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再别康桥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67624558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再别康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再别康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再别康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再别康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再别康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再别康桥2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分析总结诗文内容并争论其中问题)品读情感变化 明确: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静静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稍微跳动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提问:第一节中三个“轻轻地”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有无区分?在诵读的根底上认真品尝,并简要分析。 提示:首节连用三个“轻轻地”,实写诗人只身静静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其中“正如我轻轻地来”一句中的“轻轻地”传达的是一种“故地重游”的欣喜,另两个“轻轻地”抒发的

2、则是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不得不离开康桥的无限惆怅之情。诗人初来时的欣喜对其离别时的眷恋和惆怅起着反衬的作用,从而使之更加突出。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高兴和眷恋的感情。 提问:其次节中,诗人为什么将“河畔的金柳”比做“新娘”? 提示:这是一个形象鲜亮且极富诗意的平中见奇的比方,首先,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出金黄的颜色,这与惯与穿红着绿的新娘具有形似的特征;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诗人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极为美妙的时间,所以,康桥的一草一木都似一盏盏夜光酒杯,每一盏酒杯里都满注着诗人用自己对康桥的宠爱之情酿造而成的美酒,“新娘”这一形象正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诗人对

3、康桥及其一草一木的无限宠爱之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到达了高潮。他梦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提问:假设将“漫溯”改为“慢溯”,效果哪一个更好些?为什么? 提示:留意语素“漫”与“慢”之间的效果。(开放式话题由学生自主争论) 第6节,诗人由梦想回到现实。静静吹奏别离的笙箫,在缄默中体会别离的惆怅。诗境照旧复归和沉醉于寂然。 提问:诗人为什么别离的是“笙箫”而不是其它的乐器? 提示:此问有肯定的难度从两个角度考虑,第一,从押韵

4、上看,“箫”与本节第四句中的“桥”构成押韵。其次,“箫”抒写出此时此刻诗人特定的心理感受。“箫”是一种悲剧颜色较浓的乐器,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在这里,箫的这种独特的悲剧性格正好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吻合,能恰倒好处地表达出诗人因不得不离开康桥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第7节,跟开头照应。“云彩”原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大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一样,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缄默”、“轻轻”、“静静”中表现了出来。 3、探讨本诗的主旨。 (1) “金柳”比作“新娘

5、”的含义 把“柳”比作“新娘”,亭亭玉立,秀外慧中,漂亮、高雅、独特,出乎意外,联系1928年新婚的林徽因,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2)“水草”意象的内涵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与裴多菲的我愿是急流异曲同工:“我情愿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只要我的爱人是小鱼”巧合的是,雪花的欢乐中林徽因有“柔波似的心胸”,偶然里徐志摩是“天空的一片云,间或投影在你的波心”。这是为情而傻,为情而癫、为情而狂的徐志摩。 (3) 揉碎的“彩虹似的梦” 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情敌是恩师的儿子。 (4)“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纯净和豁达。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

6、互放的光亮。 4、指定三名学生伴随美丽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这首诗的意境表达出来。(教师指导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与深入理解诗歌各局部的内蕴,在整体领悟诗歌意境与情感,升华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力量。 五、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建筑美:全诗每句字数根本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四行一节,非常整齐;单行与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构成一种参过失落的形态,增加了诗歌的形式美; 音乐美: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开头和结尾采纳重叠、复沓,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感。 (全班同学伴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绘画美:七节诗,几乎每节都

7、包含一个可以画的出的画面,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不能不赞叹于诗人对于自然的细致入微的观看以及捕获形象的本事。 (再次播放朗读视频,整体上感受诗意美。) 六、布置作业 试与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拟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 扬 娜 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顺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赏析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获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势,“温顺”、“娇羞”、“蜜甜的忧愁”精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方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顺之中。 设计意图:培育学生诗歌鉴赏力量以及训练学生写作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