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章册课后巩固提升章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69488388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6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章册课后巩固提升章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章册课后巩固提升章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章册课后巩固提升章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章册课后巩固提升章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章册课后巩固提升章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章册课后巩固提升章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第一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读图,完成12题。某日14时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1.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风和日丽B.狂风暴雨C.阴雨连绵D.大雪纷飞2.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A.乌鲁木齐B.贵阳C.上海D.福州解析第1题,考查天气状况及其成因。华北平原此刻受高压脊控制,风和日丽。第2题,考查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根据风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的规律可知,此时乌鲁木齐、贵阳和上海吹偏北风,福州吹偏南风。答案1.A2.D下列四点a、b、c、d分别处于冷暖锋的不同位置,且两锋面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读图,完成34题。3.下

2、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处在冷锋后、冷气团控制下d处在暖锋后、冷气团控制下c处有连续性的降水b比a气温高、气压低A.B.C.D.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从气温来看,c大于b,d大于aa处可能有大风、降水天气c比d气温高、气压低b处风向是由b吹向aA.B.C.D.解析第3题,a处在冷锋后,被冷气团控制;b处在冷锋前,被暖气团控制,所以b比a气温高、气压低。d处在暖锋前,被冷气团控制。c处在暖锋后,暖锋为锋前降水,所以c处无降水天气。第4题,a处在冷锋后,冷锋为锋后降水,所以可能有大风、降水天气。a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b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低,因而b处风向是由a吹向b。c处为暖气团,d处为冷气

3、团,所以c比d气温高、气压低。从气温来看,b大于a,c大于d,而c和b、d和a不属于同一锋面,气温没有可比性。答案3.C4.C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完成56题。5.从气流运动状况看,甲天气系统属于()A.高气压B.低气压C.气旋D.反气旋6.该天气系统()A.中心多大风B.受其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C.中心多上升气流D.与我国长江流域每年78月份发生的伏旱天气有关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气流呈顺时针方向从中心流向四周,且甲地位于北半球,故甲天气系统属于反气旋。第6题,根据图中甲地天气系统的位置可以判断其为副热带高压,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答案5.D6.D读

4、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图,完成78题。7.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吹西南风B.乙地气温较高C.丙地风速最大D.丁地气压最低8.图中戊地的天气系统为()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甲地吹西北风;乙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丙地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丁地的气压最高。第8题,戊地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为暖锋。答案7.B8.C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

5、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1)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2)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干线为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比干空气密度小。据图可知,干线东侧气团露点较高,说明湿度较大,湿度大则密度小,当干、湿气团相遇时,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形成降水。第(2)题,主要考查地形对空气性质(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图示区域西部有南北走向的山地,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地西侧形成地形雨后,湿度减小,越过山地后在

6、山地东侧下沉增温;区域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下垫面性质均一,干线东侧的气团来自墨西哥湾,比较湿润,湿空气快速深入陆地,沿途气团性质变化不大。答案(1)干线东、西两侧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形成降水。(2)图示区域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地西侧的迎风坡降水后,湿度减小,越过高大山地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区域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势平坦,下垫面性质均一,利于东侧墨西哥湾湿热气团的快速深入,气团性质变化小。(温度相近的两个干湿气团交绥形成干线。)关键能力提升练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

7、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它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现代气象研究将锋面气旋发展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下图为锋面气旋发展4个阶段的示意图,其中阴影为云区,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12题。1.锋面气旋天气的发展过程为()A.B.C.D.2.锋面气旋天气在我国北方春季活跃,主要影响因素为()A.地形B.气温C.植被D.水文解析第1题,通常由于冷空气的风速较大,冷锋移动速度快,暖锋移动速度慢,冷锋与暖锋之间的距离应逐渐变小,由此可知图中锋面气旋天气的发展过程为。B项正确。第2题,我国北方位于中纬度地区,春季时,纬度较低地区升温快,较高纬度地区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南

8、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频频相遇,致使锋面气旋天气活跃。B项正确。答案1.B2.B读图,完成34题。3.该天气系统是()A.南半球气旋B.北半球气旋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处为暖锋B.M处雨后气温上升C.N处为冷锋D.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解析第3题,读图,根据图中天气系统中有雨区分布,可以判断该天气系统是气旋。根据空气移动方向是向右偏转,判断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第4题,根据锋面的特点,暖锋降雨在锋前,冷锋降雨在锋后。可以判断,N为暖锋,有连续性降水。M处雨后气温下降。答案3.B4.D读图,完成57题。海平面平均气压(单位:hPa)5.若该气压系统形成于3月初

9、,则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A.暴风雪B.沙尘暴C.寒潮D.暴雨6.图示区域内风力较大的是()A.东北部B.东部C.南部D.西北部7.图中如果存在降水现象,则可能是在()A.B.C.D.解析第5题,我国北方地区暴雨一般出现在夏季。第6题,图中西北部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第7题,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丙地形成冷锋,锋后降水;乙地形成暖锋,锋前降水。答案5.D6.D7.A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A、B两地昼夜温差的变化特点,并简述原因。(2)此时C、D、E、F四地中有降水的是,简要说明判断理由。(3)分析C地未来一两天的天气状况和原因。解析第(1)题,A和B相比,A处于高压控制下,B处于低压控制下,因此需要对比分析两地的天气状况。第(2)题,比较冷锋和暖锋的降水位置,一般发生在冷气团一侧。第(3)题,判断C地未来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C地即将受到冷锋的影响。答案(1)B地比A地昼夜温差小。原因:B地位于低压中心,常出现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气温不会太低,故昼夜温差较小。(2)E、F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集中在锋前;E位于冷锋后,F位于暖锋前。(3)C地未来一两天可能出现大风、降温或雨雪天气,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冷锋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