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标点+词语+病句+连贯”提高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267680298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标点+词语+病句+连贯”提高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语文“标点+词语+病句+连贯”提高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语文“标点+词语+病句+连贯”提高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语文“标点+词语+病句+连贯”提高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届高考语文“标点+词语+病句+连贯”提高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语文“标点+词语+病句+连贯”提高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语文“标点+词语+病句+连贯”提高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高考语文“标点+词语+病句+连贯”提高训练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高考考点复习:全国高考“标点+词语+病句+连贯”解读与提高训练 考点: 1.标点 2.词语 3.考题对接 【考点研究】 一、语文常用的22种修辞手法 1.比喻 2.比拟 3.借代 4.夸张 5.对偶 6.排比 7.设问 8.反问 9.拈连 10.双关 11.映衬 12.移就 13.仿词 14.顶针 15.反衬 16.互文 17.反诘=反问 18.对比 19.通感 20.引用 21.反语 22.反复 二、词语 (一)实词辨析 1.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2.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

2、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3.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4.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5.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6.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7.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8.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二)虚词辨析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做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

3、功能外,还可以做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演员”。 2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成“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成“对于”,如“小王对我笑了笑”;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如“我们会对这件事做出具体安排的”,“对于”则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许多关联词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假设关系的“即使也”等,又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等。 4从逻辑

4、关系的角度辨析。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再如“只要”与“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所强调的是必要条件。 5从语气的角度辨析。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 三、标点 (一)点号 1.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共4种; 2.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共3种; (二)标号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共9种。 四、病句 (一)病句的类型 语序

5、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二)辨析病句 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三)方法 1.语感审读法; 2.枝干梳理法; 3.逻辑分析法。 五、连贯 语言表达的连贯集中体现在语句前后承接的逻辑性上,这种逻辑性或体现在时间上,或体现在空间上,或体现在层次的深浅、前后的呼应上等。 【考题对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_、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70年来

6、,全国各族人民_、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_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繁荣稳定,保持香港、澳门长期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_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穷二白同舟共济另

7、眼相看互利共赢 B积贫积弱同舟共济刮目相看互惠互利 C一穷二白同心同德另眼相看互惠互利 D积贫积弱同心同德刮目相看互利共赢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持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继续奋斗。 B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持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继续奋斗。 C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

8、一而奋斗。 D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任何力量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任何力量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B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C任何力量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任何力量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D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一、【答案】 1D【解析】第一处,“

9、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积弱积贫”,(国家,民族)长期贫穷,衰弱。 此处指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100多年中国极度的贫困和弱小、受人欺负的悲惨命运,选用“积弱积贫”。 第二处,“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同心同德”,指思想和行动完全一致,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努力。 此处指全国各族人民思想统一,信念一致,选用“同心同德”。 第三处,“另眼相看”,意思是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结合后文“伟大成就”,应选用“刮目

10、相看”。 第四处,“互利共赢”,互相都有利,双方都可以取得成功。“互惠互利”,互相给予好处,互相有利。 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是双方互赢,故用“互利共赢”。 2C【解析】本题中“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持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搭配不当,应是“保持繁荣稳定,推动和平发展”,排除AB; “全体中华儿女”暗换主语,“我们”应是全句主语,排除D。 3D【解析】本题中空缺的语句承接“前进征程上”,联系前句“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可知,后面衔接应先强调地位的稳固,再“前进”,排除BC。 且用否定式表达“没有任何力量”语气更强烈,排除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如今在网络平台上,塔罗牌占

11、卜、星盘分析、AI云算命等各类算命广告_,用话术“套路”用户、诱导消费。借助网络平台贩卖焦虑,宣扬迷信思想,既涉嫌诈骗牟取暴利,又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危害不可小视。如果任由其潜滋暗长,势必将要会污染社会风俗、破坏网络生态,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在全社会涵养科学理性。 占卜的把戏既不高明也不新鲜,为何却能让不少人上当受骗?为何一些年轻人对传统算命_,却对网络占卜津津乐道?当算命从线下走到线上,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_的话术套路,很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跌入圈套。()。同时,他们抓住了一些人寻求慰藉的内心需要,利用了人的自我求证心理:感觉算得“准”,很可能只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12、;那些算得不准的部分,人们往往忽略了。发觉被骗后再来质问时,“大师”早已“金蝉脱壳”。后期调查发现,这些“大师”其真实身份和履历根本无从考证,取证也变得异常艰难,受害人往往只能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见怪不怪嗤之以鼻怪腔怪调无人问津 B见怪不怪不屑一顾故弄玄虚无人问津 C屡见不鲜嗤之以鼻故弄玄虚不了了之 D屡见不鲜不屑一顾怪腔怪调不了了之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任由其潜滋暗长,势必会破坏网络生态、污染社会风气,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在全社会涵养科学理性的精神。 B如果任由其潜滋暗长,势必将要会污染社

13、会风俗、破坏网络生态,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在全社会涵养科学理性的精神。 C如果任由其潜滋暗长,势必会污染社会风气、破坏网络生态,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在全社会涵养科学理性。 D如果任由其潜滋暗长,势必将要会破坏网络生态、污染社会风俗,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在全社会涵养科学理性。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改运套路被大肆兜售,源于一个个“大师”深谙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运营,并且还精心包装自己 B一个个“大师”深谙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运营,不仅大肆兜售改运套路,而且还精心包装自己 C改运套路被大肆兜售,源于一个个“大师”精心包装自己,并且深谙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运营 D一个个“大师”深谙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运营,通过精心包装自己,大肆兜售自己的改运套路 二、【答案】 1C【解析】第一空,“屡见不鲜”指多次见到,不觉得新鲜,突出“常见”。本文段强调的是算命广告在网络上很常见,符合语境。“见怪不怪”意思是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出现的事物往往有“怪异”特征,算命广告长期存在,不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