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木兰花古诗拼音版木兰花拼音欧阳修

天****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54KB
约4页
文档ID:266692538
木兰花古诗拼音版木兰花拼音欧阳修_第1页
1/4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木兰花古诗拼音版木兰花拼音欧阳修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也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解释 ① 鱼沉:鱼不传书指无音讯 ② 秋韵:秋声,秋天的韵味 ③ 攲:倾斜单枕:孤枕 ④烬:灯芯烧尽成灰 翻译 离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进入眼帘的都是凄凉景象,生出几多烦闷!你越走越远,逐渐断了书信;水面广阔,鱼儿深藏,到何处去寻问你的音讯? 深夜里大风吹得竹林敲击着凉秋的声韵,千万片竹叶千万种声响都弥漫着怨恨有意斜倚着单枕想到梦中将你寻觅,怅然梦没有做成,灯芯也化为灰烬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中思妇离愁别恨的词上片侧重从思妇情思追踪行人角度抒情;下片变换视角,侧重从思妇自身情况的角度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篇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沉重婉约把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

文学赏析 这首词是的早期作品词是写闺中思妇沉重凄绝的离愁别恨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了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步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踪迹,然而雁绝鱼沉,天崖无处觅寻踪影"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成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在她与亲人相阻绝的浩浩水域与茫茫空间,貌似都充塞了触目凄凉的离别苦况词的笔触既沉重又婉曲 词篇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画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自古悲伤唯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张先《临江仙自古悲伤惟远别》)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思妇为了摆脱苦状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空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连仅有的一点小小梦想也成了泡影,不单是"愁极梦难成'(薛昭蕴《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结果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见面也不成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和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沉重的艺术感染 前于欧阳修的花间派词人,往往热爱对女性的外在体态服饰举行用心刻画,而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那么很少透露欧阳修鲜明比他们进了一大步,在这首词中,他没在使用一个字去描绘思妇的外貌形象,而是着力透露思妇内心的思想感情,字字冷静,句句推进,如剥笋抽茧,逐层深入,由分别--远别--无音信--夜闻风竹--寻梦不成--灯又烬,将一层、一层、又一层的愁恨写得越来越深刻、凄绝全词写愁恨由远到近,自外及内,从现实到空想,又从空想回到现实且抒情写景两得,写景句寓含着婉曲之情,言情句挟带着凄凉之景,表现出特有的深曲婉丽的艺术风格 — 4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