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各波的意义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268131282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各波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心电图各波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心电图各波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心电图各波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心电图各波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各波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各波的意义(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总 论12021/5/7心电图各波的意义 图1 典型心电图各波图解 心电图是由一系列“波组”所组成,一个典型的心电图应包括P、QRS、T、U各波: P波:P波是每个心动周期中第一个波,为心房除极波。P-R间期:由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点的时 间,为激动从心房到达心室的传导时间。QRS波群: 从QRS波群开始至终末,是心室 除极波,反映激动在心室内传导时间。 S-T段: 从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它反映心室肌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T波: 是继S-T段后一个比较低而占时较长的 波,反映心室肌复极过程所产生的电位变化。U波: T波后的一个小波,代表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或称浦氏纤

2、维复极波)。Q-T间期: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间的时间,代表心室肌除极与复极的总时间。P波: P波是每个心动周期中第一个波, 为心房除极波。P-R间间期: 由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点的时 P波: P波是每个心动周期中第一个波, 为心房除极波。胸导联图2 胸导联电极位置示图 胸导联 图 3肢体导联连接法 从右手开始至右腿,顺时针方向一周(即从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分别接上红、黄、蓝、黑色的导联线即可。其中接于右足上黑色者为地线。静止电位 90mv图4 静止 电位钠钾交换泵(钠泵)原理 图5 钠-钾交换泵图图5 钠钠-钾钾交换泵换泵为了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恒定,不让细胞内的钾丢失过多,细胞膜发挥了

3、主动转运离子的功能,称为钠-钾交换泵:将进入细胞内过多的钠离子、(还有钙离子)“泵”出,将外流的钾离子从膜外“泵”回膜内。这种离子转运需要消耗能量, 这能量是由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三磷酸腺苷(ATP)系统供给。这就是钠泵原理。 极化状态和极化膜 图6 极化状态除极与复极 图 7极化状态除极进行中完全除极复 极.除 极 当心肌细胞受到物理的或化学的刺激后,便有电流产生。细胞膜的一端受到刺缴时,其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即发生改变,使大量的钠离子进入细胞内,而钾离子渗出反而减少,钠的阳离子“中和”了细胞膜内的负离子,于是细胞的“极化状态”被破坏,这就称之为“除极”。所谓除极,就是除去极化状态,过去曾称为“毁

4、极”。(图7)。.复 极 即恢复极化状态。除极时由于大量钠离子进入,造成细胞内离子浓度的明显改变。为了维持心肌细胞内环境的恒定,细胞通过“钠泵”的作用(见图5)将进入细胞内过多的Na泵出细胞外,同时将过多流出于细胞外的K泵回细胞内,使细胞恢复极化状态,这个过程称之为“复极”。(图7)。动作电位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曲线和相应的心电图 图8 图80相:为除极期,R波。1相:代表复极的开始,J点。2相:是缓慢的复极,S-T段。3相:晚期的迅速复极,T波。 所以,13相为复极期。4相:是T波后的等电位线, 是极化状态。T-P段。注:70mV处,为“阈电位”,亦称(临界电位)。是激发细胞兴奋的最低阈值。

5、除极作用的扩展及电源、电穴、电偶的概念 图 9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探查电极面对正电位,描记得向上波形;反之亦然。 图10 除极波与复极波的形成图11 除极波与复极波的形成除极:除极从A端B端进行。所以,探查电极首先是受到正电的影响,先得到了一个小的向上波。除极继续进行,当除极刚好到

6、达探查电极位置的瞬间,电极受到正电力的影最大,因此,向上波达到了最高峰位置。除极继续向B端扩散,当除极离开探查电极位置的瞬间,电极受到负电的影响最大,因此,除极波落到最低点(水平线以下)。除极继续进行,电极受到负电的影响逐惭减少,除极波逐渐向基线(水平线)回升。当除极完毕,细胞膜又处于0电位,探查电极已无负电的影响,除极波回升到水平线位置所以录得一个RS波。复极:复极波形成原理与除极波相同,但方向相反。因为单个心肌细胞是先除极部位先复极。 多个细胞的合力 图12 细胞与电极间的导电介质对波形的影响 P波形成原理 PaVR P、aVF PaVL正向或双向。图13 P波形成原理示意图.心脏具有自律

7、性,在正常的心脏中,其激动起源于位于右心房上部、上腔静脉入口处的窦房结(SAN),自SAN定时发出的激动(60100次分)向四周扩散,沿着薄层的心房肌壁以大约1000毫米秒的速度扩散,使左右心房除极, 产生P波。.P波是代表心房除极所产生的电位影响。由于SAN位于上腔静脉入口处的右心房上部,其上方已无心房肌。所以,除极所产生的综合向量首先必然是向前、向下的,随后便是向左。.P波的综合向量既然是自右上方指向左下方,那么,根据探查电极的位置,凡是在心房下面时,心房激动便是对向电极进行,即电源对着电极,P波便是正向的;若电极位于心房之上,心房激动时电源离开它而向下扩散,P波便是倒置的。所以, 正常的

8、P波在aVR导联必然是倒置的;而在、aVF导联是直立的;在aVL导联则可以是直立的,也可以是双向的。P波的各种形态 图14 P波的各种形态示意图 R波形成原理 图15 R波形成原理示意图 1. 心室除极是从心内膜开始的!(从心内膜心膜)。 2.心室除极顺顺序:室中隔上部左测测13处处 首先除极; 然后按顺顺序进进行除极。3.整个心室除极(从处处)共耗时时0.08秒。整个除极过过程是:在处处开始,先耗时时0.01秒;当除极到达处时已耗时0.02秒;到达处己耗时0.03秒;到达处已耗时0.04秒;除极到达处后耗时 (0.05-0.08秒) 除极完毕, 共耗时0.08秒。 图图15-1V1(代表右室

9、面导联):呈r S型; V5(代表左室面导联):呈qR型 V3(代表心室中间部位):呈R S 型;(按:由于心室肌的除极是从心内膜开始的,即从内膜外膜方向进行除极。所以,位于左室腔内的探查电极,任何时候都是面对除极的负电位的,故左心室腔内描记出的波形呈QS型)。QRS波群的命名 图16 QRS波群的标记符号T波的各种形态 图17 T波的各种形态示意图心电轴电轴电轴 偏移的临临床意义义: 左偏:左室肥大,左前半支阻滞; 右偏:右室肥大,肺心,左后半支阻滞。图图 18心电轴图18-1电轴左偏:30o90o轻度:300; 中度:030;显著:3090o电轴右偏:90o180o轻、中度:90120;显

10、著:120180o重度右偏:180o90o目测法不偏(正常)右偏左偏重度右偏 成语记忆: 蒸蒸日上 针锋相对 背道而驰 每况愈下图19查表法 .先分别计别计 算、导联导联 的代数和(见图 20):导联导联 代数和:(q1;R10;S2)(1)(10)(2)7图图20 导联代数和:(r1;S10) (1)(10)9.查表表一心脏钟向转位 图21 心脏的钟向转位【特别提示:】V3“像” V1为顺钟向转位(顺钟转) V3“像” V5为逆钟向转位(逆钟转)图22【特别提示:】V3“像” V1为顺钟向转位(顺转)。V3“像” V5为逆钟向转位(逆转)。图图22联呈RS型(RS)。顺钟向转位:V3图形“像

11、”V1图形。提示右心室顺时钟方向转位至过度区V3的位置,故V3图形像V1,呈rS型;重度顺钟向转位时,V1至V 3甚至V 5均以S波为主,呈rS型。逆钟向转位:V3图形“像”V5 。提示左心室逆时钟方向转位 至过度区V3的位置,V 3示左心室波形(呈qR或Rs型);重度逆钟向转位时V5至V 3甚至V2,均以R波为主。无钟向转位:V1以S波为主,V5以R波为主。过渡区V3导 联呈RS型(RS)。 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图23 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传导性 传传 导导 组组 织织 传导传导 速度(毫米秒) 心 房 肌 1000 房 室 结 200 心 室 肌 400 浦 氏 纤 维 4000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