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陆游夜泊水村阅读赏析夜泊水村赏析

拖***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23KB
约6页
文档ID:266744096
陆游夜泊水村阅读赏析夜泊水村赏析_第1页
1/6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陆游夜泊水村阅读赏析夜泊水村赏析 夜泊水村赏析,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首诗写壮志未酬之意,表达了诗人至老不衰的雄心壮志,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以及翻译赏析由收集整理~! 原文: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夜泊水村拼音: yāo jiān yǔ jiàn jiǔ diāo líng ,tài xī yàn rán wèi lè míng lǎo zǐ yóu kān jué dà mò ,zhū jun1 hé zhì qì xīn tíng yī shēn bào guó yǒu wàn sǐ ,shuāng bìn xiàng rén wú zài qīng jì qǔ jiāng hú bó chuán chù ,wò wén xīn yàn luò hán tīng 夜泊水村翻译: 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 想我老夫尚能横越那大沙漠,诸位何至于新亭落泪空悲鸣。

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巴自不能再转青 应牢牢记住常年江湖泊船处,卧闻寒州上新雁到来的叫声 夜泊水村字词解释: 1.夜泊水村:夜间把船泊岸在临水的村庄旁 2.羽箭:箭尾插羽毛,称羽箭 3.太息:叹气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勒铭:刻上铭文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大败匈奴,追击单于至燕然山,班固写了一篇铭文,把铭文刻写在巨石上,记载这次告成此句借喻自己未能建立战功 4.老子:陆游自称,犹言老夫绝大漠:横度大沙漠绝,横度,跨越 5.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众人闷闷不乐,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见《晋书·王导传》 6.“一身"句:意谓自己有不怕死万次的报国决心 7.青:黑色再:其次次 8.记取:记住,记着 9.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雁汀:水边平地,小洲 夜泊水村背景: 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时年五十八岁淳熙六年,陆游由于开义仓赈济饥民,受到当权者的反对,被撤职回乡。

淳熙九年,陆游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奉祠居家,孤寂无聊,但报国之心一日未灭,便创作了此诗 夜泊水村赏析: 这首诗写了诗人陆游山村闲居时的见闻感受,大气苍凉、饱含爱国热忱 首联写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被弃置已久的郁闷燕然未勒名”用层递手法说壮志难酬,愤懑不平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颔联抒发了雄飞发愤的壮怀,表达了对那些面临外侮却不抗争、无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斥上句是说大丈夫在神州陆沉之际,应“捐躯赴国难”,不成安然老死一个“犹”字道出他不甘示弱的心态绝大漠”,典出《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两鬓萧萧,依旧豪气干云,理想着驰骋大漠、浴血沙场;这反照出朝廷中的那些面对强虏只知割地求和而不思奋争的文官武将的奴相诸君何至泣新亭”,用典故,表达了对高居庙堂的权贵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怯懦昏庸的不满 颈联以工稳的对仗,透露了岁月蹉跎与夙愿难偿的冲突一身报国有万死”,“一”与“万”的猛烈的比较,鲜明地表达了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掷地有声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一句是说,岁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

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却找不到能了解他的志向的人这两句直抒胸臆,是全诗之眼 尾联点破诗歌题面,回笔写眼前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所看到的是荒寒的汀州上的新雁,叫人潸然落泪这两句是借象表意,间接抒情 全诗以夜泊水村所见的景象而写怀遣闷,寄慨遥深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感情充满,使本诗在悲歌中又显出沉雄的气象 后世评价: 1.《唐宋诗醇》:“率多胸臆,兼有气骨,可为南渡君臣慨然叹息 2.清人简朝亮《读书草堂明诗》:“陆务观《夜泊水村》,随地亦老思报国也 3.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此十数章七律,著句既遒,全体亦警拔相称,盖忠愤所结,志至气从,非复寻常意兴;较之全集七律数十之一耳然论放翁七律者,必以此为根本,而以‘数总残灯沽酒市’等诗附之,乃知诗之大主脑,翁之真气力,否那么赞翁那么翁不愿也 个人资料: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加入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心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调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夜泊水村赏析 — 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