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媒介资源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看点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269201066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论文:媒介资源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看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论文:媒介资源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看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论文:媒介资源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看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论文:媒介资源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看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论文:媒介资源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看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论文:媒介资源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看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论文:媒介资源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看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媒介资源,语文课程建设的新看点新河中学陈淑慧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一现代信息社会媒介资源识读能力已成为语文素养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媒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语文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关于如何开发利用媒介资源,主要介绍如何在有限的日常课堂教学利用影视资源,同时总结应用原则,强调语文性、目的性与主体性原则。关键词:语文课程媒介资源开发利用现代信息社会,语文素养的培养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印刷文本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电子媒介文本。媒介资源进入语文课程已经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必然与必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放性的语文教学要求加强课内外沟通,需要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资源,如广播

2、、电视、网络等资源;2.多种媒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如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等,丰富语文教学手段,提高语文教学效果;3.大众媒介传播过程中的一些负面现象影响着语文的教学效果,如语言的规范性问题等,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语文水准,语文教学需要教会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质疑的能力,媒介资源的识读与应用能力已然成为语文能力的一方面。由此可见,媒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提高现代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是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新看点,越来越被关注。一、媒介资源于语文课程的意义对媒介资源的识读与应用能力被称之为“媒介素养”。中国传媒大学张开副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

3、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媒介资源,意在既发展学生的视读,解读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又发展学生对各种媒体文本进行审美的、批判的能力,最大程度屏除媒介消极影响,成为媒介信息的主动接受者,学会恰当地充分地运用媒介为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服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明确要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资源应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还指出要“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高中语文

4、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在选修“新闻与传记”中提到“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提到“拓展运用语言文字交流的途径,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等等涉及现代媒介的内容,由此可见大众媒介是开放性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语文教育从来就是与社会发展同步的,与其他课程相比,它与社会有一种更密切的关系。”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化变革对语文教学产生很大影响。加之“读图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文字阅读受到严重威胁,文字阅读几乎要被

5、漫画、动漫、影视、网络等沉没。如何让身处光怪陆离媒介世界中的学生喜欢文字的语文,同时也提升其媒介资源识读中的语文素养,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一个很现实的大课题。现代语文教学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到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师“已不再只是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而且还要教学生寻找信息,使这些信息相互联系起来,并且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这些信息。”李海林先生在其言语教学论中则建议道:“言语与其他媒体形式相结合,共同参与言语交际;语文教学必须考虑言语与其他媒体的相互配合、相互转化的问题,着力培养学生与其他媒体一起共同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在信息化社会里,言语方式将呈现一种高度个人化的倾向

6、;语文教学应着力于言语信息的筛选、鉴别的教学”。尤其在这样一个信息多元化、信息爆炸化的时代,学校语文教育决不能忽视大众媒介中的语文现象,大众媒介资源中的语文教学亟待媒介素养教育的介入。而如何充分将媒介资源中潜在的语文教学资源与媒介素养教育结合以提升国民语文水准就成了一个问题。在媒介素养教育发达的国家无论写作、阅读、视听,都设有有关语文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其中在“视听”或“视觉”交际中相关媒介素养的教育最具有代表性。如新西兰在1994年政府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视觉语言(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并列)作为一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着重培养现代视像为主媒介社会中的视像能力和发布能力。在中

7、学的最后两年,电影、新闻学和其他媒介课程明显增多。美国的语文课程是从“阅读、写作、视听、口语”几个维度设计课程内容,其中“媒介语言”与“口头、书面语言”并举,“视像能力”与“读写听说能力”并重。加拿大分“写作、阅读、口头与视觉交际”三个维度设计课程内容。通过对国外很多国家语文教材中相关媒介资源识读与应用内容的探究,总结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媒介介绍是语文课文的新选材;2、多媒体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新文本;3、视听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新看点;4、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新重点。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是美国最权威的中小学优秀教师认证机构,其修订的优秀高中语文教师有十六条专业教学标准中,明

8、确将“阅读和创作多媒体文本”作为其中一条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批判地阅读、评价和创作多媒体文本的能力”,值得我们参考。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音乐/节奏智能,此外还有自然观察者智能与存在智能。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以读、写、听、说为主,尤以读、写训练为核心,“言语/语言智能”的培养强化到极至,却忽视了大批其余类型智能优势的学生,但所有的个体都存在潜能,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可能的范围内,教师的教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智能特点来进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

9、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策略,使学生能以向他人(包括自己)展现他们所学的、所理解的内容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从而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另外教学生学会主动运用大众传媒获取知识,学会审美,明辨真伪还可以最低程度地降低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在信息媒体多元化、信息爆炸化的时代,正面临要与这些媒介信息争夺吸引力,争夺时间的问题。而积极地获取有益信息,对语文学科的帮助尤其大,而且也有助于其终身的学习发展。“人们对信息的依赖性增强,学会获取、判断和使用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谋生的重要手段”。那么对其他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

10、所应用的能力等已然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将媒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着眼于网络与影像资源。本文主要就语文课中影视资源的运用谈谈媒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二、媒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媒介资源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更是普遍化,但是有效性如何却是很少去深思或去检验。笔者曾作了一项调查,主要从学生对播放影像作品的态度、对影像资料类型的选择、观看影像资料的目的意识与观看后收获成效等方面展开。希望通过了解学生对语文课播放影像资料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树立观看影像资料的语文学习意识,关注学生影像视听的能力,探讨视听教学的必要性,为如何有效运用媒介素材,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1、提供参考。调查显示,影视作品观看是学生共同的兴趣,观看的效果与老师是否布置作业有关,但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学生观看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二:一、从影视作品中获取信息与辨别有效信息的能力,二是在观看过程中缺乏语文学习的意识,很多学生将之作为消遣了。改进方法:加强学生媒介阅读的信息意识与甄别意识,二加强影视观看后的效果反馈,培养学生媒介视听良好习惯。调查显示,我们的语文教师利用媒介资源的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但是在运用时比较随意,缺乏系统性。对学生媒介视读的目的多限于情感培养,媒介语言的阅读、鉴赏等能力欠缺,多数学生表示老师如果多一点指导将会更好,不至于看过之后很少能够留下一些什么东西。笔者今年是第二轮教苏教

12、版,在第一轮的实验基础上以为结合当前教材教学,推荐或播放一些优秀的影像资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比如:在必修一“像山一样思考”教学过程中可推荐学生观看:可可西里后天幽灵公主等“人与自然”主题的作品;在必修二“和平的祈祷”教学过程可推荐如拯救大兵瑞恩第三帝国辛德勒名单魂断蓝桥圆明园东京审判萤火虫的坟墓等战争题材作品。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媒介资源的运用则更需要我们老师精挑细选。而且一定要精选出与课本教材内容关系密切的内容,服务于纸质文本的阅读鉴赏。如老舍的想北平,看百家讲坛旗人作家老舍,此中母亲对于老舍的意义,非常有助于理解北平之于老舍的意义,而且母亲的性格爱好等有助于我们理解老舍的情感特点。再如学

13、离骚(节选),看李敬一教授关于屈原的讲座效果很好,扣住“内美”与“修能”,两点,让学生复述李敬一教授相关的阐释,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记诵其中诸如史记中的相关较有价值语句的能力,不仅让学生对屈原有了较完整的认识,也更快更好地理解了选文,也为必修五学习渔父打下了基础。当然这种能力与意识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此之前,笔者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学期的相关影视资料阅读的训练,笔者将之归于阅读课,视听过程要求作视听笔记,课后反馈评点记录的结果,效果不错,学生踊跃,成效也显著。当然最初由于媒介素养的缺失,在学生的视听成果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不懂得区分信息的真实与否,2.不懂得区分“信

14、息”与“感想”,3.不懂得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4.不能抓住媒介信息的精彩点等。所以及时的反馈与老师的指导显得十分紧要。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这样一种意识:观看影视作品不仅仅是满足于视听愉悦的“低层次满足”,还能学到很多东西,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等等,你会发现不仅是书籍,大众传媒也是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很好的课程资源。而且还将会让学生在良莠不齐的媒介信息海洋中逐渐学会选择优秀的作品,同时也就更大限度地屏弃消极作品视听的时间与精力了。最后强调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1 .坚持语文性原则。媒介资源只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之一,时刻不要忘记语文学习才是我们的目的,否则很容易走样,严重的会陷入将语文课变成休闲课的误区,严重扭曲语文课的性质,那么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就只有伤害。2 .坚持目的性原则。这跟精选媒介文本密切联系,并且一定要精心安排设计每一次教学活动的目的,保证在有限时间里的最大有效性。课前一定要明确学习目的,布置学习任务,并让学生有所为。3 .坚持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就是要做好引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角色。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第 7页 共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