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液压支架开题报告书

上传人:wdg****h8 文档编号:269186878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液压支架开题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的液压支架开题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的液压支架开题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的液压支架开题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的液压支架开题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液压支架开题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液压支架开题报告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 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大倾角综放液压支架技术研究学 院 名 称 机电学院专业班级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2009-3班学生孟德山学 号2009142390指导教师新凯填表时间: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辩论委员会对学生辩论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设计论文题目大倾角综放液

2、压支架技术研究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根底研究其它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液压传动、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强调设计的独创性和实用性,培养和提高设计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适应工作岗位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下坚实根底。 由于不同采煤工作面的顶底板条件,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层的物理机械性质等的不同,对液压支架的要求也不同,为了有效的支护和控制顶板,必须设计出不同类型和不同构造尺寸的液压支架。因此,液压支架的设计工作是很重要的。由于液压支架的类型很多,因此其设计工作量是很大的,由此可见,研制和开发

3、新型液压支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煤矿井下开采支护设备的设计和使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世界围广泛采用液压支架作为长臂开采支护工程的主要设备。从采煤设备的开展过程来看,采用液压支架管理顶板是当代采煤技术史上一次重要的变革,也是煤矿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液压支架作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关键设备之一,其重量约占综合采煤设备总重量的80%90%,其费用约占综合采煤设备总费用的 60%70%。因此,为了降低本钱提高采煤的经济效益,世界各主要产煤大国都一直在积极地开展液压支架的研究。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容提纲1进展了液压支架的整体构造设计,主要包括支架主要尺寸确实定,顶梁

4、、掩护梁构造设计及参数确定,底座、立柱及液压千斤顶的选择。其中重点进展了支架四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计算,由此得到支架各局部的设计参数。2对支架重要部件进展了受力分析,主要包括顶梁、掩护梁及底座的受力分析,由于这些构件在工况下的受力较为复杂,在对其受力分析时采用别离式的分析方法,这样就简化了分析过程,式分析过程更为清晰。3对液压支架承载较大的构件进展强度校核,包括顶梁强度校核,底座强度校核及前后连杆强度校核。在对其进展校核的过程中,通过Pro/E进展三维建模,然后得到其应力应变图,使分析结果一目了然。4设计了整个支架的液压系统,以保证液压支架的正常工作。主要进展了各类阀体的选择使用,以及立柱千斤顶的

5、布局及选型。三、 文献综述国外研究情况及其开展国液压支架技术现状 我国在1964 年由分院和煤机厂设计70 型迈步式自移支架,从此开场了液压支架的国产化道路。1984 年,开采所、所、煤机厂在蒲河矿进展我国第一套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工业性试验,继而研制了多种低位、中位和高位放顶煤支架,成功地在缓倾斜厚煤层和急倾斜厚煤层水平分层工作面使用。1990 年后,国产液压支架得到了全面的开展,到1998 年止,全国己建成 88 处高产高效矿井,其中 14 处矿单个工作面的单产达 15.72 万吨/月,原煤生产人员效率达 9.16 吨/工,综采机械化水平达 49.32%,到达了世界先进水平。 30 多年来在液

6、压支架技术不断开展中,形成了以煤科总院专业研究所和骨干支架制造厂设计所为主的支架研究设计队伍,采用计算机CAD 进展各种类型支架的设计,用有限元计算软件等进展计算,并普及计算机绘图。我国制订的缓倾斜工 作面顶板分类及其它研究成果为支架设计、选型和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依据。制造方面形成以原部属专业制造厂为主、机械工业部及船舶制造总公司等专业厂为辅的制造体系,以及以国家煤矿支护设备质量检测中心为骨干的检测队伍。制定有关支架检测标准n 项,建立了各项支架检测手段,造就了一支研究、制造和使用液压支架的庞大队伍;形成了研制液压支架的雄厚根底。不仅能满足国的需要,还向美国、俄罗斯、土耳其和印度等国家出口液

7、压支架或成套综采设备。国外液压支架研究现状 80 年代以来,世界主要采煤国家一直围绕减面提产、减人提效、降低本钱、实现矿井集中生产做努力,人们积极开发和应用新技术,致力于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新一代液压支架的研制。新型液压支架普遍具有微型电机或电磁铁驱动的电液控制阀,推移千斤顶装有位移传感器,采煤机装有红外线传感装置,立柱缸径超过 400mm。为减少割煤时间,一般采用 0.81m 的截深。支架还采用屈服强度 8001000MPa 的钢板,既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又具有良好的冷焊性能。随着长壁工作面长度的不断增加,为适应快速移架的需要,国外还广泛采用高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其额定压力为 4050

8、M Pa,额定流量 400500L/min,并实现工作面支架的单架程控或分组程控操作,其移架速度可到达68s/架。澳大利亚也根本上采用一井一面的高度集中化生产,使用两柱掩护式支架,支架的平均工作阻力为7640kN。如尤兰矿用电流控制的两柱掩护式支架,在1995 年8 月8 日创下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日产3.41 万吨的最高记录,班产一直保持在50006000 吨。国产液压支架与国外差距:目前国产液压支架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支架的整体可靠性、材料构造、控制系统和液压元件等几个方面。 (1) 可靠性的差距 我国目前的大局部支架的可靠性与国外差距比拟大。例如进口的支架,工作面的开机率到达90

9、%以上,年产到达10MT,支架大修周期为产煤15MT以上。而我国目前综采工作面开机率平均为50%左右。支架大修周期平均产煤量在4 5MT左右。但最近我国自主开发的ZFS6800/18/35放顶煤支架年产煤量已到达 8MT。 (2) 控制系统方面 目前世界上一些兴旺国家支架的控制系统已广泛采用电液控制系统,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已普遍采用。电液控制系统技术在这些国家中已经非常成熟,支架的移架速度非常快,可达8s/架,可以跟上采煤机13m/min的速度。我国目前液压支架采用电液控制系统的数量很少,绝大局部为手动。目前我国共有17套支架采用电液控制系统,绝大局部为进口设备,其中神东公司9套,、铁法

10、各2套全部为引进设备,开滦2套为国天玛公司生产的。在控制系统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较大。我国目前绝大局部液压支架仍采用手动控制,移架速度一般为1520s/架,可以跟上采煤机67m/s的速度。手动控制与电液控制相比,工人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速度慢、支护效果差。 (3) 液压元件方面 我国液压元件的研发速度远远滞后于液压支架开展的需要。液压支架的可靠性主要依赖于液压元件的可靠性,液压支架在煤矿生产中应用是否成功,关键在干液压元件的技术性能是否到达要求。国外目前多采用大流量平安阀、液控单向阀、截止阀、初撑力保持阀及立柱快速回液阀,对液压元件的构造形式、几何尺寸、材料选择、热处理方法和外表处理等各

11、方面进展了深入的研究与开发,研制出一批密封性能好、灵敏度高、进排液能力大、抗冲击载荷强的各类液压元件,以适应液压支架工作性能的要求。而我国对此类液压元件研发较为滞后,目前仍沿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品,没有形成液压元件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 国产与进口控制阀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操纵阀和平安阀。目前我国支架上用的操纵阀的流量为200400L/min,与国外相差不大,但寿命和可靠性方面相差较大。德国的操纵阀寿命可达5万次,而我国的只有5000次。平安阀与国外无论是流量还是寿命差距都很大。国外平安阀流量可达1000L/min,寿命是我国的45倍。此外,目前我国支架上的立柱千斤顶的密封圈大局

12、部仍为橡胶件,聚胺酯密封件使用量较少,而国外的密封圈已全部采用聚胺酯材料,橡胶件与聚胺酷相比寿命相差45倍。液压阀国外一直使用铜合金阀壳和高强度不锈钢阀芯,我国则是45钢加外表热处理。在加工工艺上:国外油缸壁是复镀,国产则为不镀,导致立柱在使用过程中过早出现斑点,划伤等密封漏液现象,影响支护效果。 (4) 制造工艺方面 深孔液压缸加工工艺 缸径国外已到达400500mm,而国刚完成最大为400mm缸径的液压支架。国外对200以下深孔实现10m长一次性加工,并根据需要切割,国最长为3m。国外多采用热墩技术加工液压缸,即把金属加热至比流动状态低50100 时,用万吨水压机沿轴向反复墩冲加工,成型的

13、缸筒即有完整的缸底(不需再焊),同时对缸口一般扩孔成型,给缸口加工创造条件。国根本上采用推镗 ,珩磨或滚压加工缸筒后焊接缸底的工艺方法。在加工精度方面,国外一般比国高一至二级。 构造件加工工艺 国外液压支架的构造件选材已普遍使用优质板材,其屈服强度 s =7001000Mpa。因此,采用预热后用高强度氩弧焊接施焊,焊后再进展回火工序。为了减少数控钢板的下料变形,多采用水下切割技术。同时,钢板本身的综合性能也高于国。国目前选用钢板的屈服强度最高为 s =800Mpa,而大局部仍采用 s =400600MpaMPa级别板材。在焊接工艺中采用CO 2 气体保护焊接.。国外对大批量定型构造采用机器人焊

14、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减少人的体力劳动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整体构造设计 2、受力分析 3、强度计算 4、液压系统设计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根据设计题目明确设计任务,了解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原理、功能、工作环境以及国外开展现状,理清设计思路和确定方向,拟定初步设计方案。 其次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参数和技术要求对支架整体构造设计、支架液压系统设计等要合理,满足生产要求,制造过程不易复杂,生产本钱低廉,制造过程平安,便于广泛应用批量生产。对于支架各局部的构造,要经过严格的设计、计算和校核。要满足可靠性设计,使用周期长等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要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运用各种方法和多门学科知识。在支

15、架本体各部件设计时,拟定详细方案,认真分析其功能,明确个局部的构造。通过本次设计把所学各学科充分融会贯穿在一起,最终完成设计任务。六、 本课题的进度安排1、第1周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设计资料。 2、23 周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方案设计。3、45 周完成开题报告。 4、611 周对设计任务进展设计实现。5、1215 周撰写学位论文。 6、16 周熟悉辩论流程,进展论文辩论。七、 参考文献1 家鉴享文伊长德编著,液压支架,煤炭工业。1985 年 2 郭福君罗大炎编著,液压支架,科学技术。1980 年 3 邢福康唐编著,煤矿支护手册,煤炭工业。1991 年 4 徐濪编著,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1992 年 5 王国彪饶明杰编著,液压支架优化设计与计算机模拟分析,机械工业。1994 年 6 雷天觉编著,液压工程手册,机械工业。1990 年 7 高秀华邓洪超等编著,机械三维动态设计仿真技术,化学工业。 2003 年3 月 8 王国法等编著,液压支架技术,煤炭工业。1999 年 9 煤炭部煤炭科学研究院编著,综采设备配套图侧。1983 年 10 宋锦春等编著,液压与气压传动,科学。2006 年 11 Shi Yuanwei,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