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267680287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内厝中学2021年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雨霖铃中表现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愁词句是: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看似流露了他消极悲观的情绪,实则表现了他看透人生的一种达观。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说气候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 (4)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感伤的句子是_,_。 (5)柳永望海潮中描写湖中有湖、山外有山的一句是_。 (6)苏轼定风波中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

2、心情去面对人生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的句子是:_,_,_。 2下列对文学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相传由老子撰写。 B“大学”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出自礼记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庄子被公认为儒学经典,合称“四书”。 C夏衍,剧作家。他创作的话剧剧本有秋瑾传上海屋檐下等。他创作的包身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报告文学之一。 D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复活,广泛深入地再现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生活画面,通过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双双实现精神和道德的“复活

3、”,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对人类道德与价值的不断寻求。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歌体裁,因其句式长短不一,又可配乐演唱,所以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珀西比希雪莱,法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D闻一多,现代诗人。新诗创作讲究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4下列对祝福一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祝福为题,寓意深刻。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

4、的,鲜明的对照能突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B祝福所描写的封建神权下的恐怖感,不仅仅存在于像祥林嫂这样的普通民众身上,也表现在“我”这个知识分子的身上。 C“你放着罢,祥林嫂!”一句喝令,粉碎了祥林嫂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一切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 D小说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既揭露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对中国妇女的残害,也揭露了辛亥革命彻底失败的阶级根源。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辨析正确的一项是() A“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一句中“草棍儿”是借代手法,代指香雪的农村女孩的身份。 B“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5、”一句,“被感动得颤栗”是拟人兼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之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呼唤文明时代的到来。 C“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短歌行中,这二句诗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归园田居中,这两句诗,让我们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譬如朝露,

6、去日苦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7关于哦,香雪,对香雪换铅笔盒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 B铅笔盒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像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 C香雪对铅笔盒的向往,就是对文明的向往,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前进,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意义。 D香雪执意要换回铅笔盒的原因是因为她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她热爱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今年

7、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年,本届年会以“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合奏一带一路强音”为主题。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从新千年第三个十年开始,人类遭遇着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空前考验,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元首一次次发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声疾呼。中方倡议,我们要_,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全球治理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要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

8、砥砺奋进新征程,乘风破浪万里航。尽管有时会遭遇惊涛骇浪和逆流险滩,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把准航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巨轮必将,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谷雨时节,博鳌听潮,在大自然的吐纳沉浮之上,可以感知中国为世界带来的与希望。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同舟共济抛弃扬帆起航坚定 B同舟共济摒弃行稳致远笃定 C同气连枝摒弃扬帆起航笃定 D同气连枝抛弃行稳致远坚定 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千年第三个十年伊始,人类遭遇了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空前考验。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B新千年第三个十年开始,人类遭遇了百年

9、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空前考验。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 C从新千年第三个十年伊始,人类遭遇了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空前考验。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D从新千年第三个十年开始,人类遭遇了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空前考验。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 1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合奏一带一路强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中国诗与中国画对境界的追求,与儒家诗学“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追求等都有着重要的联系,有异曲同工之处。 B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

10、定的规则强加于人,也不能由个别国家的单边主义给整个世界“带节奏”。 C近期,分别从兰州、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启运的12个集装箱货物从新疆口岸出境并顺利完成“二次转关”所有通关手续。 D据他说,他母亲养他的时节做了个梦,梦见得了一匹锦,上面是五色富贵不断头的“卐”字花样,所以他的名字叫做卐儿。 11我们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12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分别塑造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 13在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展现田园风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 范仲淹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

11、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注)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可知,本诗是一首和诗,李光化有诗寄来,诗人写诗回赠他。 B首句里的“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太平安定的社会景象。 C颈联描写斗茶、饮酒的画面,充满色彩感,可看出参与者兴致颇高。 D尾句未明写秋光月色中人的具体活动,却意境空明,给人想象空间。 15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发庾岭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掩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掉,江光满客衣。

12、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万历十九年,汤显祖因上书押击朝政,被贬为徐闻县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霏微:迷蒙。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枫叶”“凉蝉”紧扣题目中的“秋”字,也暗合诗人当时的心境。 B颔联写两岸景色,远近结合,景物色彩相对柔和,略给诗人带来一丝慰藉。 C颈联中的“随”字,将两岸的山色随船行而不断变换色彩的情状写得生动形象。 D江面上的波光洒满前来送别的客人衣服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 17诗歌尾联是化用曹操短歌行中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鹊”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都出现,其比喻义和诗人借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

13、题。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 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选自戴望舒诗选) 18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最恰当的是() A春天重到B凝冰解冻C迢遥的梦D花儿重开 19结合诗句内容和写作时间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表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军号声声 齐闯 贺昌调到广播室,完全是一个巧合。 秦干事奉命到新兵连挑兵那天,贺昌正额头青筋暴得老高,与另一个新兵蛋子为熄灯号与起床号哪个更好听争论不休。 隔窗望了一会儿,对乐理知识精通的贺昌明显已占据上风,秦干事指指贺昌,说,就他啦。当天,贺昌像中了状元,趾高气扬地走进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