对新近发生的,甚至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作出评价并即时发布更新,另一

2、方面可以通过评论或转发已发布的微博,以示赞同或反对某一观点。上述两种参与形式都是个体针对新闻事件客体作出的价值判断和意见表达。无论是发布、评论还是转发,网民都参与到了网络评论的内容生产和消费中来。微博评论区别于传统新闻评论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大众“狂欢”倾向:热门事件发生时,网民用不超过140字的语言简短评价,全民参与、众声喧哗、嬉笑怒骂,及其幽默恶搞之所能,参与评论的人数之多,卷入度之高和娱乐化之彻底是传统新闻评论不能企及的,这也正是本文要阐述的“狂欢化”倾向。“狂欢”本是一个文艺理论,由前苏联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独创性地提出。“巴赫金把包括一切狂欢节的庆贺、仪式、形式统称为狂欢”狂

3、欢理论是在文艺研究、诗学研究语境下提出来的,但是由于巴赫金“透过文学作品中狂欢化的描写,通过文学中狂欢体裁的研究,看到了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和文学题材背后的人类的狂欢精神,人类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的世界感受。”狂欢理论已经超越诗学,成为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的研究范式。在当今精神消费主义的社会语境下,娱乐至死的媒体环境中,大众在精神层面的狂欢随处可见。本文以微博评论为研究主体,分别从参与形式、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三个层面来揭示其狂欢化倾向。一、参与形式的狂欢“全民性是狂欢节的本质特征”。狂欢的前提条件就是广大人民的全体参与,并且这种参与是一种积极的参与,而不是消极的观看。人们确实享受其中,在狂欢

4、中放浪形骸地表演,而不是事不关己的旁观。“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突破6500万个,201 1年初将突破1亿,2011、2012、2013年底,这一数字将分别有望突破1.5亿、2.8亿、4.6亿。”微博评论参与的全民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微博准入门槛低,普通网民也可以参与评论。传统新闻评论的作者往往是媒体工作人员、社会意见领袖或权威专家学者,普通民众很难通过媒体发表评论。而微博将“草根”的特性发挥到极致,为全民参与创造了可能。另一方面,微博对字数的严格限制(不超过140字),可谓是“将莎士比亚拉到老百姓的水平”,创造了更适合普罗大众发言

5、的媒介话语体系,这更激发了全体网民参与的热情。字数的限制对逻辑严密、结构复杂的大篇幅评论不利,网民们角度选取精妙或语言使用幽默的短评常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微博也一直致力于鼓励全民参与评论,不断地增加信息服务。微博依据新闻事件的即时热门程度排名,并将迅速升温的新闻事件的碎片化信息整理成“微话题”,“推送”(push)至每个用户的界面,让更多的网民参与到讨论中来;此外微博还会组织策划微博评论,针对某一新闻事件,微博平台提供投票服务,简化网民表达态度、意见的形式,处于浅阅读的网民不需要组织语言、整理思路来发表评论,投上一票即可。二、语言表达的狂欢巴赫金将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规定为4种特殊范畴:第

6、一,“人们之间随便而又亲昵的接触”;第二,“插科打诨”,意指狂欢节上的互开玩笑,玩闹戏谑;第三,“俯就,随便而亲昵的态度”使神圣变粗俗,崇高变卑下;第四,“粗鄙,即冒渎不敬,一整套降低格调、转向平实的做法,与世上和人体生殖能力相关联的不洁秽语,对神圣文字和箴言的反讽等等”。在微博上转发量较大、形成舆论影响的微博大多是调侃、恶搞类的。如网民预测莫言获奖后会有一系列事情得以实现:“将莫言所在的城市封为中国文学之都,开发旅游。修复其老家,弄成莫言故居,最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市中心大街命名为:莫言大道,在市中心建立莫言雕像。将其作品放人小初高语文课本,并增设考试题目。各种大师为莫言创作肖像油画,出

7、现各种莫言传记。”这条略带调侃的评论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了2万多次,当莫言家乡山东高密县计划斥资6.7亿元打造红高粱文化时,网民大呼此预言准确。再如,有网民替莫言概括了什么是幸福:“莫言认为在红高粱地上,靠着丰乳肥臀,放四十一炮,而不会生死疲劳,也不会招来檀香刑的生活就是幸福。”这条微博串联了莫言的重要作品,获得了上万次转发。其语言表达恰如巴赫金描述的“插科打诨”、“不洁秽语”,营造了一个低俗却狂欢的感受。微博评论受字数所限,有逻辑关系或深刻内涵的传统评论只能通过长微博或链接得以实现,其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微博评论的重点不在思想性、论证性,而仅仅以博人会心一笑为目的,因此微博评论往往语言表达粗鄙庸

8、俗,戏谑调侃,这跟巴赫金所描述的插科打诨、粗鄙、冒渎和仿讽的狂欢世界感受十分契合。三、思想内容的狂欢狂欢理论最核心的内容不是语言、仪式和行为上的狂欢,而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现实的离经叛道。狂欢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反抗霸权力量、反抗主流价值观,建立普天同庆的自由民主的理想世界。思想层面上的狂欢倾向才是狂欢的实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多元化、各阶层矛盾突出,人们在转型过渡中感到焦躁不安,社会压力空前,现实社会中人们积攒了不少压力和情绪,都在微博平台上通过大众狂欢得以宣泄出来,微博从某种程度而言充当了“社会减压阀”。再以莫言获诺奖事件为例,莫言获奖事件只是一个引子和由头,人们通过对此事件的评

9、价,调侃、讽刺现实世界种种不尽人意的现象才是网民狂欢的真正目的。获奖后,莫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打算用奖金在北京购房,网民随即调侃,即使是诺奖500万的奖金在北京市中心购房也不过120平。“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不够在北京买一套大房子”的讽刺迅速风靡微博。在微博上较为活跃的慈善家、企业家陈光标获得此消息后宣称要赠送莫言一套别墅,可谓为原本已经火热的事件添了一把火,网民众说纷纭,或肯定陈光标的大方,或感慨作家的一举成名。一片喧嚣和狂欢的背后藏匿着网民对现实生活房价过高,政府调控不力的抱怨情绪。微博构建的虚拟世界中意外走红的事件往往都是现实问题的浓缩和写照,热闹的狂欢其实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发泄,这才是狂

10、欢的本质和目的。网络新闻评论早已有之,但是微博评论这样规模化、娱乐化、狂欢化的媒介奇观并不多见。狂欢倾向在微博平台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微博的态度表达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发布信息之外,网民还可以通过转发、评论微博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讨论和评价中来;这种转发和评论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反馈,传受之间的互动,大幅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果。诺贝尔文学奖开奖前一天,新浪微博上,用户“作业本”发表微博“明天就要颁诺贝尔奖了,怎么到现在还没人通知我去瑞典?”,这条微博得到的评论数和转发数分别超过7000条。细看回复会发现,网民简短的评论往往映射着对现实的嘲讽和对社会的不满,这些回复可以独立构成一个内涵深刻意见表达,它们构成

11、网民大众狂欢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博用户“李小繁”回复到:“你的邀请函被新浪小秘书删掉了。”这句评论表达了对国内言论限制过多,不够自由的不满;微博用户“小松鼠的世界Lisa”说“在Facebook和Twitter上通知你了,你上不了不怪我们。”这是对国内互联网不够开放,登陆国外网站受限制的现状的调侃;还有网民“肖恒2011”调侃地说“因为你的理论准备不足。”“理论准备不足”源于去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新政治观,创新点与突破口,文章论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迟迟未进行,不是因为惧怕民主,而是缘于理论准备不足。网民的这句评价是对我国政体改革步伐缓慢的嘲讽。这些形式上诙谐调侃的微博评论,其实质是讽刺

12、现实,关照现实。可以说网民通过微博评论,将莫言实实在在地消费了一把,网民借莫言获奖的事件进行了一场全民狂欢,狂欢已经无关莫言获奖事件本身了,而演变成一场反抗现实世界,反抗主流价值,反抗官方社会体系的大众狂欢。微博激发了网民对新闻事件评论的热情,鼓励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国内诸多学者对微博平台寄予厚望,将其视为我国“公共领域”的雏形。微博所构建的新型话语体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实世界的阶层等级,挣脱了社会的条条约束限制,赋予每个网民同等的发声权利,但是纵观微博评论,意见表达的非理性化、情绪化、冲动化特征明显。说微博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狂欢广场是无可厚非的,网民也确实通过狂欢,有效地排解和发泄了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但是这种非理性的表达、狂欢式的评论是否有建设性,是否对公共事务的解决具有实际的推动意义还是有待商榷的。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排解了大众情绪,激发大众参与公共事物讨论的热情,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众狂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狂欢制造出来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将有用的信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淹没。众声喧哗的结果往往听不见任何声音。(作者:南京师范大学201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责编:姚少宝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