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方法之观察法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269186874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报告方法之观察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研究报告方法之观察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研究报告方法之观察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研究报告方法之观察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研究报告方法之观察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报告方法之观察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报告方法之观察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概述了解教育观察研究法的根本概念和特点了解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了解观察法的类型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式教育观察研究的一般步骤 观察是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观是看,察是分析研究。强调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日常观察是对自然存在的现象的随机的、自发的感知,无一定目的和方案,也不要求严格的记录。优缺点:信息丰富但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和零碎性,不能系统的说明问题。 一、教育观察法概述1.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方案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观察法有以下三个根本特征:1直接性2情感性3重复性教育观察法与日常观察

2、法的区别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即以日常观察为根底,但它1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方案的活动;2观察对象与方法不是随意的、自发的,而是经过选择与筹划的;3是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的。因此,教育观察法是日常观察法的高级形式。 1、缺乏控制观察法的行为发生在天然环境里,在天然环境中,观察研究者往往对可能影响资料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2、难以用数量表示观察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采取非数量表示的知觉形式,而不采用调查研究和实验法中常用的定量测量法。3、样本数小调查研究法可以选择较大的样本,而观察研究很难选择很大的样本。研究结果容易带有片面性和偶然性

3、例子:孔子和颜回的故事4、需获准进入5、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性2.教育观察法的类型1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和控制的状态下进展的,如实地观察法,这种观察法称为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控制情形下进展,如实验室观察研究法,这种观察法称为控制观察法。例:研究中的反响性实验观察法罗森塔尔效应:实验人员的期望会影响实验的效果。霍桑效应:被试因知道自己参加实验而引起的积极性提高。约翰.亨利效应:比照组师生对实验组实验措施的暗中模仿或较劲。生成效应:由于教育实验过程较长被试身心成熟产生的效应。2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直接通

4、过感官考察研究的方法。间接观察法:人的感官通过仪器观察研究对象的方法。3构造性观察法与非构造性观察法构造性观察法:有详细的观察方案、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可控制性观察。非构造性观察法:大多没有周密的观察方案和观察提纲,观察目的也只限于对观察客体的一般性了解。4系统观察法和随机观察法系统观察法:是把观察客体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便是一个有一定便捷围和逐级阶梯体系的系统并对这个整体进展观察研究。随机观察法:是按照随机抽样的根本原则,从观察总体单位中科学地抽取局部单位进展观察研究,搜集资料并以此推断整个观察总体的一种方法。5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观察者深入到观察的客体中去,充

5、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参加其中的活动,使该集体中的人们把他视为集体的一员,以相应的态度对待他,观察者便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观察客体的深层构造及其关系,了解有价值的资料。非参与观察法,就是指观察者纯粹扮演观察的角色。音乐课,许多学生没带口琴。这是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后,教师说:带口琴的先走,不带口琴的留下。教师让留下的27名学生写检查,写完检查写保证(此时的规是:不带口琴的学生要留下写检查、保证)。学生们起哄、怪叫。 教师:我们上的不仅仅是音乐课,还要对你们进展教育。学生们:我们没带笔。教师让其中一位女生去办公室拿笔。过了几分钟,去办公室拿笔的学生仍未回来,学生们叫道:她自己逃走了。并一起起哄。教师:

6、不要发声音。在学生们的吵闹声中,教师边记录学生的*,边不断说:不要起哄。6分钟后拿笔的学生回来,报告说办公室里面没有教师。学生们快乐地:啊教师仍在记*。学生们大吵大闹,哄笑。教师似乎不再有兴趣批评他们了。*记录完毕,教师让没有参与吵闹的9位学生先走(此时的规是:虽然不带口琴,但没有参加吵闹的学生可以不必受到惩罚),并质问留下的学生为什么吵个不停,学生们揭露是一个男生在说笑话。教师让其他学生都离开,只留下了这个讲笑话的男生(此时的规是;虽然不带口琴,还参与了吵闹,但只要不是主犯,就可以离开)。教师:你讲过笑话吗 男生:讲过的,但是他们先骂我。 教师:难道你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三分钟后,音乐教师(在

7、学校食堂吃饭。最后的规是:虽然不带口琴,虽然参与吵闹,并且是主犯,但只要教训一下就行了) 二、教育观察的常用方法1.实况详录法实况详录法即在一段时间持续的、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观察者的目的是无选择的记录行为系列中的全部细节,获得对这些行为的详细、客观的描述,不加以主观推理解释和评价,犹如描绘一幅反映现实生活的全景系列图。优缺点:能够提供详尽丰富的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发生环境、背景资料。同一资料有多种用途,经济实用。对记录技术的要求高。2.日记描述法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即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长期跟踪并进展反复观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性的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优点:方便易

8、行,能记录详细而长期的资料,能反复利用,并可与常模参照。通过长时期的日记描述,能够了解儿童开展确实切次序和行为的连续性缺点;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以做出有意义的概括;运用日记描述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3、轶事记录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他不仅便于观察与记录儿童显著的新行为或语言反映,还可以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任何可表现儿童个性或*方面开展的行为情景。取样记录法这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较之描述观察,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既可获得可靠的观察资料,又节省人力、物力,减少记录所需时间。取样记录可分为:时间取样、事件取样时间取样法即在统一确定的时

9、间,按一定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预先规定好的行为分类系统将行为归类。优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观察者的主观选择性和主观判断,使观察到的行为具有客观性和代表性。简化观察过程与资料分析过程,可收集到有关行为频率的资料,提供定量结果。仅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仅适用于观察外显行为难以得到关于环境、背景的资料难以考察行为的相互关系和连续性。4.事件取样法事件取样法注重观察*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优缺点:可做预先的方案安排与准备,获取较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在一定程度上保存行为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得到关于事件的环境与背景资料。可用于比照拟广泛行为事件的调查。缺乏测量的稳定 5.行为检核法:在观察研究中,

10、行为核查表是研究者用来核查*种行为是否发生或出现的一种简表。有助于观察目地的具体化,使观察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检核表编制方法:1.列出重要工程2.根据主要工程分解出具体工程3.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工程,编制出行为检核表三、教育观察法的实施(一)观察法的实施要求1、明确观察的具体目标与要求2、准备好观察手段3、进展屡次反复观察4、客观、全面、典型、有方案地进展观察5、要掌握好观察方法与技术6、及时分析、处理观察所得的材料(二)观察法的实施步骤准备工作1、制定观察方案与提纲观察提纲包括: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什么(who, what, when ,where, how, why)2、准备观察所

11、用的辅助工具记录表格、记录方式、仪器设备3、确定观察途径:访谈、听课、参观、参与4、训练观察人员观察提纲尽可详尽记录客观事实,防止主观性记录。观察时要注意这样6个方面的记录:1谁:行为者和行为对象; 2何地: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场景、地点;3何时:日期、时间; 4何事:什么行为或事件;5怎样:行为或事件的具体表现及过程;6为什么:行为或事件的原因。选择适宜有效的记录方法三种方法:评等法、频数记录法和连续记录法评等法:对观察对象所表现的特征,按所属等级,在表格中画圈或其他记号。频数记录法:以符号记录对象*项行为出现的次数或数量。连续记录法:用笔记的方法在现场作连续记录,也可用录音机、摄像机等将整个过

12、程加以记录,事后再转记到笔记本上。实地观察记录实施观察先熟悉环境,再建立和谐关系,最后正式观察要求:1灵活地执行方案2抓住观察重点3注意做到看、听、问、查、思考相结合4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四、教育观察法案例及评析案例: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拟研究方案*课题名称: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拟研究研究人员:协作人员:与幼儿、小学生有关的教师、家长配合。前 言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幼儿园跟小学的衔接涉及到教学容、教学方法、学习习惯、作息制度等许多问题。根据小学低年级教师和家长反映,学生入学后学习负担和思想负担较重,安

13、康状况下降,对小学学习生活不习惯的现象十清楚显,儿童入学前后活动安排上的差异已成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上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拟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幼儿与小学一年级学生在24小时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获得数量资料,为幼儿园与小学儿童活动安排的衔接问题提供依据。研 究 设 计研究对象:在本区九所幼儿园大班幼儿中随机选择50余名幼儿,并从本区五所小学中,选择50余名去年从这九所幼儿园中毕业、现在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小学生。与家长联系,排除一小局部由于其他原因使家长无法配合观察的对象。原则上定为幼儿与小学生各4050名。研究方法:1观察容为一天24小时的全部活动容。2儿童在幼儿园或小学的活动情况由教师跟踪观察

14、并作详细记录,在园外、校外活动情况由家长进展观察记录。记录草表附后3观察日期不统一定为哪一天,但是,对每一个儿童的观察,教师与家长,应在同一天进展。观察日子应排除星期天、幼儿园或小学组织半天以上校外活动的日子,小学还须排除周六。因为那天下午不上课4为了熟悉观察分类与要求,并形成及时记录的习惯,要求观察者特别是家长在正式观察前三天之至少应试观察一小时以上。儿童活动名称及归类标准类别名称归类标准第一类休息指体力与脑力均处于静息状态,包括晚上睡眠和午休。第二类一般生活活动指日常生活活动,一般不需要明显的脑力活动,但也不是明显的体力活动。如起床、穿衣、梳洗、大小便、吃饭、吃点心、闲谈第三类明显的体力活

15、动指明显地需要消耗较多体力的运动性活动。如:上体育课时的运动活动,玩各种运动器具,与同伴追逐,走比拟长的路,运动性游戏第四类自由的智力活动属于智力活动,需要动脑筋来承受知识,认识事物解决问题,但这一智力活动过程不需要意志的控制,是在无意注意状态下进展,自由而不受约束的。如向别人提出智力性的问题,并听别人这方面的解答,观看电影、电视,阅读儿童读物,听故事第五类需要意志,控制的智力活动属于智力活动,并且是要求在有意注意状态下进展的紧的智力活动,活动时受到纪律的约束或是成人对儿童有一定的要求而非完成不可的。如上晨会课、文化课、完成作业、家庭辅导。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记录时间准确到分钟。2资料聚集后,先制成比照图表,然后进展差异显著性检验。组织工作:1课题由 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