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习题及答案第4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268966922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习题及答案第4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习题及答案第4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习题及答案第4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习题及答案第4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习题及答案第4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工商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习题及答案第4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一、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 2、“三三六”评价法3、价值工程法 4、一般体验性评价二、判断题1、旅游资源具有可变性,原来不是旅游资源的可以慢慢变成旅游资源。2、旅游资源评价的结果只有专家才能做出,一般旅游者无法对其进行评价。3、旅游资源分布密度越高越好。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好坏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5、某些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加以弥补。三、简答题1、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2、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3、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4、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四、资料分析题结合右图说明该类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五、论述题1、评述旅游资源的美感质量评价方法2、

2、如何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答案: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一、名词解释1、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2、该方法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卢云亭提出。所谓“三三六”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3、价值工程法是指将价值工程原理运用到旅游资源评价之中的一种方法,所谓的价值工程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分析系统的功能,着眼点侧重于旅游资源的功能属性。4、一般体验性评价是通过统计大量的旅游者或旅游专家有

3、关旅游资源优劣排序的问卷调查,或统计旅游地或旅游资源在报刊、旅游指南、旅游书籍上出现的频率,从而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旅游资源的排序加以综合而成,其结果能够表明旅游资源的整体质量和大众知晓度。二、判断题三、简答题1、(1)按基本属性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2)按利用角度分类: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3)按经营角度分类:有限的旅游资源、无限的旅游资源(4)按吸引力级别分类:国家级旅游资源、省级旅游资源、市(县)级旅游资源(5)其他分类方法: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人工建筑旅游资源、商业旅游资源、科学考察旅游资源、民俗风情和宗教旅游资源(6)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分

4、类: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2、(1)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3、(1)直接询问法 (2)统计分析法 (3)综合考查法(4)遥感法 (5)分类对比法4、(1)调查准备阶段 (2)实地调查阶段 (3)数据整理阶段四、资料分析题层次分析法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层次上逐步分析,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出来。层次分析首先是对所研究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确定出属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组织水平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总目标(最高层)之下划分出准则层,约束层以及决策层等,不同层次间的因素便构成多目标决策树,然后对决策树中的总目标及子目标(即准则、约束等)分别建立反映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判断矩阵。五、论述题1、该方法是一种专业性的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评价,这类评价一般是基于旅游者或旅游专家体验性评价基础上进行的深入分析,其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其中有关自然风景视觉质量评价较为成熟,已发展成为四个公认的学派。这四个学派为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或心理学派,经验学派或现象学派。2、(1)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2)客源条件(3)投资条件(4)建设施工条件(5)开发现有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