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阅读蓝色篇教案:第三讲 灵动之句(上)

上传人:万****0 文档编号:267807529 上传时间:2022-03-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彩阅读蓝色篇教案:第三讲 灵动之句(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彩阅读蓝色篇教案:第三讲 灵动之句(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彩阅读蓝色篇教案:第三讲 灵动之句(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彩阅读蓝色篇教案:第三讲 灵动之句(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彩阅读蓝色篇教案:第三讲 灵动之句(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彩阅读蓝色篇教案:第三讲 灵动之句(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彩阅读蓝色篇教案:第三讲 灵动之句(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讲 灵动之句(上)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和理解句子的含义,能体会关键句的作用。2、通过例句和范文赏析,掌握分析和理解句子以及体会关键句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运用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例句和范文赏析,掌握分析和理解句子的四种方法。2、了解体会关键句的几种方法。教学难点:能将所学方法运用到阅读中。教学准备:PPT、阅读题打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语:欢迎同学们再次来到七彩阅读的课堂里享受我们美好的读书时光。一次愉悦的阅读过程就是一次快乐旅程,上次课我们一起领略了词语多样的感情色彩与在句子中的丰富的含义,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到“句子王国”去览胜。“句子王国”风光无限,游览之后你一定收获

2、不小。让我们打起行囊,赶紧出发吧!一、听涛拍岸 师:刚踏上“句子王国”,好客的居民就带着“礼物”来迎接我们了。快看看带来了什么礼物吧!(学生朗读P24秋颂)师:读了这么美的词句,是否也让你感受到了秋天的温暖与丰收的喜悦呢?和同学分享一下你喜欢的句子吧!(生读并分享)师:老师还带来一些小故事与大家分享:(出示PPT)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有人问大仲马说:“你为什么可以泰然步入晚年呢?”他不以为然地反驳说:“我花尽了一生的时光才活到了今天。” (我的一生没有虚度,我的一生都在努力。)“我埋怨自己没有鞋子,直到有一天看见别人没有脚。”波斯古谚(不要怨天尤人,凡事往好的方面想才能

3、快乐。)(学生探讨,师引导总结。)师小结:我们发现,有的句子是如此耐人寻味。我们还发现,有时候又很难真正理解这些句子。那么,老师接下来将带着同学们细细游览“句子王国”,一起来寻找理解句子的奥秘。二、深海揭密1、抓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师:要充分领悟句子的精妙,我们需要读懂句子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有的时候就得抓住这句话里的关键词来理解。请同学读读这句话,其他人想想这个句子里的关键词会是哪个呢?(出示课件)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生:我觉得关键词应该是“不可估量”。师:是吗?(出示课件)还真的是“不可估量”!有谁知道“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生:

4、没有办法计算、估量。形容数量大或者程度重。师:知道了关键词的意思,那谁来说一说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圆明园被毁灭的太狠了,这种毁灭造成的损失是没有办法计算的。师:这是几位同学智慧的展现,但关键词还有哦!大家开动小脑袋,再发挥火眼金睛,用1 分钟找出来,还要说出理由哦!生:是“祖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吗?师:先说说你的理由。生:因为我觉得这两个词说明了圆明圆的毁灭价值是很大的,不光是在中国,还是世界的。师:大家同意她的理解吗?老师觉得这位同学理解得非常到位!最主要的还是咱们抓住了关键词,并理解了关键词的意思,从而更好地把握了整个句子的含义。这也就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第一种分析和理

5、解句子的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其实这种方法咱们之前也接触过,除了这种以外,同学们还记得其他的好方法吗?2、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含义生:我们老师教我们理解句子要联系上下文,不能脱离了原文。师:哇!看来你是一位很爱学习也很会学习的好学生!正好帮老师提前预告了下一个知识点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含义。既然这一方法大家多少有所耳闻,那老师就直接来考考你们。阅读26页典型示例的一段话,说一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学生阅读文段)师:请一位同学将划线句子再来给我们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她拥有什么神奇的灵性呢?生:这个女孩是个盲人。她拥有的神奇灵性是能抓蝴蝶。师:盲人看不见

6、蝴蝶,那她是怎样抓住的蝴蝶呢?生:因为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身上充满了花香,把蝴蝶吸引过来了。师:是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说这个盲女孩有神奇的灵性。如果将这一句话单独列出来,去掉上下文,那同学们知道女孩是怎样抓蝴蝶的吗?生:不知道!师: 所以,咱们在做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时候除了抓关键词还要怎么做?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师:那老师可要看看是否同学们真的会用这两种好方法。请将书翻到43页,请同学读一读斟词酌句的第一题的文段。(生读文段,师结合题目以及参考答案引导学生完成练习。)3、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非常精彩,老师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看看最后两种方法是什么吧!首先来看第三种结合

7、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说到中心思想,老师要告诉大家,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中心思想,作者要表达所写人物的什么思想感情,或者是要表现所写人、物、景的什么特点,还是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这些都是我们在理解文章理解句子的时候所要去考虑的。紧扣中心思想,有助于我们快速而准确的理解句子。同样的,咱们需要在实践中来感受这一方法是否实用。请大家读一读27页的典型示例。先想想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然后再思考一下,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妈妈为什么说“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生读文章,师结合27页解题小锦囊进行讲解。)4、根据修辞手法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师:最后一种方法跟修辞手法有关系,我们知道,很多美妙的

8、句子会运用到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因此咱们在分析理解的时候也要根据修辞手法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课件)A.书是浩瀚的大海,我是海上的一叶小舟。尽管我终日在大海的怀抱中遨游,却读不完大海的博大与深沉。B.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师:这两句话分别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什么意思?(生答,师结合解题小锦囊来点评引导。)师:为了检验大家是否掌握这一方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道考题,请把书翻到43页,完成第三题。说一说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9、好在哪里?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儿们在风中的样子写得生机勃勃。师:真不错!还有想说说自己看法的吗?生:我觉得还写出了花儿们不同的姿态,给了它们灵性,把它们都当成人了。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非常欣赏你!同学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分析和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生回顾,师总结。)第二课时师:同学们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不过老师希望大家不仅仅只是在这次课上记得,更应该拿来运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句子王国里有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其中“关键句子”们是为数不多的杰出的将领,是各分队里的灵魂人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和众多的句子士兵团结协作,共同发挥着作用,组成一篇篇优秀的文章。战略

10、部署不同,作战的排兵布阵以及个人发挥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那什么样的句子可以作为关键句呢?同学们可以先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生:我觉得中心句应该算是关键句吧!生:我觉得点明主题的句子也可以作为关键句。师: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得都很有道理。所谓“关键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作用而言的。有的句子关联全篇结构和思路,有的句子关联全篇的基本内容,有的句子关联全篇主题。(出示课件)关键句包括一段或一篇文章的中心句,体现文章思想感情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意味深长的话或阐明事理结论性的句子。师:因此,关键句所在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关键句在不同的位置的时候作用是否一样呢?带着疑问,咱们继续往下看。1、从

11、关键句在文中的位置来体会其作用师:当关键句出现在文章或文段的开头的时候,那它可能是什么句?生:中心句。师:可能有什么作用?生:统领全文。师:对!但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他的情况大家也要记住。如:(出示课件)结构方面的作用:总领全文、为下文埋伏笔、巧设悬念、吸引读者等。内容方面的作用:如果是议论、抒情句,则是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的作用;如果是描写句,则用于引出说明对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等。师: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读一读30页的典型示例,想一想划线的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生读)师:首先,请大家判断一下,划线的句子是议论句、抒情句还是描写句?根据刚才所讲的作用,请大家对号入

12、座。(生读典型示例,师结合解题小锦囊来讲解。)师:既然关键句可能出现在文段或文章开头,那有没有可能出现在文中或段中呢?如果出现在文中或段中,又有哪些作用呢?生:承上启下!生:过渡!师:两位同学也只答出了其一,另外的就由老师来揭晓吧!(出示课件)结构方面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果句子单独成段,还有强调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叙事、描写后的议论、抒情的句子,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师:理论指导实践,来,读一读31页的美丽的北辰山。思考一下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生答,师结合解题小锦囊来讲解。)师:最后一种可能,当关键句出现在文章或文段的结尾的时候又有哪些作用呢?我就不卖关子了,直接揭晓:(出示课

13、件)结构方面的作用:照应题目(开头)、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谨。内容方面的作用:记叙文中起深化文章主题作用;议论文中总结归纳论点或点明中心。(师结合32页典型示例的春来巩固练习知识点)2、从关键句蕴含的深刻含义来体会其作用师:除了上面提到的,分析关键句要结合文章(文段)结构找出提示总领、承上启下、概括总结类型的句子,我们还要找出和全篇基本内容关系密切的句子,这些也是关键句。在我们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是记叙文,我们应该注意把握表现人物的品质、抒发感情、揭示道理、反映社会现象,表现主题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采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说了这么多,同学们肯定累了,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个故事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在

14、放松的同时还是要动动脑筋,思考一下划线部分有什么作用?最终想告诉我们什么?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几年后,他们长高了。老人想考考他们,就从市上买回两把未开刃的斧头。老人对兄弟俩说:“明天你们带上斧头上山去砍柴。各砍各的,看谁砍得多,回来得早。”第二天兄弟俩各自行动了。阿力想:要抓紧时间。于是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阿智拿起斧子,一看斧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就磨锋利了。到了山上,抡起锋利的斧子几下就砍到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担着

15、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到家。老人看看他俩的柴,又看看他俩的斧,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两个,上山早花力大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为何差别这么大呢?这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孩子们,今后做事的时候,不但要卖力气,而且要多动脑筋呀!”教师分析:很明显,最后这段议论的话是关键句子,点明了这个故事要揭示的道理是,做事要动脑筋巧做,还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听完老师的解释后,也可以结合解题小锦囊自行看一看,学一学。师总结:任何句子的组合,最终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我们通读全篇,把握好主题,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也就能更深刻。第三课时三、海底采珠师:经过学习和实践,同学们已经掌握得很牢固了,下一站就是海底采珠。(生按要求完成小练习,师结合参考答案简单讲评。建议生独立完成一篇,师讲练一篇。) 倔强的小红军片断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