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7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z****b 文档编号:267685708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7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7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7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7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2022河北省邢台市模拟)下图示意某日某半球局部地区大气环流,据此完成12题。1图示该日处于北半球的(D)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衡水中学2022中考模拟)图中丁、乙两处风带的风向依次是(A)西北风西南风东北风东南风ABCD解析第1题,据图经度数值判断,该半球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该图为南半球;读图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图示该日为北半球冬季。第2题,该图为南半球,丁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为盛行西风,南半球吹西北风;乙地位于高纬度地区,其风带为极地东风,南半球吹东南风;故图中丁、乙两处风带的风向依次是西北风和东南风。(2022北京市东城区期末)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

2、西风的分量。下图为南、北半球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图。读图,据此回答34题。3北半球中纬度冬季西风分速比夏季大,主要是由于(A)A西北季风盛行西风B盛行西风东北信风C东北信风西北季风D西南季风东南信风4.(xx第一中学2022中考模拟)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西风分速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B)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C洋流D地形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北半球中纬度(3060)西风分速冬季比夏季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该季节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该纬度范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强;二是由于该季节北半球陆地降温快,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大陆东岸盛行西北季风,也加大了风速中西风的分量。第4题,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无论

3、冬季还是夏季,南半球的西风分速均远大于北半球,主要原因在于南半球在该纬度范围内缺少大陆,以海洋为主,摩擦力较小,西风分速更大。(2022武汉高三起点考试)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56题。5.(实验中学2022中考模拟)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C)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B纬度降水总体上多于纬度C纬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D纬度台风活动频繁6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A)A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C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4、D终年受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近地面风向向左偏转,可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故A项错误;纬度和纬度均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量均偏少,B项错误;纬度为下沉气流,应处于极地高气压带,则纬度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且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天气,故C项正确;纬度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无台风形成,故D项错误。第6题,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a风带为极地东风带,二者交替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项表述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C项表述正

5、确;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D项表述正确。(2022安徽六校模拟)下图是某季节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据此回答78题。7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D)ABCD8与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半岛一带夏季风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B)ABCD解析第7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冬季陆地上形成冷高压,一般形成在50N60N的大陆内部,而该纬度地区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所以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图中的。第8题,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夏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形成的。(2022湖南省长沙市模拟)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

6、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读下图完成911题。9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C)A西南部B东北部C东南部D西北部10.(北师大附中2022中考模拟)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C)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角大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ABCD11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为(A)A盛行西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东北信风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西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7月1日左右,退却时间在9月1日到9月15日之间;西南部夏季风到

7、达时间为6月1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日到10月15日之间;东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东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5月2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故受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为东南部。第10题,3月到5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白昼变长,太阳高度角变大,吸收热量增多,气温较高,正确;35月西南季风还未到达(西南季风影响南亚的时间为69月),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晴天多,降水较少,错、对;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北部南下的冷气团,气温高,对。第11题,读图可知,斯利那加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东北风的背风坡;夏季风到达的时间为7月份前后,3月份

8、夏季风尚未到达;该地海拔较高,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12.(衡水中学2022中考模拟)(2022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联合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2022年1月8日T时刻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M是一个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多分布在60N附近,其强度和位置变化对东亚的天气气候有重要的影响。P是连接亚洲与北美洲的重要航海路线。(1)说明M大气活动中心(阿留申群岛附近)的成因。(2)分析M偏强对东亚天气气候的影响。(3)指出在M影响下的P海域常见的不利航海条件。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副极地低气压带成因及北半球气压中心的成因。南下的极地东风与盛行西风在60

9、N附近相遇,暖空气爬升,冷空气受热上升,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份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在陆地形成亚洲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挤压并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北部(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第(2)题,M偏强时,即中心的气压值低,亚洲高压与M之间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偏大,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强。冬季冷空气势力强,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寒潮等灾害天气增多。第(3)题,在M影响下,即气旋影响下,M气旋势力强,P海域常见的不利航海条件有强对流、暴雨、暴雪、大风、浓雾、风暴潮等。答案(1)北极的极地东风南下在北纬60处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

10、北纬60附近的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北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北部(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2)M偏强,亚洲高压与M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偏大,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强,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寒潮等灾害天气增多。(3)强对流、暴雨、暴雪、大风、浓雾、风暴潮等。13(2022邢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

11、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下图为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图。(1)指出图甲和图乙所属的北半球季节,并分析几内亚季风的成因。(2)概括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该辐合带上多雨的原因。(3)分析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图甲东北信风南移,赤道辐合带在赤道附近,说明太阳直射点南移,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东北信风带北移,赤道辐合带在赤道以北分布,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表示北半球夏季。几内亚季风的成因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的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有关: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12、,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形成西南风即几内亚季风。第(2)题,直观读图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多雨原因从辐合带形成及降水形成条件角度分析: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加之纬度低,地面受热强烈,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暴雨等天气现象,多对流雨。第(3)题,Q地气候特点结合其所处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特点,从全年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分析:Q地处大陆西岸,

13、30N40N纬度间,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Q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候高温少雨;冬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Q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气候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答案(1)图甲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表示北半球夏季。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2)分布特征:一年中全部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原因: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3)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候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气候温和多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