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格言联壁》2000字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2.89KB
约33页
文档ID:269088604
《格言联壁》2000字_第1页
1/33

    《格言联壁》2000字    中华古典文化精华 《格言联壁》 [清] 金 纓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xx年1月出版一、总 则1、道生于安静,德见于谦让,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平和2、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3、吉凶祸福操之于天,毁誉予夺操之于人,而立身处世则操之于己4、处劣境时必须逆来顺受,处顺境时要有忧患意识5、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凡事要留有余地,话不能说穿,权势不能用尽,福气不能享尽)6、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穷达有命,吉凶由人穷困发达是命中注定,而吉凶祸福却是自己掌握)7、急行缓行,前程总有许多路;逆取顺取,命中只有这般财不论走得快或走得慢,面前总有那么多路要走;无论是该得的,还是不义之财,命中的钱财就只有这些)8、理想五则:一,人要有理想;二,理想不能实现;三,不能放弃努力;四,成败且听天命;五、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9、过去的事不必多计较,现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未来的事不必自寻烦恼二、处 事1、待人要平和而有原则,处事要明确而果断,认识道理要正直而通达2、读书求明理,须让自已满意;与别人谈道理,须令别人认可3、有黄金玉石一样的人品,必定经历烈火般的锻炼;要想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必须如走薄冰般谨慎。

4、一念疏忽是错误的开始,一念不能有始有终便是错误到底5、临大事与难事,可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处顺境或逆境,可看出一个人的胸襟气度;遇喜事或怒事,看一个人的涵养;与同辈相处,可看一个人的见识6、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1中华古典文化精华 《格言联壁》 [清] 金 纓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xx年1月出版7、恭敬是处事圆满的根源;谨慎则是保全自身的关键8、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胆识要大,心思要细密,智慧要圆融,行为要方正)9、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天要使一个人遭祸,必先给他一点小小的好处,使他骄纵;天要使一个人受福,必先给他一点小小的祸患,使他有所警惕)10、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11、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对于眼前不重要的事情应尽快处理,动作快,便有效率;对紧急的事情,则应放慢步调,以免忙中出错)12、能消除将要发生的事,弥补所遇到事情,挽救已发生的事,这叫做达权,有才干能知将来的事,做事有始有终,知已成事中的变化,这叫深思熟虑,有见识13、自律只有廉洁最适宜,处事以不争先为崇尚14、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事情的成功有很多机遇,要不早不晚,才能赶上;命运中有挫折,如奔走追逐,只能步步踏空15、以真诚直言待人,以胸无成见统御事物16、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做人之大忌事后议论别人的过错,吹毛求疵,一点一滴也不放过,如果换成自己,未必能如他在一旁对别人说长道短,不留余地,想想如果换成自己遭人诋毁,能否就默默承受呢?17、路窄的地方,要留一点让别人通过;好的味道,要留一些让别人品尝处理困难的事要有力,而没有怨言;与难以相处的人在一起,要心中有数,而口中不说18、能讨好我的人,也可能害我,应注意防范;肯规劝我的人,必定能助我,他所说的话要仔细听19、数落别人的过错不能太过分,要想想他的承受能力;劝人为善也不能要求太高,应当使他能够遵行2中华古典文化精华 《格言联壁》 [清] 金 纓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xx年1月出版20、由上天掌握的命运,我无法参与决定,穷困通达或得失,一切顺其自然;我自己能掌握的事情,他人没法决定,誉辱是非,一切随它罢了21、对于穷困潦倒的人,要原谅他的初衷;对于功成名就的人,要看他的结局三、齐家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2、心术不可违背天地意志,言行举止要给子孙做榜样。

3、现在所享的福泽是祖宗所给,不能不爱惜;将来的福泽是留给子孙的,不能不培植现在所享的福泽像点油灯,点一次,少一点,未来的福泽像添灯油,愈加油,灯愈明亮4、对于朋友的失误,要直言规劝,不要犹豫;遇到家庭亲情变故,应委曲求全,不要用激烈的态度5、不要有一点欺人的念头,要知道天地能明察一切不要随便说话,要知道有人会偷听不要疏忽小事,因其可能关系一家人的性命不要逞一时之快,须知子孙会有报应6、每天说好话,不如做一件善事;一辈子做善事,要防备做错一件事3第二篇:格言联壁 14100字格言联璧:清山阴金先生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

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 格言联壁:清金缨 《格言联璧》是金缨选录其所辑《觉觉录》中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该书刊行之后,民间有异本流布,“惜坊本刊印草率,讹压滋多,附刻喧宾夺主,传本各异”潮阳郭辅庭有感于此,取旧所校定《格言联璧》,“就正通人,复加雠勘,端楷书写,重付精刊”岳麓书社出版的《格言联璧》,即以上述郭氏刊本为据,于格言原文原注之外,复加今注今译,以利一般读者理解及意旨 《格言联璧》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郭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凡十类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所交错,要之皆以“修已、行仁、省躬、察物为归引 言《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 1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

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格言联璧》(全文) [清]金兰生先生编述处 事 类1、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译文] : 处理难处理的事,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绪越要和缓,处理重大的事,态度越应平和;处理有疑难的问题,心中越应没有意见2、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译文]:不自我反省的人,看不出自己一身的病痛;不耐烦的人则不能成就一件事业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译文]:天天走路不怕千万里路遥,天天做事则不怕千万件事多4、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译文]:过去的事不必多计较,现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未来的事不必自寻烦恼5、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译文]:生活工作首先勤快才能有所闲暇,一切事务都能处理得当才能逍遥自在6、无心者公,无我者明[译文]: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7、任事者,当臵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译文]:当事人应臵身于利害之外,提出倡议的人则应设身于利害之 2中,才能知道利弊得失。

8、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译文]:没事要戒掉一个“偷”字,有事要戒掉一个“乱”字9、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译文]: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及撇得开10、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译文]:挽救失败的事,就好像驾驭悬崖边的马,不能轻拍一鞭对于即将成功的事,就好像拉船上沙滩,不能少停一桨11、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译文]:用真诚待人,事情虽不一定成功,日后他人必定知我真心诚意以欺骗的心肠处事,别人一时或许受到迷惑,但日久必见我心肠狡诈12、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译文]:天下没有不能教化的人,只怕诚心不够天下没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怕志向不坚定13、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译文]:与人相处,不能随自己的意志,要了解人情世故;做事不能固执己见,要明白事情的道理14、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译文]:事情来临时,不能着急,要周全考虑解决的方法。

想到解决的方法时,不能怠缓,一定要尽快果决执行15、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译文]:事情的成功有很多机遇,若不能把握机遇而任时间流逝总做不 3成一件事情接 物 类1、事属暧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译文]:属于人家的隐私,要想着维护,不能有一点说坏话的念头对于贫寒卑微的人,要想着礼遇他,不能有一丝傲慢轻视的态度2、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酒谑,慎勿形言[译文]:凡事关系人一生的名誉,即使亲眼目睹,也不能说出去如果某句话有伤自己的敦厚,即使喝酒闲谈,也要谨慎不说3、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译文]:严于律己,不断地检讨错误,不仅使自己的品德增进而且能免除祸患对待别人应从过错中看到他的长处,不但能保厚道,而且能化解对方的怨恨4、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 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译文]:事后议论别人的过错,吹毛求疵,一点一滴也不放过,如果换成自己,未必能如他。

在一旁对别人说长道短不留余地,想想如果换成自己遭人诋毁,能否就默默承受呢5、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译文]:别人好强,我则以柔克刚别人用心计,我用诚恳感染他别人动怒气,我用道理折服他6、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 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译文]:柔能克刚,当大力士孟贲、夏育遇到小孩子时,他的勇力也无 4处可用木讷能制服,即使像苏秦、张仪一样的善辩家,当他遇到哑巴时,也无计可施7、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译文]:如何制止毁谤?只有不去辩白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争辩8、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译文]:别人毁谤我,与其与他辩解,不如宽忍他别人欺侮我,与其提防,不如化解9、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译文]:自律只有谦洁最适宜,处事以不争先为崇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