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参考题(带答案解析)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69550825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参考题(带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8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参考题(带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8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参考题(带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8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参考题(带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8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参考题(带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参考题(带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参考题(带答案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参考题共 100 道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70道1. 有关适用性质量的说法,其实质是指从 A角度理解质量。A 顾客使用 B 符合标准 C 综合绩效 D 技术规范2. 若把质量管理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那么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就构成了这一过程最主要的三个阶段, 国际知名质量专家 A将其称为质量管理三部曲。A 朱兰 B 戴明C 石川馨 D 休哈特3. 根据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 日本质量专家狩野纪昭将主要质量特性分为必须质量特性、一元质量特性和魅力质量特性。那些充分提供会使人满意,但不充分提供也不会使人不满意的质量特性是指 C。A 一元质量特性 B

2、 必须质量特性 C 魅力质量特性 D 多元质量特性4. 在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的活动是 A 。A 质量策划 B 质量控制 C 质量保证 D 质量改进5. 在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的活动是 D。A 质量策划 B 质量控制 C 质量保证 D 质量改进6. 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必须遵循 PDCA循环,我们称之为戴明环,请问 PDCA是指A。A 计划- 实施- 检查- 处置 B 组织- 实施- 检查- 处置 C 计划- 实施- 控制- 协调 D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7. 企业设立质量检验部门以履行专职检验职责,但这种做法实质上

3、是一种 B,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A 事前预防 B 事后把关 C 全面控制 D 统计控制8. 产品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每个环节或多或少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 , 因此需要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这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C的质量管理思想。A 全组织B 全员C 全过程D 全方位9. 某中华老字号一直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从企业文化角度,这个祖训即是该老字号的。A 使命B 愿景C 核心价值观D 经营目标10.使命是指一个组织存在的目的,以说明其存在的理由或价值,保证组织经营目的的一致性。下列表述中,比较适宜作为某药品生产企业使命的是。A 十年

4、内成为国内最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B 研发并提供创新药物,帮助患者战胜严重疾病C 泡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D 遵循质量、安全、诚信、创新、共赢的行为准则11. 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一般将其划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次。以下属于组织文化中精神层的是。A 核心价值观B 生产规范C 厂容厂貌D 企业标识12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1转变、中国速度向2转变、中国产品向3转变。这三个转变是对党的十八大关于将推动经CBA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

5、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深入阐释和具体拓展,为建设质量强国、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请问这三个空格的内容分别是什么?A 1中国质量2中国品牌3中国创造B 1中国创造2中国质量3中国品牌C 1中国品牌2中国质量3中国创造D 1中国质量2中国创造3中国品牌13. 以下关于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企业所有的活动,如营销、生产、检验等都可以看成是过程B 过程应该是增值的,若某个过程对顾客或组织没有价值,理论上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C 企业所有的活动是由过程网络构成,这些过程需要系统地识别和管理D 企业所有的过程都需要识别,但有的过程可以不去控制14. 现行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中,可作为认证依据的是。

6、A ISO9000 B ISO9001 C ISO9004 D ISO19011 15. 现行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中,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的标准是。A ISO9000 B ISO9001 C ISO9004 D ISO19011 16. 2015版ISO9000、ISO9001标准已发布,我国等同采用的GB/T19000、GB/T19001国家标准也已于2016年底发布,并将于正式实施。A 2017年6月1日BDBABB 2017年7月1日C 2017年12月31日D 2018年9月23日17. 以下关于纠正措施的表述,错误的有。A 针对已经发生的不合格的原

7、因所采取的措施是纠正措施B 有时导致不合格的原因有多个,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C 纠正措施的目的是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D 纠正措施的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18ISO9000标准中的质量这一术语,是指客体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的要求通常不包括来自的要求。A 竞争对手B 顾客C 员工D 股东19. 在GB/T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共有过程和结果等七大类目,其中驱动性作用的三角包含三个类目,一个是领导类目,另外两个类目是。A 资源和过程管理B 战略、顾客和市场C 结果和过程管理D 测量分析与改进、过程管理20. 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把组织管理的内容分为七

8、大类目,其中,组织治理和社会责任条款属于类目。A 领导B 战略C 资源CABAD 结果21. 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用于对组织管理成熟度评价的标准,其中对其过程类条款的评价要素及递进关系是。A 展开-方法-学习-整合B 学习-展开-方法-整合C 方法-展开-学习-整合D 整合-方法-展开-学习22. 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用于对组织管理成熟度评价的标准,其中对其结果类条款的评价要素及递进关系是。A 水平-趋势-对比-整合B 趋势-对比-水平-整合C 对比-趋势-水平-整合D 整合-水平-趋势-对比23. GB/T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际上是对组织管理

9、成熟度的评价,通常把管理成熟程度分成四个阶段,下图描述的是阶段。A 问题反应B 早期系统方法C 一致的方法D 整合的方法24.企业应该对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的所有人员开展质量教育培训,质量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是。A 质量知识培训CADCB 专业技能培训C 质量意识教育D 统计技术培训25. 企业开展质量培训工作,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的活动,以下对四个阶段活动的描述,其正确的开展顺序是。1设计和策划培训2评价培训效果3提供培训4确定培训需求A 1234B 1432C 4123D 413226.根据我国的标准化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其中,生产、交换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

10、调节而自愿采用的标准是。A 强制性标准B 推荐性标准C 非推荐性标准D 技术文件27.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是组织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依据,其制定的对象通常是。A 具有可追溯性的事物B 可以定量描述的事物C 不可以定量描述的事物D 重复出现的事物28. 以下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A 企业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B 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C 质量方针应可测量DBDCD 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29. 以下关于目标设立的描述,错误的是。A 目标要可测量B 目标要有完成期限C 要兼顾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D 无论如何目标都要超过上一年度值. 30组织的方针

11、目标应通过层层分解,展开成部门、车间、班组和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这种自上而下逐级展开,可运用以下工具。A 矩阵图B 系统图C 树图D 鱼刺图31平衡记分卡BSC是作为战略部署和绩效管理的有效工具,自20世纪末以来被各类组织广为应用,它从财务、顾客、以及学习与成长等四个领域或维度,将组织的愿景、战略目标转化为部门和个人的目标。A 员工B 竞争对手C 管理制度D 内部业务流程32在5S管理整理阶段,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 要清理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腾出场地B 要基于使用频率来决定现场物品的处置方法C 要根据购买时的价值,来决定是否废弃D 要定时循环进行整理33为使现场始终保持整洁有序的状态所开展的规范化工作,在5S管理中属于DCDC阶段的活动。A 整理B 整顿C 清扫D 清洁34. 影响现场质量的要素有很多,我们习惯上将其称为5M1E,以下不属于M1E5内容的是。A 环境B 作业方法C 人员D 信息35.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管理的通用模型,用于持续改善各项工作质量。请问:某快递公司的库房物品摆放混乱、随意,大家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公司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这种现象从PDCA角度分析,首先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A 策划PB 实施DC 检查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