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断肢(指)再植发展史简介 196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报告了断肢再植成功(前臂中远1/3),从此开创了显微外科的发展就断肢(指)再植而言,发展迅猛,从早期的成活率60%近10年95以上(单存离断伤而言)近年来,断离肢(指)体的再植适应证进一步扩展如: 我国陈中伟等1963年首次报告断肢再植成功,1966年又成功地进行了断指再植30余年来,我国断肢(指)再植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断肢(指)再植在我国已普及到基层医院、边疆偏僻地区、高原寒冷地区;不少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在90以上,并有多例双手10指同时断离,10指均再植成活今后不仅应注重成活率的提高,更应注重再植肢体的功能恢复 (一)断肢(指)再植术 1962年屠开元 断肢再植动物实验 陈中伟 1963,1 断腕再植成功 1963,10报道 Malt and Mackhann 1962,5 断腕再植成功 1964,9报道 1963 积水潭、瑞金医院兔断耳再植成功 1965Buncke 恒河猴断指再植成功 1965 增原建二 拇指断指再植成功 并于1966,7报道 1972 上海六院 存活率56.3% 1978上海六院 存活率91.3% 1983年 401医院 9指再植成功 1986年 四军大、89医院 10指再植成功 1997 异体手移植 2001,2,13哈医大一院异体双手移植成功 (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或手指 1966年Buncke 猴拇指移植 1967年Cobber 2 拇指移植 1966 杨东岳 第二趾移植治疗拇指缺损 1986年 于仲嘉多趾移植治疗全部手指缺失。
(三)带血管的皮瓣移植 1972年 波利井 颞部皮瓣移植 1973年 Daniel, Taylor 髂腹股沟皮瓣 1973年 杨东岳 下腹部皮瓣断肢(指)再植 完全性断肢:外伤所致肢体断离,没有任何组织相连或虽有残存的损伤组织相连,但在清创时必须切除的 不完全性断肢:肢体骨折或脱位伴2/3以上软组织断离、主要血管断裂,不修复血管远端肢体将发生坏死三、断肢(指)再植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肢体离断血循环中断血氧、营养物质短暂维持组织存活 常温下24小时无氧代谢 常温68小时代谢产物淤积,细胞膜损害,细胞变性、坏死各组织对缺氧的敏感度肌肉神经血管内膜骨骼皮肤肌腱68h 1216 h 2030hC坏死,K释放,大量有毒物质植入全身中毒表现 断肢的急救 现场急救包括止血、包扎、保存断肢和迅速转送完全性断肢近端的处理同手外伤的急救处理,不完全性断肢应注意将肢体用木板固定如断肢仍在机器中,应将机器拆开取出断肢,切不可强行拉出断肢或将机器倒转,以免加重损伤 离断肢体的保存 视运送距离而定,如受伤地点距医院较近,可将离断的肢体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包好,勿须作任何处理,连同病人一起迅速送往医院即可如需远距离运送,则应采用干燥冷藏法保存(图63-8),即将断肢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好,放入塑料袋中再放在加盖的容器内,外周加冰块保存。
但不能让断肢与冰块直接接触,以防冻伤,也不能用任何液体浸泡 到达医院后,立即检查断肢,用无菌敷料包好,放在无菌盘上,置入4冰箱内,若为多个手指,应分别予以标记,按手术程序逐个取出,以缩短热缺血时间但不能放入冷冻层内,以免冻坏肢体断肢再植的适应证 1全身情况良好是断肢再植的必要条件,若有重要器官损伤应先抢救,可将断肢置于4冰箱内,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植 2肢体的条件与受伤的性质有关 3再植时限 肢体离断后,组织通过有氧和随后的无氧代谢,形成细胞内的中毒,使细胞和细胞膜结构受损,蛋白质和离子通透性障碍,导致组织细胞死亡 肌肉丰富的高位断肢,常温下67小时,肌组织变性释放出的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有毒物质积聚在断肢的组织液和血液中再植后,有毒物质进入全身可引起严重的全身毒性反应而断掌、断指和断足,由于肌组织较少,这种变化较轻因此,再植的时限与断肢的平面有明显关系再植时限原则上是越早越好,应分秒必争 一般以68小时为限,如伤后早期开始冷藏保存,可适当延长上臂和大腿离断,时限宜严格控制,断指再植可延长至1224小时虽有个别病例数十小时断指再植成功者,亦不能成为有意耽误和无限延长再植时限的理由,而且随时限的延长成功率越低、功能也会越差。
4离断平面 高位断肢的平面与再植时限、术后对全身情况的影响及功能恢复有明显关系,应予特别注意末节断指再植的成功,使目前断指再植已无明显的平面限制,断成两段的断指亦可再植,而且越是远端的断指,再植术后功能越好 5年龄 青年人出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对断肢(指)再植要求强烈,应尽量设法再植小儿修复能力和适应能力强,亦应争取再植老年人断肢(指)机会较少,且多有慢性器质性疾病,是否再植应予慎重 6双侧上肢或下肢,或多个手指离断,可组织两组人员同时进行原则是先再植损伤较轻的肢体,如有必要可行异位再植多个手指离断应先再植拇指,并按其手指的重要性依次再植 7以下情况不宜再植:患全身性慢性疾病,不允许长时间手术,或有出血倾向者断肢(指)多发性骨折及严重软组织挫伤,血管床严重破坏,血管、神经、肌腱高位撕脱者断肢经刺激性液体及其他消毒液长时间浸泡者在高温季节,离断时间过长,断肢未经冷藏保存者病人精神不正常,本人无再植要求且不能合作者断肢再植手术原则 1彻底清创 清创既是手术的重要步骤,又是对离断肢体组织损伤进一步了解的过程一般应分两组对肢体的近、远端同时进行,除遵循一般创伤的清创原则外,要仔细寻找和修整需要修复的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肌腱,并分别予以标记。
在肢体血循环恢复后,需再次对无血供的组织进行彻底切除清创与标记 2重建骨的连续性,恢复其支架作用修整和缩短骨骼,其缩短的长度应以血管、神经在无张力下缝合,肌腱或肌肉在适当张力下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能够覆盖为标准对骨骼内固定的要求是,简便迅速,剥离较少,确实稳固,愈合较快可根据情况选用螺丝钉、克氏针、钢丝、髓内针或钢板内固定骨 与 关 节 固 定 3缝合肌腱 重建骨支架后,先缝肌腱再吻合血管,一方面缝合的肌腱或肌组织作为适当的血管床,有利于吻合血管张力的调节另一方面可避免先吻合血管再缝合肌腱时的牵拉对血管吻合口的刺激和影响缝合的肌和腱瞻应以满足手部和手指主要功能为准,不必将断离的所有肌腱缝合如前臂远端可缝合拇长屈肌、指深屈肌、屈腕肌和拇长伸肌、拇长展肌、指总伸肌和腕伸肌等,其他肌腱可不予缝合断指再植时缝伸指肌腱和指深屈肌腱 4重建血循环 将动、静脉彻底清创至正常部位,在无张力下吻合,如有血管缺损应行血管移位或移植一般应将主要血管均予吻合,如尺、挠动脉和手指的双侧指固有动脉吻合血管的数目尽可能多,动静脉比例以1:2为宜一般先吻合静脉,后吻合动脉也可先吻合一根静脉,再吻合一根动脉,开放血管夹,恢复肢体血运,然后再吻合其余静脉和动脉。
血管吻合最好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 5缝合神经 神经应尽可能一期缝合,并应保持在无张力状态,如有缺损应立即行神经移植修复可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或束膜缝合 6闭合创口 断肢(指)再植的创口应完全闭合,不应遗留任何创面这一点在清创时应充分估计,以适当缩短骨骼来满足软组织修复的需要皮肤直接缝合时,为了避免环形疲痕,可采用Z字成形术,使直线创口变为曲线创口如还有皮肤缺损,应立即采用中厚或全厚皮片覆盖创面或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 7包扎用温生理盐水洗去血迹,以便与健侧对比观察再植肢体皮肤颜色用多层松软敷料包扎,指间分开,指端外露,便于观察血液循环手、腕功能位石膏托固定固定范围根据断肢部位,从手指至前臂近端,必要时超过肘关节或包括整个上肢断肢再植术后处理 1一般护理 病房应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025 局部用一落地灯照射,以利血循环观察并可局部加温,一般是60W侧照灯,照射距离3040cm,过近有致灼伤之危险 抬高患肢,使之处于心脏水平面,卧床1014天严防寒冷刺激,严禁吸烟及他人在室内吸烟,防止血管痉挛发生术后处理体位:卧位(平卧),患肢平心脏水平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注射破伤风血清和气性坏疽血清。
2密切观察全身反应 一般低位断肢和断指再植术后全身反应较轻高位断肢再植,特别是缺血时间较长的高位断肢再植,除了注意因血容量不足引起休克和再植肢体血循环不良外,还可能因心、肾、脑中毒而出现持续高热、烦躁不安甚至昏迷,心跳加快、脉弱、血压下降,小便减少和血色素尿,甚至出现无尿,均应及时加以处理如情况无好转,保留肢体可能危及病人生命时,应及时截除再植的肢体二)再植断肢(指)的处置1.“ 三抗”治疗抗痉、抗凝、抗炎1)抗痉:保湿(肢体、室温25) 保持安静 禁烟 止痛(口服或肌肉注射,留置麻醉管, 神经阻滞) 解痉药物、罂粟碱、酚妥拉明等2) 抗凝:补液 低右:500ml qdivgtt x5天 口服药:潘生丁、复方阿斯匹林等 肝素(化):肌注或静点 监测凝血酶原时间3) 抗炎(感染,水肿) 抗生素应用 局部的处理:解除包扎辅料过紧,水肿严重, 拆除部分缝线引流 3定期观察再植肢体血循环,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 再植肢体血循环观察的指标有:皮肤颜色、皮温、毛细血管回流试验、指(趾)腹张力及指(趾)端侧方切开出血等以上指标应综合分析并进行正确判断一般术后48小时内易发生血管危象,如未能及时发现,将危及再植肢体的成活。
因此,应每12小时观察一次,与健侧对比,并作好记录 正常情况下,再植肢体的指(趾)腹颜色红润,早期颜色可比健侧稍红,皮温亦可比健侧稍高,毛细血管回流良好,指(趾)腹饱满,如果切开指(趾)腹侧方,将在12秒钟内流出鲜红色血液如果颜色变成苍白,皮温下降,毛细血管回流消失,指腹干瘪,指腹切开不出血,则表示动脉血供中断 如颜色由红润变成紫灰色,指腹张力降低,毛细血管回流缓慢,皮温降低,指腹侧方切开缓慢流出暗红色血液,则是动脉血供不足的表现如指腹由红润变成暗紫色,且指腹张力高,毛细血管回流加快,皮温从略升高而逐渐下降,指腹切开立即流出暗紫色血液,不久又流出鲜红色血液,且流速较快,指腹由紫逐渐变红,则是静脉回流障碍 血管危象由血管痉孪或栓塞所致,一旦发现应解开敷料,解除压迫因素,采用臂丛或硬膜外麻醉、应用解痉药物如罂粟碱、山莨菪碱(654-2)、妥拉苏林等,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经短时间观察仍未见好转者,多为血管栓塞,应立即行手术探查,去除血栓,切除吻合口重新吻合,可使再植肢体转危为安 4防止血管痉挛,预防血栓形成 除保温、止痛、禁止吸烟等外,保留持续臂丛或硬膜外管,定期注入麻醉药品,既可止痛,亦可保持血管扩张,防止血管痉挛。
并适当应用抗凝解痉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成人5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用57天,儿童 用量酌减还可适量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山莨菪碱等一般不用肝素 5应用适当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有高热,首先应打开创口,观察是否有局部感 染 6肢体成活,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后,应积极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并适当辅 以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若有肌腱、神经需二期修复者,应适时尽早修复全 身 并 发 症 失血性休克全 身 并 发 症 失血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全 身 并 发 症 失血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 败血症全 身 并 发 症 失血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 败血症 中毒性脑病全 身 并 发 症 失血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 败血症 中毒性脑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晚 期 并 发 症 肌腱粘连晚 期 并 发 症 肌腱粘连 关节功能障碍晚 期 并 发 症 肌腱粘连 关节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晚 期 并 发 症 肌腱粘连 关节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晚 期 并 发 症 肌腱粘连 关节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 肢体无功能复习题 1.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2.断指(肢)再植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