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第六章配送中心规划(福建交通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规划》第六章配送中心规划(福建交通学院)(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本讲主要内容1、配送中心概述2、配送中心规划3、配送中心区域布置规划4、配送中心分拣作业系统规划 1、配送中心概述1.1 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 配送中心(Distributioncente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2)配送功能健全;(3)完善的信息网络;(4)辐射范围小;(5)多品种、小批量;(6)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第一节 配送中心概述1、配送中心
2、概述1.2 配送中心的分类 按服务范围分类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 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储存型配送中心 流通型配送中心:包括通过型或转运型配送中心 加工型配送中心 1.2 配送中心的分类 按物流设施的归属分类自有型配送中心公共型配送中心合作型配送中心 按运营主体的不同分类 制造商型配送中心M.D.C(Distribution Center built by Maker)批发商型配送中心W.D.C (D.C built by Wholesaler)零售商型配送中心Re.D.C ( D.C built by Retailer )专业物流配送中心 T.D.C ( D C built by TPL
3、) 配送中心规划-配送中心概述 1、配送中心概述1.2 配送中心的分类分类方法 配送中心类别 备注按运营主体的不同分类制造商型配送中心M.D.C批发商型配送中心W.D.C零售商型配送中心R.D.C专业物流配送中心T.D.C按配送范围分类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储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加工型配送中心按物流设施的归属分类自有配送中心公共型配送中心合作型配送中心1.3配送中心的功能 商品进销功能 仓储保管功能 分拣配送功能 流通加工功能 信息提供功能 1.4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1.4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整个作业过程包括: 进货:进货作业包括把货品做实体上的接收,从货车上将其货物
4、卸下,并核对该货品的数量及状态( 数量检查、品质检查、开箱等 ),然后记录必要信息或录入计算机 搬运:在配送中心的每个作业环节都包含着搬运作业。 储存:储存作业的主要任务是把将来要使用或者要出货的物料做保存,且经常要做库存品的检核控制。 盘点:为了有效的控制货品数量,需要对各储存场所进行盘点作业。 订单处理:由接到客户订货开始至准备着手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包括有关客户、订单的资料确认、存货查询、单据处理以及出货配发等。 1.4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续) 拣货:每张客户的订单中都至少包含一项以上的商品,将这些不同种类数量的商品由配送中心中取出集中在一起,此即所谓的拣货作业。 补货:补货作业包括从保
5、管区域将货品移到拣货区域,并作相应的信息处理。 出货:将拣取分类完成之货品作好出货检查,装入合适的容器,做好标示,根据车辆趟次别或厂商别等指示将物品运至出货准备区,最后装车配送。 配送作业:配送是指将被订购之物品,使用卡车从配送中心送至顾客手中的活动。 1.5 配送中心的基本构成构成要素要素细化要素解释功能区域管理区是中心内部行政事务管理、信息处理、业务洽谈、订单处理以及指令发布的场所。一般位于配送中心的出入口。进货区 收货、验货、卸货、搬运及货物暂停的场所。理货区 对进货进行简单处理的场所。在这里,货物被区分为直接分拣配送、待加工、入库储存和不合格需清退的货物,分别送往不同的功能区。在实行条
6、形码管理的中心里,还要为货物贴条形码。储存区 对暂时不必配送或作为安全储备的货物进行保管和养护的场所。通常配有多层货架和用于集装单元化的托盘。加工区 进行必要的生产性和流通性加工(如分割、剪裁、改包装等)的场所。1.5 配送中心的基本构成(续)构成要素要素细化要素解释功能区域分拣配货区进行发货前的分拣、拣选和按订单配货。发货区对物品进行检验、发货、待运的场所。退货处理区存放进货时残损或不合格或需要重新确认等待处理货物的场所。废弃物处理区对废弃包装物(塑料袋、纸袋、纸箱等)、破碎货物、变质货物、加工残屑等废料进行清理或回收复用的场所。设备存放及维护区存放叉车、托盘等设备及其维护(充电、充气、紧固
7、等)工具的场所。构成要素要素细化要素解释物流设备 仓储设备储存货架;重力式货架;回转式货架;托盘;立体仓库等搬运设备叉车;搬运车;连续输送机;垂直升降机等拣货设备拣货车辆;拣货输送带;自动分拣机等。管理和信息系统事务性管理它是配送中心正常运转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如配送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标准及作业流程等。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订货系统、出入库管理系统、分拣系统、订单处理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等。辅助设施包括库外道路、停车场、站台和铁路专用线等。1.5 配送中心的基本构成(续)1.6 建设配送中心的目的扩大市场占有率 降低成本资源、人员的统筹利用配送线路的缩短 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交货时间提高交货频度降低缺
8、货率、误配率紧急配送、假日配送流通加工第二节、配送中心规划 2.1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含3部分,如下图2.2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程序 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筹划准备阶段总体规划阶段方案评估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2.2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程序步骤1 (1)筹划准备阶段确定建设配送中心的定位及目标如:和生产工厂以及仓库的关系,配送中心的规模以及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基本标准 配送中心的选址明确配送中心的背景资料包括配送对象的地点和数量,配送商品的类型、库存标准、配送中心的作业内容等等2.2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程序步骤二(2) 总体规划阶段1) 配送中心规划的基础资料分析 2) 配送中心的规划条件
9、确定:如运转能力、自动化水平等 3) 配送中心的功能流程 4) 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 5) 信息系统规划6) 运营设计:如作业程序与标准,管理方法和各项规章制度等 7) 制订进度计划8) 建设成本的概算 (3) 方案评估阶段:采用系统评价方法或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等 (4) 详细设计阶段装卸、搬运、保管所用的机械和辅助机械的型号规格;运输车辆的类型、规格;装卸搬运用的容器形状和尺寸;配送中心内部详细的平面布置与机械设备的配置方案;办公与信息系统的有关设施规格、数量等。信息系统的设计运营系统的设计 2.2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程序步骤3 包括2个方面的含义:地理区域的选择和具体地址的选择。 选址的主要考虑
10、因素 1) 客户的分布2) 供应商的分布3) 交通条件4) 土地条件:如地形的限制、土地大小与地价等 5) 自然条件:例如湿度、盐分、台风、地震等 6) 人力资源条件:如劳工的来源、技术水准、工作习惯、工资水准等因素 7) 政策环境:包括企业优惠措施(土地提供,减税)、城市规划(土地开发,道路建设计划)、地区产业政策等 2.3 配送中心的选址返回3.1 配送中心系统布置的定义和程序 定义:就是根物流作业量和物流路线,确定各功能区域的面积和各功能区域的相对位置,最后得到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 程序:借鉴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配送中心系统布置的一般程序如下图所示。 第三节配送中心区域布置规划
11、配送中心系统布置的一般程序 3.2 规划资料分析 规划资料的解释:就是影响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基础数据和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EEntry:指配送的对象或客户IItem:指配送货品的种类QQuantity:指配送货品的数量或库存量RRoute:指配送的通路SService:指物流服务水平TTime:指物流的交货时间CCost:指配送货品的价值或建造的预算 规划资料的分析:物品特性分析:如货物价值和货物重量特性等; 储运单位分析:储运单位包括P-托盘、C-箱子和B-单品 EIQ分析 :如EQ、IQ分析等3.3 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流程分析 首先,分析每类物料的作业流程,应将具有相同流程的货
12、物作为一类(如A、B、C、D); 然后,作出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表,用数字1,2,3表示每组货物的作业顺序;表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表 作业类别ABCD.进货区1111理货区2222分类区34加工区保管区3特殊作业3配送4544物流量注:1,2,3,4,5表示流程的先后顺序33.3 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流程分析3.4 作业区域设置 作业区域包括物流作业区及外围辅助活动区 各作业区的基本运转能力分析,如:1) 仓储区能力估算 2) 拣货区的储运能力规划 原则:拣货区以单日出货货品所需的拣货作业空间为主,故以品种数及作业面积为主要考虑因素,一般拣货区的规划不需包含当日所有的出货量,在拣货区货品不足时则由仓储
13、区进行补货 3.4 作业区域设置拣货区的储运能力规划 2) 步骤: 年出货量计算 估计各货品别出货天数 计算各货品单位时间出货量 ABC分析:对各类货品制定不同的拣货区存量水准。各类货品的存量水准乘以各类别的货品品项数,即可求得拣货区储运量的初估值。 区域面积的规划 式中hj为第j种货物每日的作业量(t),为该区域的面积利用系数(t/m2)3.5 物流相关性分析 物流相关分析即对配送中心各区域间的物流量进行分析,用物流强度和物流相关表来表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物流关系强弱,确定各区域的物流相关程度。 物流量分析即汇总各项物流作业活动从某区域至另一区域的物料流量(如表所示) 根据各区域间物流量的大小
14、,将其分为5个级别,分别用A、E、I、O、U表示,其中A:超大;E:较高I:一般O较小U可忽略。从而可以得到各区域物流相关表(见表所示)AIIOUOOIUEOOOIUEOOOIUEOOOIUEIIIIIAII3.5 物流相关性分析3.6 活动相关性分析各作业区域间的活动相关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程序性的关系:因物料流、信息流而建立的关系 2) 组织与管理上的关系:同一部门的功能区域应紧密布置 3) 功能上的关系:如相同功能的区域尽量紧密布置 4) 环境上的关系:因操作环境、安全考虑上需保持的关系 根据以上相关要素,对任两个区域的相关性进行评价,一般将区域间的相关程度分为六个等级,
15、如A、E、I、O、U、X等六级,包括绝对重要、重要到不可接近等。确定各要素接近程度的等级后,再以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两两区域间的重要相关程度(见下表所示)。 各功能区域的相关表 aoieeuioieeuiiieuoeeeioaieie3.7 区域布置3.7.1区域布置方法有两种流程性布置法 根据物流移动路线和物流相关表作为布置的主要依据,适用于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 活动相关性布置法 根据各区域的综合相关表进行区域布置。一般用于整个厂区或辅助性区域的布置。 3.7.2配送中心区域布置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 决定配送中心对外的联外道路形式 决定配送中心厂房空间范围、大小及长宽比例。 决
16、定配送中心内由进货到出货的主要物流路线型式 按物流相关表和物流路线配置各区域位置 2 行政活动区域的配置 一般配送中心行政办公区均采用集中式布置,并与物流仓储区分隔,但也应进行合理的配置。 行政活动区域内的配置方法:首先选择与各部门活动相关性最高的部门区域先行置入规划范围内,再按活动相关表,将与已置入区域关系的重要程度依次置入布置范围内。 3.7.2配送中心区域布置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3 确定各种布置组合 根据物流相关表和活动相关表,探讨各种可能的区域布置组合。3.8修正 根据一些实际限制条件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调整。这些因素包括: 1)厂房与土地面积比例:厂房建筑比率、容积率、绿地与环境保护空间的比例及限制等因素。 2)厂房建筑的特性:建筑造型、长宽比例、柱位跨距、梁高等限制或需求。 3)法规限制:土地建筑法规、环保卫生安全相关法规、劳动法等因素。 4)交通出入限制:交通出入口及所在区域的特殊限制等因素。 5)其它:如经费预算限制、政策配合因素等。 3.9方案评估 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通常需针对不同的物流设备选择,分别制定区域配置方案,最后通过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评估,从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