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

上传人:wu****c 文档编号:267197962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内容选 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我将从以 下7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该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八课,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女真 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的偏安”。 课本由“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等三个子目 构成。本课主要讲述了金与南宋对峙局面的形成。从历史发展逻辑来看,女真族通过灭亡辽与北宋,改变了辽、西夏与 北宋并立的局面。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偏安江南,与金形成了一 百多年的对峙局面。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主题定位:金与南宋百年

2、 对峙的形成。根据教学主题,我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个子目:金的崛 起、南宋的建立、对峙局面的形成。二、学情分析:奥苏伯尔:“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 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某普通初中初一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状况 看,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对北宋灭亡的原因有所了解,通过影视剧知 道靖康之耻、岳飞抗金等历史故事,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知识 基础。但碎片化的历史印象,无法建构系统性的历史认识,并且学生 对金朝的了解不多,因而教学中以“金与南宋:百年对峙的形成”为 主题,讲解对峙双方的形成过程,系统地学习本课内容。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分析,处于“

3、形式运算阶段”,拥有一定的逻辑思 考能力,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还不能对历史事件有全面与深入 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对一些重要问题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引 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思考问题。三、教学目标: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我把三维目标进行 整合,定为以下三点:1. 通过展示动图演示,学生了解女真族崛起以及金国建立的过程,建 立历史时空观念。2. 通过史料展示和问题探究,学生学会分析南宋偏安的原因,理解金 与南宋的关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3. 通过故事讲述以及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体会到南宋时期岳飞精忠 报国的爱国情感以及南宋统治者的偏安思想。四、重难点:

4、根据课标和学情分析,可以看出本课内容的重要性,为此我拟定了以 下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金与南宋的建立,难点是。教学重点的依据是:掌握金与南宋的建立的过程,才能更好的理解南 宋偏安的历史背景,而两国的建立情况也是金与南宋形成对峙的基 础。教学难点的依据: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包含了各方势力的博弈,而初 中生对此难以理解。五、教法学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我将采用图示法、史料教学法 和问题探究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 教法,因此,我采用的学法是与教法相对应的观察法、史料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本课的主题确立为“金与南宋百年

5、对峙的形成”以作为本课的线索。将课本分为金的崛起、南宋的建立、 对峙局面的形成三个子目。使学生跟随线索,思路清晰地展开本课的 学习。一堂课好的开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我将播放一段讲述辽国向女真族无尽索要海东青,并激起女真族 反抗的视频,作为本课的导入。通过这段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顺利导入新课。接下来是新课教学环节。一、金的崛起。本子目的内容是重点之一,为了突出重点,我将采用史料教学与图片 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学习。首先展示女真族的相关材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女真族的发展概况通过史料与漫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在趣味中了解金的强国之术, 知道辽与金的关系

6、,以及金与北宋结盟抗辽的史实。最后通过动态地图演示,学生了解金灭辽、灭北宋的过程,知道原本 的三国并立局面被打破,对峙局面的一方已经崛起。二、南宋的建立本子目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将在史料教学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探究 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晰基本的知识点。首先通过讲述靖康之耻与宋室南渡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北宋的灭亡 与南宋建立的史实,建立历史时空观念。接着通过展示宋朝诗人李清照以及陆游的诗,让学生体会到北宋灭 亡后,人民被迫南迁的悲痛、思乡的心情。通过小型故事会,让学生讲述岳飞的抗金故事,调动学生积极地参 与课堂学习,体会岳飞精忠报国精神,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三、对峙局面的形成金与南宋对峙局面形成的

7、原因,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与总结材料,让学生理解金与南宋对峙局面形成的过程中, 有多种因素的相互博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接着,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概括宋金和议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宋金和 议标志对峙局面的形成,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最后,组织“如何看待南宋偏安”的课堂小辩论,让学生在互相辩论 中进一步认识南宋偏安的现象。以此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历史解释 能力。课题小结部分,梳理金与南宋对峙局面形成的过程,巩固本课知识点,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本课线索。七、板书:最后板书设计方面,我采用线索式板书,直观、清晰地展示本课的主 题和线索,充分体现条理性和逻辑性。以上便是我的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