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美术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上传人:清晨86****784 文档编号:267687092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美术平面构成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美术平面构成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美术平面构成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徽美术平面构成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美术平面构成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美术平面构成课程标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面构成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平面构成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后在我国各美术及设计类院校广泛开设,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目前我国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包括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影视广告设计都开设此课程。因此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平面构成基本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原有对图形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平面设计中图形构成的一些基本原理,理性地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律,以期指导今后平面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平面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平面应用设计更具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

2、,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2、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3、掌握平面构成形式美的基本法则;4、掌握基本形的各种排列、组合、分解与构成,了解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各种编排表现。(二)能力目标:1、具有基本造型能力;2、具有能进行构成基本形象的设计能力;3、具有审美和解读美的能力;4、掌握应用各种元素进行平面设计的能力;5、具有一定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意能力。(三)素质目标:1、具有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具有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市场分析的能力 ;3、具有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4、具有较好得设计洞察力和较好的时代进步感以及优秀的平面构成审美能力。三、参考学时56学时。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1平面构成概述1.了解平面构成艺术起源以及发展;2.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特性及造型要素;3.形式美的法则。1.建议在平面构成造型要素的学习中,加强现实与构成设计的联系;2.建议在构成艺术起源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组,分别对不同阶段的发展进行归纳和讲解,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调动学生自主学

4、习的兴趣。12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与特征1.掌握点的形象及应用;2.掌握线的形象及应用;3.掌握面的形象及应用;4.掌握点、线、面的概念,特性及构成。1.建议在平面构成造型要素的学习中,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展示点、线、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2.通过发散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去理解点、线、面的魅力,帮助知识的掌握。143平面构成的形式1.掌握骨骼、重复构成、近似构成、特异构成、对称构成、密集构成、发射构成、渐变构成、肌理构成等的概念、形式;2.掌握多种构成形式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寻找身边的平面构成实例,并对实例进行汇总、展示和讲解

5、,通过对实体分析和讲解将抽象的概念和难点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164平面构成综合实训1.掌握图形创意的方法;2.掌握主要材料的运用并根据平面构成要素完成练习。建议设置图形创意训练,认识多种材料,并结合图形创意完成作品的制作,实现综合训练。14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本课程建议采用启发式讲解与实际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在能力培养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互相借鉴、互相点评,共同进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指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平面构成实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现变化规律,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

6、而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平面构成知识的目标。(二)评价方法本课程评价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平时表现和实训成绩,总结性评价为期末考核评价。成绩的给定方式主要采用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形式。平时表现:出勤率、课堂纪律、学习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等。实训成绩:单元实训作品成绩、展览展示作品成绩、相关比赛成绩等。期末成绩:理论笔试成绩+实践作品成绩。课程成绩构成:平时表现权重 + 实训成绩权重 + 期末成绩权重。(三)教学条件1.多媒体教室应具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一台高品质投影仪(投影仪兼具有实物投影功能)、平整课桌。2.配备各种形式平面构成的实物教具和范画。3.配备必要的绘制工具,如:直尺、曲线板等。(四)教材编写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学内容应与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相融合,为后续开设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服务,做到学以致用。2.教材应充分体现工学结合、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平面构成所涉及的各项任务为主线,由易到难,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在形式上应适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文字表达简洁明了,图文并茂。3.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教材应有企业专业人士参编,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