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常规知识

上传人:马**** 文档编号:267808072 上传时间:2022-03-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业常规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畜牧业常规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畜牧业常规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畜牧业常规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畜牧业常规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业常规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业常规知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畜牧业常规知识1、伊犁州直草原面积5239.3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4699.4万亩。2、伊犁州直现有牧民户数5.54万户,牧民人口达26.89万人。到2015年实现牧民配套定居3.8万户,占牧民总数的70%。转移牧区劳动力5万人以上。3、伊犁州2012年末牲畜存栏达636.55万头,其中羊432.91万只, 牛 130.09 万头,马39.76万匹,猪30.06万口。家禽1472.21万羽。4、2013年伊犁州党委第三次常委会把畜牧业定位为那三个产业?答:伊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5、伊犁州党委、政府确定畜牧业到“十二五” 末农牧民人

2、均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贡献额占 50 %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55%以上。6、什么是传统畜牧业?什么是现代畜牧业?两者的区别?答:传统畜牧业通常是依靠农牧民直接的生产生活经验,简单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畜禽的生理机能进行生产,规模狭小,缺乏必要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协作。现代畜牧业就是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和装备及经营理念武装,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优质生态、高产高效的产业。区别:(1)畜牧业生产技术上的区别。传统畜牧业生产技术主要是依靠农牧民直接的生产经验,简单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畜禽的生产机能进行生产;而现代畜牧业则是依靠

3、科学技术对畜禽繁殖、生长、发育和饲养管理的研究成果,在认识和掌握各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技术与管理措施,有效地、能动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促进畜禽更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取得畜牧业生产更好的效果。(2)畜牧业生产工具上的区别。传统畜牧业采用手工工具,简陋的畜舍和设备,以人、畜力为动力;现代畜牧业则采用机械化和电气化的工具和完全适应畜禽生活要求的畜舍和设备,并以石油和电力为主要动力,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3)生产规模上的区别。传统畜牧业一般是规模狭小的,缺乏社会分工的自给、半自给的生产方式;现代畜牧业则采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实行高度社会化的生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广,形成了

4、畜牧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7、国家确定的重大动物疫病是指的那几种疫病?答: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8、自治区党委张春贤书记在伊犁调研时提出 “两个可持续”的内容是什么?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9、2013年2月3日伊犁州党委第三次常委会李学军书记提出的三个“不断”指的什么?答:坚持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不断扩充畜牧业发展数量;以品种改良为核心,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不断提高畜牧业在农牧民收入中的比重。9、伊犁州直畜牧业的发展要实现哪两个转变?答:推进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推进原料生产向终端产品生产转变,努力实现现代畜牧业跨越发展10、2013年2月3日伊犁

5、州党委第三次常委会李学军书记提出的两个“迅速”指的什么?答:畜牧业要迅速扩张数量,同时良种化率迅速大幅度提升,实现农牧民靠畜牧业大幅度增收。11、发展高效畜牧业的“三良”是什么?“良种、良法、良料”12、伊犁州直的游牧民定居采取“人畜分离、配套完善”的定居模式。13、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思路是:答:围绕“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两大方向,以畜禽良种繁育、饲草料保障、动物防疫、产业化经营、科技支撑服务、行政执法“六大体系”建设为内容,以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调优结构、创新机制为突破口,完善政策,强化措施,走“资本密集型”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道路。14、现代畜牧业的基本特征是:(1)布局

6、区域化(发挥比较优势)(2)养殖规模化(获取规模效益)(3)品种良种化(增强生产能力)(4)生产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5)经营产业化(协调利益分配)(6)商品市场化(促进畜产品流通)(7)服务社会化(降低企业成本)15、自治区提出的草原畜牧业转型的方向和途径是:方向: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途径: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建立新型草原畜牧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草畜联营合作社和养殖大户,支持人工草地、天然草场有效流转或作价入股,鼓励社会资本投向草原畜牧业,促进草原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高效发展。16、草原畜牧业转型中需关注的关键问题:(1)生产方式

7、(2)生活方式(3)生产目标(4)经营模式(5)区域布局(6)组织管理(7)三大产业链的发展17、游牧民定居建设中“三通四有五配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三通”是指:通水、通路、通电;“四有”是指:有住房、棚圈、草料地、青贮窑;“五配套”是指:学校、卫生室、商店、文化室、技术服务站。18、伊犁州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畜牧业作为“伊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紧紧围绕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个核心;推进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推进原料生产向终端产品生产转变,努力实现现代畜牧业跨越发

8、展;做大做强肉牛肉羊产业、加快发展特色马产业、积极发展猪禽蜂产业,不断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大力调整畜群畜种结构,强势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项目和饲草料基地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网络,依法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草原生态保护,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努力把伊犁河谷建成全疆最大、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建成现代草原畜牧业的示范区。19、伊犁州直畜牧业的地方优势品种有哪些?答:伊犁马、新疆褐牛、伊犁哈萨克羊、伊犁哈萨克牛、中国美丽奴细毛羊(新疆型)、伊犁白猪、伊犁飞鹅。20、伊犁州直畜牧业的发展要实现哪四大转变?答: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农区畜牧业依托草原放牧向农区舍饲

9、规模化养殖转变,分散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草原畜牧业由四季放牧向两季放牧转变。21、影响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有那些?答:牲畜的品种、动物疫病的防控、科学的饲养、标准化的生产、畜产品的价格、政策的扶持力度。22、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是何年何月开始启动的?在全国多少个省市开始实施?具体的奖补政策?答: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是2010年10月12号开始启动的。在全国8个省市开始实施。具体的奖补政策:新疆区域禁牧每亩补助5.5元、水氧涵养区禁牧每亩补助50元。草畜平衡每亩补助1.5元。人工饲草料地牧草良种每亩补助10元。牧民生产资料每户补贴500元。23、什么是三通四有五配套

10、的具体内容?三通:通电、通水、通路。四有:有住房、有棚圈、有青贮窖、有饲草料地。五配套:有商店、有卫生所、有文化室、有配种站、有学校。二、政策、法规类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分别是何年、何月何日颁布的?何时实施?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指 “三农”问题是什么?农业、农村、农民。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促进(的)哪“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4、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畜牧业生产与发展方式,以集约化生产为目标、专业化管理为手段

11、、组织化经营为途径、社会化服务为保障,将原本孤立、封闭的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生产经营体系。5、2003年我国颁布了新的草原法,为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提供了法律依据。草原法明确规定草原实行三项基本制度:(1)国家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对划入基本草原的草原实施严格保护和管理;(2)国家对草原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严禁超载过牧;(3)国家支持依法实施退耕还草和禁、休牧制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保护建设和牧业、牧区、牧民“三牧”工作。2002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今后一段时间草原保护工作作出战略部署; 2007年农业部编撰完

12、成了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我国草原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工作。2010年10月12日和2011年4月6日,不到半年时间,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两次研究部署草原生态保护和促进牧区有好又快发展工作。)6、2012年至2013年伊犁州出台了那些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答:2012年州党委、政府决定“十二五”期间州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支持畜牧业,县市大县县级不少于3000万元、小县不少于2000万元,用于畜牧业的发展。7、国家公职人员如何提高自身依法履责、依法办事的能力?答:1.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2.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依法履责能力。3.严格执法自觉规范履责行为。4.模范

13、遵守法律。5.坚持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6.严格执法责任杜绝违法行政。7.建立和完善公职人员依法履责考核制度8、行政处罚的原则是什么?答:(1)处罚法定原则。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2)公正公开的原则。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设定和实行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4)保障当事人陈述权利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

14、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5)一事不再罚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9、行政处罚设定的立法主体是谁?答:(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2)国务院。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3)省级人大及常委

15、会,省会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经济特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4)国务院各部委、国务院授权的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款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

16、院规定。国务院可以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设定行政处罚。 (5)省级政府、省会市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政府及经济特区市政府。行政处罚法第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前款规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10、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有哪些? 答:(1)罚款的收缴。原则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