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统编版高二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267680346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统编版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统编版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统编版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统编版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统编版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统编版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统编版高二(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 统编版高二 保密启用前 菏泽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B)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网红一夜暴富,直播打赏千万”“我能不能火,能不能让我火?”此类标题充斥在网络平台上。其背后,隐藏着当前网络社会青年信仰的娱乐化、世俗化的影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重点已经从过去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逐渐转向旅游、休闲、娱乐、教育等非物质消费。同时,在娱乐消费市场空间和

2、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面前,海量的商业资本涌入娱乐市场,掀起了一场场“娱乐至上”的大众文化的狂欢。 在传统的传媒方式之下,人们所获取的信息大多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媒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不良消息的清除;但是网络社会信息开放,会导致网络中的负面文化对人产生影响。新媒体技术使得网络社会下的青年群体从过去单纯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可以主动生产、传播信息,进行信息互动,因而传播的速度、效率更加便捷。但新媒体技术导致的泛娱乐化最容易误导的受众,也正是价值观可塑性强的青年群体。长期依靠这种快餐文化长大的青年群体,不可避免地出现精神虚无、价值判断盲目等问题,最终沦为娱乐大潮的靶子。 娱乐性、猎奇

3、性的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缓解紧张、愉悦身心的休闲方式,原本无可厚非。但戏说历史、恶搞英雄、戏谑文化、讽刺经典等行为,裹挟其他消费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导致青年在现实社会中缺乏对道德、历史、法制、规则的敬畏之心,因而责任意识淡薄,道德认知欠缺,政治信仰迷茫。在网络世界里,没有约束,没有节制,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喜欢怎样就怎样,导致人际关系淡漠、疏远,个人情绪压抑、低落。对青年来讲,在如上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与极化行为,做出违背伦理道德、信仰缺失之事,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现象已经长期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随着西方商业文化的传入,以往崇尚“简朴”“节制”的传统

4、生活态度逐渐被颠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开始拾头并逐渐蔓延和强化,甚至转向追求“放纵”和“享乐”。在网络的空间中,各种文化都能够自由地传播,也容易导致文化冲突程度的提升。比如西方霸权主义政治的文化倾销,一定程度影响部分年青网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漠视,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卜建华网络社会青年信仰泛娱乐化、庸俗化风险的“文化景观”与破解策略) 材料二: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增多,我国传媒行业出现了较多的自媒体平台以及新媒体,这种状况的出现,促使网络文化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自古有“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说法,善于学习,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5、一大特点,网络的出现更是加快了这学习创新的进度。 随着微信、微博、各种APP软件的研发以及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增多,人们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资料的便利性极大地提升。各种文化产品大量出现,其中有深入浅出的文化精品,有深入深出的高端成果,有短平快的畅销书,有东拼西凑、模仿跟潮的赝品。虽然这些文化产品的水平参差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实现了资源多样性的共享,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信息。此外,网络平台的构建为人们创建了虚拟的空间,人们可以平等地交流,消除了传统的交往障碍,提升了交往的自由性。 网络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普遍具有无边界、大容量的特点,故而能够满足任何人群的上网需求,并为其合法提供数据信

6、息。事实上,正是由于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自由性,才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文化的限制,为网民的网上联系提供了便利,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对话的空间,实现了各民族、地区、国家文化的交流以及传播,并有助于促进各类文化的交流以及融合,最终实现世界各类文化的通联与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挑战的同时,也在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化输出。比如近期歌手费玉清一剪梅的小视频在欧洲突然火了起来,“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两句文辞优美,节奏舒畅,让外国人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互联网传播具有跨时空、跨领域的先天优势,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合、加工,最终实现现代传承与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从网络上获取信息

7、资料的便利性的提高,人们能够便捷获取多元化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从而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打破思维的僵化模式。网络文化的某种冲击性,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国人的创新精神。 (摘编自齐美国网络文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量的商业资本涌入娱乐市场,掀起了“娱乐至上”的大众文化的狂欢,助推了网络社会青年信仰的娱乐化、世俗化。 B.青年群体最容易受新媒体技术导致的泛娱乐化的误导,如长期受其影响,难免导致精神虚无、价值判断盲目等问题。 C.青年在网络世界里没有约束和节制,可以匿名存在,很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与极化行为,因而网络实名制势在必行。 D.网络作为

8、一把双刃剑,既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也容易导致负面文化的传播,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导致青年人责任意识淡薄、道德认知欠缺、政治信仰迷茫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受到了不良文化的侵蚀。 B.西方商业文化的传入,引发我国年青网民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此应当高度警惕。 C.网络实现了资源多样性的共享,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提升了交往的自由性。 D.网络文化的发展让人们能够获取多元化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打破思维的僵化模式。 3.不能证明网络时代青年存在信仰泛娱乐化、庸俗化现象的一

9、项是(3分) A.某些自媒体发几个搞笑动图,或随便搜集一点吸引人的热门视频、图片,就能有几万粉丝,甚至几十万点击量,虽然内容质量不高,但效益却很好。 B.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协会,最近联合央视网等视听节目网站,制订了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抵制节目低劣、媚俗等问题。 C.某明星的离婚消息,登上热搜第一,燃爆网络,引来众多网友围观。有的人跟风转发,有的人打着内幕旗号剖开所谓真相,引出无数跟帖热捧。 D.大众文化作品可以很多,但真正代表时代的总是高端文化成果。比如说一个李白胜过一千个三流诗人,一部红楼梦胜过一千本二流长篇。 4.简要分析两则材料使用的论证方法。(4分) 5.如何正确对待

10、网络文化?请结合材料与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月圆的时候 刘黎莹 小慧是个命大的女人。山里的人都这么说。有一回小慧家的麦地该浇水了,小慧的父母都在别人家的果园里嫁接果树苗,帮一天工挣五块钱。小慧的爸就叫小慧自己去挑水浇地。 小慧说:“别人家早都用抽水机浇地了,偏咱们家老是挑水浇地。” 爸说:“你懂?那要往外拿多少电钱?咱庄户人家过日子,就是要精打细算才行。树上摘的,地下拾的,咱都要。” 小慧只好一个人上地里挑水去了。 小慧挺能干。一口气就挑了十几趟。快晌午的时候,小慧就觉得头顶上的太阳亮亮地刺人眼睛,扎入眼睛中黑天转

11、地的眩晕。也许是井绳上的钩子没挂好,水桶掉进井里去了。小慧就急了,掉下去的是一个才用了不到十天的新水桶。小慧用井绳拴了好几个铁钩子,想把水桶钩上来。连急带怕,小慧一没小心,一头栽进了井里,幸亏是眼能用抽水机的大机井。小慧抱住了井壁上抽水用的铁管子。小慧在井底下待了六个多小时,冻得直打牙巴骨。手上、身上全叫铁管子磨破了,小慧咬着牙不敢松手,一松手就没命了呀。就在小慧再也没有一丝力气、眼看就要滑到水里时,村里的小伙子顺成打这里路过,听见井底下有人喊,才忙找人把小慧救了上来。 后来小慧就做了顺成的媳妇。刚结婚的时候顺成挺疼小慧。日子久了,小慧发现顺成有个毛病,老爱没命地喝酒。家里好多值钱的东西都让顺

12、成偷出去卖了换成酒喝了。 小慧说:“年轻轻的这么个喝法,你不怕伤了身呀顺成?” 顺成说:“要你管?女人家!” 顺成的两只眼睛被酒精烧得通红。这段日子顺成老是碰上倒霉的事。先是贩卖鸡蛋,连本都赔了个精光。随后又买了好多兔子,没养几天,又一只接一只地都死了。顺成的酒就喝得更凶了。 今天是中秋节。左邻右舍的天井里都飘出了诱人的菜香味。小慧望着越来越空的新房,眼泪哗哗地往下淌。 顺成躺在床上睡了一天了,他说不让喝酒我就睡,睡死拉倒。 小慧用家里仅有的五块钱上铺里买了瓶白酒,顺成就啃着白萝卜咸菜喝酒。 小慧说:“你想把这个家喝垮呀顺成?” 顺成就不高兴。 顺成说:“男人的事也要女人管?连你这条命都是我救

13、下来的哩。” 小慧绝望了。 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 小慧踩着银子一般的月光,一个人悄悄来到那眼她曾经掉下去的机井跟前。小慧真想一头扎进去,一了百了。这时候小慧看见一个叫玉玉的女人也坐在井跟前。玉玉一定坐了好长时间了,头发都被露水打湿了。玉玉的男人今年春天在一场车祸中丧了命,玉玉一个人带着才一岁多的娃儿过日子也实在不容易。玉玉告诉小慧,她已经在这里坐了三个晚上了。她看见这里别人都是成双成对下地干活儿,心里就受不了。 小慧说:“人死不能复活,有合适的就再找一个。” 玉玉说:“家里人也都这么劝我。可我就是忘不了娃儿他爸,忘不了呀我。” 玉玉哭了。 小慧也哭了。 白花花的月光洒在两个想投井的女人身上、脸

14、上。 她们哭了好大一会儿。小慧说:“人这辈子跟个什么男人要看缘分,命里四两就吃不成半斤。” 玉玉说:“小慧,你多好,有个男人知疼知热。” 小慧长长叹口气,一把拉起玉玉,说:“玉玉,你看今天的月亮多圆多亮,咱要是死了就再也看不见这么好看的月亮了呀。” 小慧和玉玉在井跟前一直不错眼珠地盯着天上的月亮。两个女人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又说一会儿。后来她们就在明晃晃的月光里一齐走回了村。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慧的父母为挣钱去别人家的果园劳动,不使用抽水机而是靠人力挑水浇地,表现了山里人勤劳、节俭的品质。 B.小慧是一位贤惠、善解人意的媳妇,知道顺成遇到了不少不顺心的

15、事,就用家中仅有的五块钱给他买了酒。 C.小说通过小慧和玉玉的故事,揭示了不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时也寄予了作者对山里人生活艰难的同情。 D.小说中女主人公小慧先是一个幸运的女人,然后又成了伤心的女人、绝望的女人,最后又转变为坚强的女人。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句“小慧是个命大的人”,借用山里的人的评价,暗示小慧有不幸的遭遇,并领起下文对小慧两次遭遇的叙述。 B.“别人家早都用抽水机浇地了,偏咱们家老是挑水浇地”,这句话从侧面刻画了小慧的父亲真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人。 C.小说中写小慧和顺成这两个人物,意在通过两种不同人性的对比,表达对美好人性的赞扬和人性之恶的批判。 D.小说尾段用“明晃晃的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