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用习惯放飞梦想10200字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5.54KB
约17页
文档ID:268839080
用习惯放飞梦想10200字_第1页
1/17

    用习惯放飞梦想10200字    用习惯放飞梦想——草河中心小学品牌德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几点做法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几年来草河中心小学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校品牌“德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非常具有时效性的德育品牌“用习惯放飞梦想”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观草河中心小学在人文教育特色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始终抓住的也是“德育课程开发”这一主线从20xx年起步的小学生养成性教育系列教材秉承“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健体习惯”这一宗旨,根据学生实际,我们编写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性教育的系列教材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即:“生活篇”、 “礼仪篇”、“学习篇”、 “健体篇”几年来通过不断改进完善,打造了契合“文明、向上、乐学、健体”培养目标的草河中心小学品牌德育课程一、以四大习惯的养成为目标,构建学校品牌德育课程新体系1.将德育活动品牌化我们紧紧围绕四个习惯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习惯的养成1)、开展 “一字活动”我们从学习魏书生的“七个一分钟”开始,结合后来丹东市教育局启动的:“三个一”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我校的“一字工程”即:1、每天背诵一个名言警句。

2、每天交流“一句话新闻”3、每天背诵一段儒学经典4、每节课前唱一首红歌5、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6、每间周办一期手抄报7、每间周出一套考试题8、每个小组在教室内养一盆花9、每学期举办一次故事会10、每学期举行一次讲演比赛11、每学期举办一次朗读比赛12、每学期举行一次文艺汇演13、每学期举办一次书法绘画大赛14、每学期举办一次手抄报大赛15、每学期举办一次学习习惯养成大赛这些“一字”活动,从表面上看都是点滴的小事,但是天天做,经常做,把它做足作细做好却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在开展“一字活动”时也是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反复提高,不断调整,从而提升学生对于习惯的养成2)、塑造典型,带动全员参与通过创建“英雄中队”树立典型我们的原四、一中队,在20xx年5月被凤城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授于凤城市“杨利伟英雄中队”起,经历了八个年头创建活动涌现出很多典型例如:拾金不昧的赫崇志、尹思琪、卢厚晨同学、热爱劳动的尹建志、任劳任怨的王月如同学等等 08年9月,这个中队又被丹东关工委、丹东市教育局、丹东团市委联合授于丹东市“杨利伟英雄中队”,09年至15年连续六年我校的“杨利伟中队”队旗交接了一次又一次,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一典型,去影响带动身边的同学,现如今我们已经有六个中队分别都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英雄中队,在今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各英雄中队结合中队所学的英雄展开讨论,如何将英雄的精神传承下去,学生们在英雄的引领下,时刻向着更好的方向努力,收到很好效果。

通过“开学典礼“的表奖活动塑造典型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都要结合四个习惯的养成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 “生活标兵”、“礼仪标兵”、“学习标兵”、“健体标兵”,的表奖,如果各方面都表现突出的就会获得“四好少年“的荣誉称号通过定期总结评选先进典型,就有更多的人向他们看齐通过少先队“常规活动“培养典型养成教育光凭口头说教是不行的,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才能让学生从思想到行为上发生质的转变几年来,我校坚持“一月一主题,一周一重点”的养成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每月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定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的儿童影片通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演讲赛、入队仪式、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我校的少先队活动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系列活动在农村,我校的学生他们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非常辛苦为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鼓励学生多参加劳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庄稼活,利用在家的时间帮助父母做饭、洗衣服或打扫室内外卫生,即能使学生自己得到锻炼,也减轻了父母的负担,让他们能尽自己所能感恩父母。

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树立典型、通过典型诱导学生的行为,为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打下坚实基础2、品牌课程系列化我们根据这四个方面内容拟订具体的目标要求,定课题,形成课例,以授课的方式,开发实施教程现开发出适合小学生的校本养成教育课程《小学生养成性教育系列教材》全书4部分内容和“小学生成长手册”它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实施过程在教学理念上我们提出了“ ”的课改理念,并鼓励教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理念这其实也是我校课程改革的整体理念在教学内容上,遵循德育的基本价值导向,借鉴“边学边做”的教育思想设定养成教育总目标,教材分为“学习篇”、“礼仪篇”、“生活篇”、“健体篇”四个部分,生活篇包括:“按时起床”、“穿衣,叠被,洗漱??自己做”、“吃好早饭”、“带病上学该不该”等10余篇文明篇包括:“见面礼”、“你会使用文明用语吗”、“不在教学楼内嬉戏和玩耍”、“做健康文明的游戏”、“不给他人取外号”等10余篇学习篇包括:“怎样制定学习计划”、“怎样预习和复习”、“写观察日记”、“整理错题集”等12篇健康篇包括:“课间10分钟”、“爱护眼睛”等8篇通过对教材的系统学习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的行为,经过整理和加工后又变成指导学生行为的理论。

这些教材内容来源学生之中,同时又能得到家长的协助和配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求向学生提供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倾听、观察、参与、思索与实践中得到正确的体验与感悟,促进道德认识的内化3、校本教材呈现形式多样化学生的行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进行干预和诱导,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教材中学习一些,环境中熏陶一些,广播里了解一些1)、教材引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在哪?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明确具体的要求,我们尽其可能的将其编撰在我们的教材里来达到引领学生的目的2)环境熏陶打造整洁优美,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影响十分重要几年来,我们按照整洁优美、文明向上的目标, 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品位,让环境说话,让环境育人主要做法是: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香化、净化首先,创建文化载体我们以创建“健美,活泼,文明,向上”的校风为载体,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经过精心提炼,我们把校训,校风,校歌,教风,学风,摆在校园醒目的位置,让学生传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次,创建走廊文化一走进我们学校教学楼,在一楼的大厅墙壁上有一段醒目的校长寄语:“说普通话,写一手好字,能歌善舞,会画画,懂一两种乐器,有一两项体育专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和健体习惯。

这一成长目标对每位同学来说,必须牢记在心里,时时刻刻用目标引领自己,督促自己,使之成为自己成长的一面旗帜和座右铭 教学楼的走廊里我们按照四个养成性习惯的内容分版块布置在不同的楼层,让学生可以天天见,天天看,从而可以受到很好的影响和熏陶再者,创建教室文化教室是学生活动最多的地方,教室文化的创建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我们对教室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整洁,优美,即要有内涵又有创新具体内容有:小学生守则与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30条、班风、班训、图书角、班级绿化,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四个习惯评比展示台,将四个习惯结合学校的要求分化成具体评比内容达标的孩子将有机会获得一枚笑脸几年来,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要对教室文化创建提出具体要求,期末进行检查和评比,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创建红领巾广播站以红领巾广播为载体通过每周的播报在学校各方面评比,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以及身边的具有优良习惯的典型事例正面引导学生,使得学生有着明确的目标,向着积极方向努力二、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发建设品牌德育课程1、从问题入手,开发教材我们四个习惯,生活篇、礼仪篇、学习篇、健体篇四篇内容共计32课内容的教材,几乎每一课的内容都是以问题开篇的,例如学习篇中第三课《小学生怎么写读书笔记》打开教材,第一句话就是什么是读书笔记呢?首先要让学生认知什么是读书笔记,明确记笔记的好处,然后再诱导学生如何去记读书笔记,最后倡议孩子一定要记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材内容不断更新(1)、课程目标建立开发校本课程必须要有一个总体的目标,以目标为纲目实施自创活动养成教育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自身的经验和兴趣,联系生活和社会实践,通过主动参与、观察学习、模仿实践、自我调节、个体探究、旨在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改善道德生活质量的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培养需求,将养成教育内容分为“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健体习惯”四大类2)课程结构及实施3)课堂教学组织形成了课堂教学文本,就必须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做保障我们在课时安排上,每周从地方课程中专门安排一节“养成教育活动课”由班主任按周实施教学,并纳入常规教学管理的范畴政教处和教务处参与常规监控和考核,要求教师精心组织好课时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全员参与、全员受益、浑然一体、循序渐进,使德育的校本课程落到实处三、以改进评价手段为重点,推进品牌德育课程建设1、建立小学生成长手册、成长记录袋建立以激励性原则为出发点的教育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德育工作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切入点,所以根据我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即在养成教育的办学理念下加强常规管理,保持办学特色),我们设计了《学生成长手册》,以周为单位,记录学生在学科学习和日常遵守行为规范的情况,让学生懂得要注重过程,注重每一天的实践和努力;《学生成长手册》还记录了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学校生活片断。

定期填写成长册已经成为他们学校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份记录册在记录学生自己心灵触动的同时,也成为促进亲子交流和师生交流的一个很好的桥梁狠抓养成教育本期我们继续推行教师值周,班级值周的制度,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各班的清洁、文明礼仪、纪律、健康、安全等情况进行考核,每周小结,对星级班级进行分项评比各班充分利用朝会、班会,通过树典型、班主任示范、学生比赛等诸多形式,从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地扫好、把字写好、把歌唱好、把路走好、把话说好、把饭吃好、把物放好、把觉睡好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深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运用教学机制,在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有效的实现德育目标我校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探索1、理论上给指导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对大多数教师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也就是“听起来很有道理,做起来没有章法”为此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各学科教学策略,让教师抓住不同学科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此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重点知识,掌握学科德育的基本原则,撰写师德工作纪实手册,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每一天,每一堂课。

2、制度上给引领制度不仅有约束、强制的作用,更有引领、调控的作用为此我们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从教师、学生、教材的三元结构出发,制订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将德育目标的拟定、实施和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参与情况和教师课堂上的“言行举止”等因素纳入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3、活动上给空间如大力开展“一课一得”活动,要求教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课后反思,在《教学反思》上记下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得失成败,反思的内容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讨论,作为学科德育工作的素材,为教师论文、总结、案例提供材料4、研究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