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理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管理解析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概要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概要其中,公共基础为基础科目,必考;其它四门为专业科目,自选。 考试时间:每年两次,分别为6月份和10月份。 考试形式:实行计算机考试。 考试时限:120分钟 考试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其中: 单选题:共90题,每题0.5分,共45分; 多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判断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考试题型考试题型1.单选题考查知识点简单,一般可以从教材上直接找到答案,这也就要求考生对个人贷款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比如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还有一些关键词语有可能暗示考点所在,比如“关键”、“核心”、“前提
2、”。遇到这些词语,考生要注意一下。考生要想迅速、准确地答出单选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准确理解考试用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在考场上就能一眼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2.多选题多选题分值高失分率也很高,因此是考生最头疼的题型。多选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即不是单单记住表面上的知识点,而是把好几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在备考时就要注意总结规律,此外要观察选项,有些选项是跟题意完全无关的内容,很容易就排除掉了,也就是说考生要注意把握题目和选项之间的相关性。 3.判断题 判断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有关概念、知识和原理,判断题一般错误的比较多,经常会偷换概念。一些敏感词语
3、如“高于”、“低于”以及数字比率的记忆都是考查的题眼。 教材变化教材变化20XX版风险管理相对之前版本,考试大纲变化较大,章节由8章拓展为9章,新增第8章内容,内容变化较大的是4、5、7章,主要是依据巴III的相关规定与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实务的发展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了细化与补充。依据中国考试的一贯风格,凡教材大修,新内容与大修的内容必然绝对是当年考试的重点。以下是20XX版教材新增的大纲章节(有些内容原教材有但未单列成章) 第一章 风险管理基础 1.2.5 国别风险 1.4.1 资本的定义、作用、分类 第二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2.1.5 风险偏好 第三章 信用风险管理 3.2.
4、1 风险暴露分类 3.5.1 权重法 3.5.2 内部评级法 3.5.3 经济资本管理第四章 市场风险管理4.1.3 账户划分4.3.1 市场风险管理总体要求4.3.4 银行帐户利率风险管理4.4 市场风险资本计量方法4.4.1 标准法4.4.2 内部模型法4.4.3 经济资本配置和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4.5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定义和计量范围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计量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第五章 操作风险管理5.1操作风险概述操作风险的定义与特点操作风险相关概念辨析操作风险的监管规则5.2.1 操作风险评估的定义与原理5.2.2 操作风险评估的原则5.2.3 操作风险评估的步骤5.2
5、.4 操作风险评估的价值5.2.5 操作风险评估与其他管理流程的结合应用5.4.1 关键风险指标法5.4.2 损失数据收集5.5.1 基本指标法5.5.2 标准法5.5.3 高级计量法第六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第七章 其他风险管理7.1 国别风险管理7.1.1 国别风险的概念7.1.2 国别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7.2.1 声誉风险的概念第八章 风险评估与资本评估8.1总体要求8.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最佳实践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8.3压力测试基本框架和要求关于压力测试的监管要求8.4资本评估资本定义、功能与分类资本规则的主要内容及频率主要监管要求8.5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报告(ICAAP)内
6、部资本充足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关于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报告的监管要求第九章 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9.2.1 市场约束机制9.2.2 信息披露第第1 1章章 风险管理基础风险管理基础20XX年1月1日起,我行银行业将积极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逐步落实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即我们所说的资本新规),建立起全面审慎的资本监管与风险管理体系。本章是统领整本教材的章节,是后续学习风险管理的基础,该章节高度概括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定义、内容、种类、策略、经济资本以及基本的数理基础。后续章节都是在本章的基础上细化衍生的内容,因此,没有熟练理解第一章,则对风险管理这门课就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7、在学习上就会陷入困惑与弥漫之中。风险与收益风险与收益1、风险的定义: (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称变化)抽象、概括,所有领域的理解 (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传统意义上的理解,符合金融监管当局对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 (3)风险是未来结果(如投资的收益率)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盈利的基础2、正确理解风险收益的关系,有助于: (1)有助于商业银行对损失的可能性和收益的可能性的平衡管理,防止过度关注损失的可能而忽视机构的盈利和发展; (2)有利于其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采取经济资本配置、经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等现代风险管理方法;3、风险管理的重点:重
8、在分析不同风险状况下,商业银行可能遭遇的损失规模,以及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统计上表现为概率)4、风险与损失的关系: (1)风险通常采用损失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损失规模来计算,但是决不等同于损失本身; (2)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风险是一个事前概念(损失发生前的状态),故风险和损失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3)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可以分:损失分类 应对方式 预期损失 提取准备金、冲减利润非预期损失 资本金 灾难性损失 商业保险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1、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1)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核心是通过风险和收益的权衡获取风险对价;
9、(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3)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2、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体现在五个方面: (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2)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3)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政策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 (4)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 (5)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两
10、大因素决定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资本金规模和风险管理水平) 1.1.3 1.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1、资产风险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前,商业银行经营最直接、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资产业务。因此,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重于资产业务风险管理,强调资产的流动性。一笔大额信贷资产损失,常会导致一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经营难以维持。因此,商业银行极为重视对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通过加强资信评估和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等各种措施和手段来减少和防范资产业务风险的发生,确立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安全度。 2、负债风险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11、西方各国进入经济发展高速增长时期,对银行资金需求极为旺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资金来源,解决资金相对不足的矛盾,同时规避金融监管,西方商业银行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使用了大量金融创新工具,如大额存单、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利用发达的金融市场,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但负债扩大的同时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 2个理论支持: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支持(华尔街的第一次数学革命):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3、资产负债管理阶段 20世纪70年代,固定汇率的瓦解导致汇率波动加大,同时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12、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汇率与利率的双重影响是的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波动更为显著。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式稳健有余而进取不足,单一的负债风险管理模式进取有余而稳健不足,两者均不能实现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在这种背景下,负债风险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突出强调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风险的协调管理,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同期,利率、汇率、商品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涌现,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工具。 缺口分析、久期分析成为重要手段 华尔街第二次数学革命:欧式期权定价模型。 4、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
13、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金融创新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特别是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或从事其他中间业务来谋取更高收益,非利息收入比重增加。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表明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而形成系统性风险造成的。因此,银行风险管理和技术有了进一步创新,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全面而深入,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代表了国际先进银行风险
14、管理的最佳实践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各国监管机构的要求,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谋求发展和保持竞争的重要基石,体现在五个方面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1.21.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泪别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泪别巴塞尔委员会根据业务特征与诱发风险的原因,把风险分为以下八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与战略风险。(重点学习:八类风险的定义、分类和特性)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的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
15、经济损失的风险。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同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违约实际发生时才产生,也称违约风险)。然而,由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也可能发生在实际违约之前,当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即信用质量发生变化时,也会存在潜在的损失。例如交易对手信用评级的下降。对大多数商业银来说,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信用风险既存在于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也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中,还存在于衍生产品交易中。信用风险对基础金融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影响不同。信用风险被认为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通常包括违约风险、结算风险等主要形式。(1)违约风险既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针对企业,通常
16、是指交易对手因经济或经营状况不佳而产生的风险。(2)结算风险是一种特殊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发生违约的风险。外汇交易中常见,涉及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货币进行结算交易。1974赫斯塔银行的破产促成了巴塞尔委员会的诞生。与市场风险相反,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少,且不易获取,具有明显的非系统风险特征。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由于市场价格(包括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波动而导致银行表内、表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分为利率风险、股票风险、汇率风险、商业风险四种,其中利率风险尤为重要(利率的波动直接导致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变化)。市场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量的特点,并且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种类丰富。由于市场风险来源于所属的经济体系,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难以通过分散化投资完全消除。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信息科技系统以及不利的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操作风险包括人员因素、系统缺陷、内部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别风险,七种表现形式:内部欺诈,外部欺诈,聘用员工做法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做法,实物资产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