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2021年6月个人工作计划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68138382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干部2021年6月个人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层干部2021年6月个人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层干部2021年6月个人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层干部2021年6月个人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层干部2021年6月个人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干部2021年6月个人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干部2021年6月个人工作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基层干部2021年6月个人工作计划一、围绕中心,开发法治创办路径 1.完善根本公共法律服务。持续推进政府法律参谋工作,为政府科学决策、依法治理供给法律观法;深入开展企业法律参谋制度创办,持续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的“法律体检”、“法务前置”活动,为个转企的中小微企业开通“法律服务直通车”,促进经济进展平稳安好。健全完善村(社区)法律参谋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工作平台和载体。以政府法律参谋为推手,通过“法务前置”等服务街道重大工程创办。围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为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2.深

2、入预防化解社会冲突。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加强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创办。不断深化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创办。对已成立的专业性调委会,进一步模范运作。探索建立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稳定深化冲突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冲突纠纷受理、分流、调处、促使、考核等工作制度。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创办,发挥“金牌调解员”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应用“以奖代补”考核鼓舞机制,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量。 3.持续法治服务民生实践。围绕群众关切关注和反映猛烈的法治问题,着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好交通出行、食品药品、安好生产、环境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对实事工程实施的动态管理和跟踪督导,开展实事工

3、程绩效评估,对开展得力、成效显著、群众认可的工程予以宣传推广,提高法治惠民实效。 二、部门协作,完善法治创办体系 4.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创办,提升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巩固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工委议事规矩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表达群众意愿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健全人大工委监视制度和议论、抉择重大事项制度,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创办,深化街道民主协谈判事会议制度,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5.模范权力运行机制。模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建立健全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通明度。进一步推举行政执法模范化创办。推动行政执法方式创新,探索行政执法结

4、果公开制度创办,以结果公开促执法模范。模范合同管理工作。强化行政决策程序落实的跟踪督查、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成果应用监视,加强工程创办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向社会领域和基层延迟;加强非公企业纪检组织模范化创办。全面推行村务党务财务的华数电视公开制度。进一步强化权力机关的法律监视力度。强化行政层级监视,加强监察、审计等特意监视。 6.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创办。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创办和反腐工作的统一领导,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依法模范和科学配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深化“勤廉#”创办,全面推进部门权力公开模范运行

5、。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专心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专心落实党风廉政创办责任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的概括制度。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健全领导干部述廉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大核查力度。健全案件察觉查处机制,强化对党风政风的执纪监视。 7.深入落实依法行政。深入落实依法行政工作,全力打造法治政府。探索政府综合服务水平新提升。持续完善政府重大决策机制创办,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和法律参谋参谋作用。加强模范性文件管理。不断完善行政审批配套制度,简化办事流

6、程,模范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行为。严格落实各项档案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各类行政审批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建立公开公允的中介市场竞争机制,完善监管机制,模范中介机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深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评议考核及结果的运用。 8.深入推进公正廉洁司法。健全司法救助制度和法律接济制度,理顺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创办。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贯穿工作机制,探索开展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视,促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9.深化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围绕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美观#”创办、“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清水治污”等重点工作,加强监视检查

7、,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完善食品药品安好监管网络。围绕经济转型升级、PM2.5污染操纵、水源安好和内河水质改善等开展节能减排、深化水环境治理行动,切实加强环保才能创办;专心做好渣土、泥浆模范管理,国有土地防违控违,重要节点长效管理,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和道路扬尘及餐饮油烟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1.完善社会治理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和进展“枫桥阅历”,提升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平安#”、“法治#”创造机制。以化解社会冲突为重点,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案化解、定期定向公开约访等制度,强化初信初访责任追究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出工作机制。深化街道、村(社区)两级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创办,深入推进网格化

8、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办。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好监管,健上网下突发事情处置机制。创新滚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加强滚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综合措施。 11.完善法治创办体系。结合依法行政责任制和法治#年度考核,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造,开展“法治街道”创造,结合实际推进“一街一品”法治创办,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培育具有特色的区域法治品牌。持续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造,加强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法律学识培训,提升基层依法自治的才能。持续开展 “诚信守法企业”等专项法治创造活动,不断提高企业主体依

9、法生产经营、主动承受社会责任的意识。不断强化法治系列创造活动与各项考核创造活动的对接,促进各行业法治化水平的提高。 三、整合资源,培育特色法治文化 12.深化“法律六进两延迟”活动。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农人、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对象,以“法律六进两延迟”为载体,不断提高普法教导的针对性、实效性。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观法(杭依普办21313号),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拓宽学法用法渠道。依托“美观洲大讲堂”、“机关干部大讲堂”、“干部学习新干线”、“法制学校”、“农村文化大礼堂”等阵地,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

10、工作开展专项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实时下发普法宣传资料至各村(社区),加强对村(居)民的法制宣传教导。不断强化法制副校长职能作用,开展 “法治夏令营”等系列青少年法制教导活动。与“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造、“企业法律体检”等活动相结合,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忠诚守信,预防企业法律风险。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原那么,深化企事业职工法制宣传教导,巩固职工法治意识。 13.深化公职人员法治理念提升。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理念。延迟法制教导基地创办。促进法治文化与各类本地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整合利用法制教导基地资源,丰富公职人员法制教导内容及载体。适时组织主题游活动,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依法行政、遵纪守法理念

11、。 14.积极培育特色法治文化。充分发挥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主体作用,保证经费投入和物质支撑,发挥橱窗、板报、网站、短(彩)信、电子屏等各类宣传阵地在普法工作中的作用,组织开展好“浙江法治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利用各类法律公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努力营造浓重的法治文化空气,把法制宣传教导融入群众的文化生活与休闲消遣之中,不断提高全民法治理念。 四、探索创新,树立法治创办品牌 15.全面推进“法务前置”工作。深化法务前置工作机制,试行“法务前置在网格”工程创办,结合“法治(律师)行动在网格”工作,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参谋作用,积极为

12、村(社区)民主管理和重大经济活动供给法律审查、法律建议、风险指点等法律服务。 16.深化“法治指数”成果运用。依据上级部门关于“法治#”评估指数的反应观法举行整改提高;强化各级各部门领导责任,确保整改实效;发挥法治#部门联络人的作用,根据职能分工,适时组织对问题整改处境的检查,确保工作不走过场。 五、完善各项机制,落实法治创办保障 17.完善法治工作保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发挥党工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定期召开法建(依普)工作会议,主入耳取法治处境汇报,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街道法制机构创办,要确定特意的科室和人员负责法律事务,同时提防发挥律师及具有专业法律学识的工作人员作用,为政府依法行政和经济创办供给法律保障。加强经费保障。法治创办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完善各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形成研究、部署、协调、督查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调整充实队伍。切实加强对法建、依普工作的人员保障,加大法建(依普)骨干培训力度,适时组织学习考察,不断拓宽工作交流渠道。加强法制副校长、村(社区)企业法律参谋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创办,通过加强制度创办、落实日常指导、组织学习培训,充分调动各级参与法治创办的积极性,推进法治创办工作的创新进展。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