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66918944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摘要: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基本条件。本文针对目前中职计算机课的状况,试从学习兴趣、社会需求、教材改革、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五个方面,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几点想法。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改革教学模式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改变学生把电脑当作一种玩具的观念,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在是信息时代,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而且随着我国IT产业的发展和计算机及其网络应用的普及,国内目前

2、对软件编制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中低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给我们中职教育的就业形势带来了机遇。观念的转变势必带来行为的改正,有了学习的目标,学习起来才能有动力,那么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才不会枯燥乏味。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更要公平地对待学生,赏识每位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视学生为朋友,对他们要倾注更多的关心和耐心。现在,有些学生业余时间经常在外或在家里上网,老师可以与学生相互留下QQ号码或E-mail地址,课余可随时和学生聊天沟通,探讨学习,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分析他们的学情,并从正面引导、感化和熏陶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二、让学生了

3、解社会需求及学校的培养策略1.软件人才。我国的软件人才主要是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数相对较少。而软件市场的开发,需要大量具有实际开发能力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即他们应掌握国际上最新软件的使用方法,至少具有负责大型软件某个具体环节工作能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以培养合格初级软件程序员为目标,以应用性、标准性、针对性进行特色教学,并做到因材(学生)施教。2.计算机应用操作人才。这里所指的是熟悉办公软件和常用应用软件的操作人才。他们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应付不同单位、企业对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的需要。3.计算机维护人才。这些人应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能对计算机硬件的简单故障进行维护。要求熟悉

4、如何提高小型单位资源的利用率,对个人电脑硬件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独立完成硬件的组装、单个硬件的更换,通晓各种硬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4.图形图像处理人才。这里所指的是掌握常见图形图像软件使用方法的人才,如会使用平面处理、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软件,胜任本行业的相关工作。总之,只有让学生了解了市场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他们才能够更加努力地朝着此方向奋斗,并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和准备。三、我国中职计算机课程、教材的现状及改革思路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有些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课程落后、脱离实际、学而难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材陈旧,教法老套。因此,必须更新课程内容,使之符合社会对计算机蓝领级人才需求的

5、实际,并把最新的技术编入教材。此外,我们还可以像印度那样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印度最大的计算机公司TATA以其全面的教育、考试认证体系和强大的实力而成为典范。我们同样可以联合实力强大的计算机公司搞教学,或让这些公司参与学校计算机课程的建设,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四、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案,优化教学过程我们要明确职业学校培养的方向是技术工人,是应用人才。因此,计算机课堂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教师要明确能力目标,并让学生了解,主动投入学习,发挥其创造性,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把新知识的难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

6、把课堂的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以便让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实践。五、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其他教学法为辅,进行多样化教学探索计算机课是一门以练习为主线的课程。如果教学步骤设计不好,安排不紧凑,学生往往自顾自地操作,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教师要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阔学生的视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步骤来展示任务、要求、学习定位,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珍惜有限的时间,勇于尝试,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的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在完成了若干基本任务后,很多学生都有创作的欲望,老师要适时给学生机会去设计、创造,展示其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参考文献1王鸿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168-169。2华康清程宝山著职业中学办学思想与实践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4。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