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皮肤急症及处理33知识课件

yuzo****123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86KB
约42页
文档ID:266671201
常见皮肤急症及处理33知识课件_第1页
1/4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1 常见皮肤急症 及处理 隐翅虫皮炎(paederusdermatitis)概念: 是人体皮肤接触隐翅虫的毒液而引起的一种皮炎 害虫! 诊断要点: 1.好发于头、面、颈、四肢及胸背等外露部位也可发生于会阴部 2.皮损为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小丘疹、水疱或脓疱,常呈条状排列自身接种的皮疹常呈抓痕状,可有糜烂及渗出,疱液接触到正常皮肤即可发疹 3.患者自觉灼痛、微痒或不适感,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夏季警防恐怖的隐翅虫,爬哪哪烂,严重的还可能.毁容啊! 治疗要点: 1.局部湿敷可选用0.02%高锰酸钾溶液,0.1%利凡诺液和5%碳酸氢钠液、10%氨水炉甘石洗剂外搽或40%氧化锌油外用红斑性损害可外用去炎松霜、无极膏和皮炎平等南通蛇药片68片加醋10ml调成糊状局部外用 2.全身症状重者,可用抗组胺药皮损广泛者可用小量皮质类激素治疗刺毛虫皮炎(caterpillar dermatitis) 由刺蛾的幼虫 引起的皮炎 另一种方式是毒毛污染其它物品,如晒洗的衣服、被褥、尿布,当人再接触这些粘有毒毛的物品时可间接引起皮肤损害 我国常见的刺毛虫有黄刺蛾及绿刺蛾的幼虫,俗称“八角毛”,“洋辣子”。

全身有无数的针状细毛,毛有微细的导管,内含碱性毒液如刺毛虫的刺毛刺入皮肤,将毒液注入皮内可引起皮炎 1.好发在面、颈、前臂等露出部位 2.刺入部位出现米粒大丘疹,周围有水肿性红斑,数小时后红斑消失,留有米粒大丘疹皮肤发痒,手抓或触摸皮疹时又感局部疼痛有的可表现为荨麻疹、水疱3.如刺毛虫的毒毛散布在衣服内,可引起皮肤广泛性损害如病变发生在眼睑,可引起急性结膜炎、角膜炎如发生在口腔及唇,引起口唇高度肿胀治疗要点: 1.可用胶布粘贴患处,反复多次以拨去毒毛 2.局部红肿明显时可用1% 2%明矾溶液冷湿敷也用野马齿苋、鲜半边莲或嫩棉花桃数个切开取其果肉捣烂敷于患处,每小时一次,可止痛消炎 3.皮疹密集时,可用1%盐酸吐根碱水溶液3ml在患部的近心端皮下注射,可立即止痛 4.症状严重时给予抗组胺药和止痛片虫咬皮炎(insect bite) 又称丘疹状荨麻疹 是昆虫叮咬人类皮肤而引起的炎性皮肤病主要包括蚊、螨、白蛉、跳蚤、臭虫等节肢动物引起的皮疹 这些昆虫的唾液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进入皮内可引起毒性反应和/或过敏反应而致皮炎 诊断要点:1.夏秋季好发,皮损往往限于暴露部位2.损害局部红肿、痒,有丘疹、风团或瘀点,有时表面可出现水疱及大疱。

有的皮损中心可见叮咬痕迹3.自觉症状刺痛或灼疼,多伴奇痒可因搔抓继发感染或局部淋巴管炎 虫咬皮炎大疱反应,局部明显红肿虫咬皮炎大疱反应,局部明显红肿 治疗要点: 1.全身治疗: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赛庚啶、去氯羟嗪等均可选用;如合并感染时酌情给予抗菌素 2.局部治疗:炉甘石洗剂或虫咬水外用以止痒、中和毒素,缓解局部症状蜂螫伤(bee sting) 是由蜂尾的毒刺或毒液进入人皮肤后 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症状诊断要点: 1.多发生在暴露部位 2.皮疹为瘀点、丘疱疹或风团及水疱局部自觉灼痛、刺痛被多数蜂螫某一局部,可引起大片肿胀,甚至导致组织坏死 3.严重者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如头面部重要部位被多数蜂螫,可引起中毒性休克致死治疗要点: 1.原则为尽快处理伤口,吸出毒汁,治疗过敏反应,重者防治休克 2.立即检查伤口内有无毒刺遗留,如有应将其小心拔除,并吸出毒液, 可用清水或高锰酸钾水冲洗轻者局部外搽虫咬水或5%碳酸氢钠液,或风油精等也可做局部湿敷减少螫痛, 如遭蜂螫,可将螫处弄湿并沾点盐,再用冷水冲净即可 3.局部疼痛明显者可用2%普鲁卡因吐根碱液在伤处局部注射 4.全身过敏反应明显者可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等。

还可予强的松2030mg/日,逐日递减至停药如有休克及中毒症状严重者,应积极抢救,予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给予适量的皮质激素 也可服用季得胜蛇药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致敏原后激发的第型变态反应引起 图为接触芒果引起皮炎图为含金属铬及镍的皮带扣和手表带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图为金属眼镜架中的镍引起的眼眶周接触性皮炎;诊断要点: 1.有接触史: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 2.皮损为红斑、丘疹、 水疱、渗出及结痂3.皮损形态与致敏物一致,临床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常见的对苯二胺,金属镍,橡胶制品,汞制剂,香料,化学混合制剂(如化妆品)等 4.自觉瘙痒、烧灼或胀感 5.病程有自限性, 多呈急性经过 1.除去致敏原 2.局部作冷湿敷, 外涂糊剂或皮质激素霜剂等 3. 全身可用抗组胺药治疗, 当病情较重时需要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要点急性荨麻疹 是由于过敏原及其他因素引起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发生限局性、一过性水肿,伴有瘙痒的皮肤病 诊断要点: 1.急性荨麻疹(6个月内)发病前有服药,吃海鲜等致敏史, 或接触致敏原病史 2.全身皮肤,包括粘膜发生大小不等, 淡红色或瓷白色的水肿性斑片,称为风团,有时有伪足,有时呈圈环形。

3.急性荨麻疹发病急骤,可伴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 4.自觉剧烈瘙痒荨麻疹有多种类型,下图分别为寒冷性荨麻疹及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治疗要点: 1.尽可能找到致敏原,避免接触,或作过敏原试验寻找过敏原, 采用脱敏治疗 2. 病情较轻者, 只有皮损时,可服用抗组胺药,非特异性抗过敏药 3.病情较重, 有感染或伴有发热, 胃肠道等全身症状时,可用抗菌素,必要时皮质类固醇激素静脉滴注治疗 4.局部对症处理 美丽的海葵美丽的海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