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l****i 文档编号:266499688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卷 出题人:罗素颖审题人:郭冰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了幽王荒淫无道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A. B. C.D.220XX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

2、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3下图是XX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4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有关秦始皇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立志效法古代名君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5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XX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

3、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但无可否认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面 B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6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组织,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这套机构的特点包括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皇权集中 ABCD7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的相同点是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

4、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8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下有关表述错误的有 A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B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 C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D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很多朝代都有影响 9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削弱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10监察制度的存在,使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加强。下列官职或机构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A御史大夫B通判C按察司D

5、军机处11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皇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B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C翰林院学士享有特权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12人才的选拔与官吏的任命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历史上选官和用官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下列选官和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科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ABCD13.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A.中央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D.独尊儒术14.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害,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

6、施是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官做知州15.行省制度是自元朝以来实行的一种重要的地方行政体制,下列关于行省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清朝在继续实行这一制度的同时,在地方管理上又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B.行省长官是由中央委派的C.明朝时期进一步强化了行省的职能和权力D.是元朝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开始设置的16.某学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想了解XX省和XX省的省份名称的来历。研究发现,这两省在古代分别隶属于XX行省和江浙行省。XX行省和江浙行省这两个行政设置,最早应该出现在A.唐朝B.宋朝 C.元朝D.明朝17.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

7、于唐朝的A尚书省 B吏部 C门下省 D中书省18.电影女驸马中有这样的一段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指的是哪一级科举考试A乡试B会试C院试D殿试19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姮,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这件事情反映出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20.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21.下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 B龙

8、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22.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西汉初B唐朝C宋朝D明朝23.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A汉高祖B唐高祖C宋高宗D明太祖24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内阁B军机处C三司D枢密院25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26.从明

9、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A皇权日益加强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代替相权D皇权与相权协调2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XX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 D.秦、唐、明28.图1和图2是清朝军机处和军机处内景。其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图1图2A决定军国大

10、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29乾隆皇帝时期显赫一时的巨贪和珅,在乾隆帝逝世五天后就被嘉庆帝下谕宣布革职、下狱、抄家,还被列出犯了20条大罪,其中有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该材料反映了A和珅生活腐化B清朝皇权的独尊及君权至上C和坤犯上作乱D嘉庆帝励精图治和整肃纲纪30.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31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

11、政治意义。 10分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蔡兴宗,裴安祖,张茂宗、杨延宗,洪兴祖、冯继业、何荣祖、韩显宗,汤显祖,史念祖、杨光先。材料二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请回答: 据材料一,当时人的起名深受什么制度的影响?据材料二,你怎样看待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XXXX某中学历史探究小组在阅读某文献时发现一则史料:宋时有州官田登

12、,自讳其名,州境之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为什么田登将点灯改为放火?2分这种做法或历史现象对历史研究造成了什么影响?2分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主

13、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3318分选拔官吏,招揽人才是关乎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大事,古代历史上选官制度的变化明显呈现出几个阶段。回答以下问题:1与分封制相适应. 夏商周三代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与后代那种职业官吏有很大的不同。.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与后代的选贤任能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依据材料说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是何时被废止的?4分 2汉至唐在选官标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选官标准变化的原因。8分3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逐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等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XX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拔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根据材料指出哪些属于对科举制的评价?你认为科举制得到肯定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 案1-5BAB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