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港大道拓宽工程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267188571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疏港大道拓宽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疏港大道拓宽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疏港大道拓宽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疏港大道拓宽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疏港大道拓宽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疏港大道拓宽工程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疏港大道拓宽工程设计说明(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程概况疏港大道拓宽工程位于万州经开区新田园,道路总长4.92Km,道路标准路幅宽度32m,双向5车道,行车速度为50km/h,为城市主干路。为满足对已建成的疏港大道拓宽建设,在既有学堂堡隧道的南侧新建一条单向三车道的隧道,隧道起点里程为K0+050,终点里程K0+907.616,其中明洞长度共计8.5m,暗挖段长度849.116,总长857.616m。为满足新建隧道的紧急停车、消防疏散和与既有隧道联通,在新建隧道设置K0+250、K0+695处各设置一条人行横通道;在K0+483设车行横通道。2、设计依据2.1 文件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现状1:1000地形图3)重庆

2、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4)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8年局部修改5)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6)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田园控制性详细规划7)项目周边已发件情况8)万州区万忠高速新田出口至新田港作业区疏港大道竣工图2017.069)万州经开区长江水岸融合提升项目之中港路施工图重庆市工程设计院2020.0710)万州经开区新田生态工业园场平工程施工图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20年06月11)万州经开区长江水岸融合提升项目之临港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12)总平面布置图1#临时边坡新田港中储粮 业主提

3、供2021年4月14日13)万州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工程 施工图疏港大道改移施工图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9.1114)中储粮重庆万州直属库有限公司粮食仓储物流项目一期设计总平面图方案 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 2021.0415)万州经开区新田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疏港大道拓宽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2021.07 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16)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2.2 初步审查意见及回复(一)、补充既有隧道的实际施工资料。复核在超小净距新建隧道作用下,旧隧道的安全性。答复:根据意见补充相应资料;按意见复核对既有隧道安全,并对新建隧道做相应施工技术要求。(二)建

4、议对既有隧道进行检测。如有病害,建议先施工病害治理,再修改新隧道。答复:业主单位已于2020年11月对既有隧道进行了检测,给出检测报告。后期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先处理病害后开挖新建隧道。(三)由于为超小净距隧道,建议对隧道结构进行加强。答复:根据意见对支护参数相应加强。(四)新增人行通道、车行通道横洞,下阶段做好既有隧道开洞加强设计。补充既有隧道在车行横洞处的加强设计。答复:车行横通道取消,根据意见补充相应开洞处加强设计图。(五)补充完善隧道施工技术要求(如是否爆破等),既有隧道拓宽、二衬拆除、开挖扩洞的设计。答复:按意见补充相应技术要求,本次采用机械开挖;本设计不包括隧道拓宽。(六)做好交通组

5、织、接顺现状道路。答复:提请道路专业进行研究,目前方案受地形和规划限制,已调整为较为顺畅线型。(七)既有两车道隧道改造是否在本次设计范围,若是,应补充既有隧道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界限、净高、道路横坡、消防、机电的设计。本次改造设计的内容、现状是否满足改造要求等等。答复:既有隧道改造不在本设计范围。(八)设计总说明7.1.3及其余地方的说明隧道设置了一处紧急行车带。图纸未反映建议不设。答复:按意见取消。(九)建筑界限图中说明检修道取1m宽的理由。答复:本隧道交通情况与常见隧道有一定差别:大型货车通行较多,车流较大,故为保证检修时人员安全和足够作业空间、避免影响交通,检修道宽度取1m。(十)核实围

6、岩分级。洞身泥岩划分为级,建议借鉴既有隧道的围岩分级。答复:围岩分级为最新地勘根据的钻孔取芯实验数据,按照围岩分级标准划分。(十一)西洞口级浅埋建议仰接设置初支工字钢,锚杆按新规范减半。答复:由于新建隧道距离既有隧道距离较小,锚杆支护参数做相对加强处理。同时由于隧道已做管棚,仰拱工字钢可不封闭。(十二)地质纵断面补充横洞位置,车行横洞开洞位置建议洞口至原隧道紧急行车带向两洞中间加宽的位置。一是耗时短,二是减少施工期间对既有隧道交通的影响。答复:车行横洞已取消。(十三)两洞口路基段设置的桩建议向新修道路侧平移约1.5m,减小对现有隧道的影响。需考虑反压C20素砼后,新建隧道初支工字钢的承载力是否

7、足够。答复:下阶段优化桩基布置。初期支护满足承载力要求。(十四)东洞明口段3m临近既有隧道侧,建议加桩板。两洞中间采用桩板挡墙。洞门墙洞顶可做成台阶式洞门,减小仰坡临空角度。答复:根据意见调整洞口桩布置,为节约工程投资,建议维持目前方案。3、设计原则隧道总体设计原则:在遵守现行国家规范的同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沿线已建(拟建)构筑物特征、气象、水文、地震和交通量及其构成,以及营运和施工条件、生态保护及环境景观恢复,兼顾城市规划、道路功能、用地、地下空间利用、邻近建(构)筑物及地下水资源等方面的保护、降低施工风险、节省投资等问题,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环保比较,确定结构形

8、式与功能布局科学合理性,体现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生态美观,设计人性化,达到“安全、环保、节能、经济和景观恢复”的目的。1)隧道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的要求,并应注意节约用地,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妥善处理隧道弃碴。2)遵守现行国家规范,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经济、合理、环保”的建设新理念,使隧道设计满足施工、运营、城市规划、防灾的要求。3)近期与远期结合,在尽量节省投资的前提下,为后续建设开发的结构衔接与施工提供条件。4)在借鉴国内外类似工程的实践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特点,通过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并充分吸取国内外隧道设计和建设

9、的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经验及技术。5)隧道线型和结构的布置形式应充分考虑工程的可行性、可实施性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因地制宜,结合本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物和规划,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条件下,确保结构安全。6)保证道路实现合地形地貌,合理进行道路平、纵设计,为地块整治和开发利用创造条件,提高土地价值。7)考虑规划区的工程建设模式,以及征地拆迁的情况和工程设计相结合,避免工程重复建设浪费。8)集成防灾救援立体系统,以提高本项目的服务功能,为后期运营提供可靠保障。9)隧道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主体结构设计按永久性结构设计,满足施工、运营、城市规划、防火、防水的要求,具有规定的强度、稳

10、定性和耐久性,且符合美观和环保要求。10)充分考虑施工及营运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包括重要建筑物、城市交通干道及地上、地下管网的影响。11)根据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确定车道数和建筑限界,在满足隧道功能和结构受力良好的前提下,确定经济合理的隧道横断面内轮廓。12)根据隧道长度、交通量及其构成、环保要求等,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确定通风、照明、交通监控、防灾救援等设施的设置规模,同时,还应结合道路等级、隧道长度、施工方法、工期和营运要求,对隧道内外防排水系统、辅助通道、弃碴处理、环境要求等作综合考虑。13)充分重视景观设计,力求造型美观,总体上与周围环境协调。4、设计规范(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

11、工程(JTG 3370.1-2018);(2)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5)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221-2015);(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9)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1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2、169-2012);(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202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隧道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目技术标准土建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2设计速度50km/h3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4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一级5防水等级二级6隧道布置形式新建隧道为单向三车道隧道,两侧设检修道;7设计荷载城-A级8抗震设防基本烈度度,采用度进行构造设防9隧道分类中隧道5 工程地质条件5.1地形地貌K0+000K0+0

13、20段主要为填方边坡分布,边坡坡角2733;K0+020K0+260段、K0+340K0+500段、K0+820K1+120段主要为斜坡分布,斜坡地形坡角一般1630,局部较陡,达41,局部为陡坡分布,陡坡地形坡角一般5063。K0+260K0+340段、K0+500K0+820段主要为农田分布,呈阶梯状分布;6、工程地质条件6.1 地形地貌 K0+000K0+020段主要为填方边坡分布,边坡坡角2733;K0+020K0+260段、K0+340K0+500段、K0+820K1+120段主要为斜坡分布,斜坡地形坡角一般1630,局部较陡,达41,局部为陡坡分布,陡坡地形坡角一般5063。K0+

14、260K0+340段、K0+500K0+820段主要为农田分布,呈阶梯状分布;6.2 气象根据重庆市气象局提供的重庆气象资料,新田镇气候气象资料如下。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极端最高气温43,出现日期: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8,出现日期:1955年1月11日。湿度:年蒸发量1079.2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绝对湿度17.7hPa;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

15、.6mm左右,最大年降水量1635.2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1mm左右,日最大降雨量266.6mm(出现在2007年7月17日),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6.3 水文拟建疏港大道K0+360一带有鱼塘分布,各鱼塘规模大小不一,总体占地面积较小。6.4 地质构造场地区域地质构造万州向斜南东翼,属单斜构造,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勘察区无断层构造。场地及周边未见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根据出露基岩进行调查和钻探揭露表明,拟建疏港大道K0+000K4+360段及拟建神华连接线,岩层产状3113222224,优势产状32123。岩层层面属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岩体中见2组裂隙:组:产状 59617587,优势产状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