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全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66497332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目录安全管理制度3充电设施管理制度4消防设施管理制度5人员管理制度6车辆管理制度7配电房管理制度8客户休息区管理制度9环境管理制度10附件一:触电事故应急预案11附件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3附件三: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19附件四:干粉灭火器的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23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维护人身、财产安全,保障充电站正常运营。2.适用范围适用于充电站运营过程中所涉及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的管理。3.内容3.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3.2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及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负责人。3.3制定触电、火灾、洪灾、爆炸等突发事

2、件的应急预案。3.4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合理摆放,不得随意挪动。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保证完好有效,并做好记录。3.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3.6确保紧急出入口、消防通道畅通。3.7台风、暴雨等天气来临前须对户外充电设施进行防护。高强闪电、雷击频繁天气,须暂停充电作业,并关闭设备电源。3.8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法规教育和安全规程与技能的培训,巩固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3.9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培训。3.10充电设施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充电设施管理制度1.目的保证充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充电服务。2.适

3、用范围适用于充电设施的清洁、维修和保养等管理。3.内容3.1 定期对充电设施外壳进行清洁,对内部进行除尘。3.2 定期对充电设施进行点检、维护和保养,并做好记录。3.3 充电设施表面须张贴充电操作流程,引导客户进行自助充电。3.4 充电设施故障后须及时维修。3.5 充电设施维修须由专业人员进行。3.6 充电设施维修前应切断电源,如需带电检修不应单独作业。3.7 充电设施故障、检修时须设立警示标识。3.8 保证充电设施无明显破损、锈蚀。3.9 露天充电设施须有安全防护措施,保证雷雨等天气的充电安全。3.10爱护充电站所有设施设备,不得非法操作、挪动或带走。如有损坏,照价赔偿。消防设施管理制度1.

4、目的保持充电站内所有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确保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正常使用。2.适用范围适用于充电站内所有消防设施的管理。3.内容3.1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清洁、检查和记录。3.2定期对消防水泵、阀门、管道、压力表、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进行检查,保持完好有效。3.3 确保消防栓、箱体、玻璃、门锁、阀门、水带、水枪、手动报警器等完好有效。3.4 确保消防监控及报警系统完好有效。3.5确保消防手电筒、安全出口指示灯、事故应急照明灯完好有效。3.6 消防扳手应存放在显眼位置,随时备用。3.7 消防器材合理摆放,禁止挪动,严禁损坏、丢失。3.8 加强消防设施的巡视、检查、保养、更换,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人员管理制度

5、1.目的规范充电站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的行为,保障运营的安全,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提高服务质量。2.适用范围适用于充电站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的管理。3.内容3.1 工作人员须着工作服,佩戴工作牌。3.2 工作人员不得穿戴影响安全、形象的饰品。3.3工作人员须文明用语,提倡使用普通话和微笑服务。3.4工作人员当班时严禁离岗、睡岗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3.5工作人员发现充电车辆明显异常时应告知客户,提示客户进行车辆维修。3.6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设备室和配电室。3.7工作人员定期巡检充电车辆充电状态,发现充电车辆未正常充电时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向上一级反馈并告知客户,避免影响客户正常充电出行计划。3.8严

6、禁无关人员插、拔正在充电作业中的充电枪或触摸充电车辆。3.9充电人员在充电操作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损坏充电设施。3.10严禁非专业运维技术人员对充电桩做非法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伤害。车辆管理制度1.目的对充电站内的车辆进行管理,保障运营的安全,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提高服务质量。2.适用范围适用于充电站内车辆的管理。3.内容3.1 充电车辆须按标识限速慢行,安全停靠在充电车位。3.2 车辆充电前确保电源关闭,拉好驻刹,锁好车门。3.3 禁止在充电过程中开启车门或启动车辆电源。3.4 充电完毕后须检查充电车辆是否与充电设施物理分离,确认后方能启动车辆。3.5 禁止非充电车辆占用充电车位。3.6 禁止

7、车辆停放在进出口或消防通道。配电房管理制度1.目的保障充电站供配电系统处于正常运转。2.适用范围适用于充电站所有工作人员。3.内容3.1配电房应做好防雷、防雨、防鼠、防小动物等四防工作,注意随手关好门窗,经常查看防护网、密封条是否完好有效。3.2 配电房应配齐配全消防器材和绝缘用具,整齐摆放,定期进行检查,保持完好有效。管理人员须熟练应用消防器材。3.3 配电设备的操作应由专业人员单独进行,其他在场人员只作监护,不得插手。严禁两人同时操作,以免发生意外。3.4 配电房内严禁吸烟,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带进配电房。3.5 检修人员或其他人员要进入配电房,必须经过管理员同意后方可进入。3.6 管理人员须

8、定期检查设施、设备运转情况,并做好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保障正常供电。3.7 配电房地面须保持干净,绝缘垫上无灰尘。充电站休息区管理制度1.目的提供良好、舒适的休息环境。2.适用范围适用于在休息区休息的所有人员。3.内容3.1休息区供客户在电动汽车充电等候期间休息使用。3.2爱护休息区内所有设施设备,不得随意调控、挪动或带走。如有损坏,照价赔偿。3.3文明使用沙发、座椅等公共设施。3.4保持清洁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和杂物。3.5禁止在墙上乱涂乱画。3.6禁止在室内大声喧哗和吵闹。3.7休息时须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3.8为了健康,充电站内禁止吸烟。3.9充电站

9、内禁止赌博行为。环境管理制度1.目的提供良好的充电环境,提高服务质量。2.适用范围适用于充电站的卫生、照明等环境的管理。3.内容3.1 保持充电站地面清洁卫生。3.2 保持充电设施、消防器材、标示标牌整洁干净。3.3保持电缆沟干净,盖板齐全。3.4 保持停车限位器、防护栏等安全防护措施完好有效。3.5 保持进出口标识、安全警示标识和设备标识等标识齐全、清晰。如有破损,应及时维修或更换。3.6充电站内禁止摆放除充电车辆外其他交通工具。3.7保证充电站光线明亮、照度均匀。保持照明灯具、商标灯箱完好。3.8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附件一:触电事故应急预案1.目的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提高人员触电事故

10、的应急处理能力。2.适用范围适用于充电站所有人员。3.内容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救治。3.1 救治3.1.1 对于触电程度较轻者,应让其充分休息,尽量少予以搬动,并注意保暖和保持空气新鲜。3.1.2 对于昏迷不醒者,特别要注意呼吸及心跳,即便在送医院过程中也须注意观察。3.1.3对于呼吸停止、心脏不跳的严重触电者,必须在脱离电源后立即就地进行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的救护。3.2 急救方法3.2.1人工呼吸法第一步:施行人工呼吸前,让触电者平躺于地面,迅速解开其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等,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最好用一只手托在其颈后

11、,以利呼吸道畅通。第二步:使触电者鼻孔或口紧闭,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或鼻向内吹气,为时约2秒钟。第三步: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或鼻,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或嘴唇,让其自行呼气,为时约3秒钟。3.2.2胸外心脏挤压法第一步:做胸外心脏挤压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式与人工呼吸法相同。第二步:救护人跪在触电者一侧或奇跨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第三步: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4厘米,以每秒钟挤压一次,每分钟挤压80次为宜。第四步: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3.

12、2.3 综合救治法每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交替进行。如果救护的人员体力不支需立即换人进行,要坚持不懈,切不可轻率中止。附件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目的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提高突发性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2.适用范围适用于充电站所有人员。3.内容3.1 火灾类型电动汽车充电站存在的火灾类型有电池火灾事故、电气火灾事故和其他物质火灾事故。电池遇有壳体破裂、跌落、外力破坏、高温、猛烈撞击、电解液泄露等将会发生火灾事故,同时电池也可能会因为受潮等各种原因引起内部短路发生自燃事故。电气可能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途径有:各类用电设备保养不到位、电阻不符合要求、短路、过载、电源线老化等原因,会引发

13、电气火灾。防雷设施出现故障后遭遇雷击也可能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场使用明火,未将明火及时熄灭,引燃周围可燃物也可能导致火灾事故发生。3.2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事故预防措施事故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开展不定期安全巡查、定期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把各种形式的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整改事故隐患。2设置监控系统,实施24小时监控摄像。3工作人员不间断的巡查。4完善了各种安全管理制度。5重点区域张贴各种安全警示标示。6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7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提高紧急应变能力。8完善防雷设施,加强防雷检测。9加强临时动火、用电等作业管理

14、。10加强明火日常安全管理。3.2.2 应急措施1发现车辆电池出现异常现象如冒烟、异常味道、异常声音、异常高温等,应迅速通知司机将事故车辆驶离充电区域。如果事故车辆已出现明火或无法启动,应立即通知其他司机将周围车辆驶离危险区域。2火灾初期阶段,发现者应立即就近取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火灾不在控制范围内,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同时立即大声呼救,召集周围人员协助灭火。3将火险情况立即向直接领导报告,并根据情形再次发出警报通知周围无关人员进行疏散。4对现场进行紧急临时管控,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危险区域。5采取其他保证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的措施。3.2.3应急行动优

15、先级应急救援行动按照以下顺序优先进行:1疏散、抢救人员;2控制事故事态、程度;3抢救重要设备。3.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3.1 应急组织机构图应急总指挥应急副总指挥现场指挥员通讯组疏散组救护组灭火组警戒组抢修组3.3.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3.3.2.1 应急指挥中心职责应急总指挥职责1组织成立临时应急指挥中心,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响应级别及采取应急措施,发布进入应急状态的命令。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决策场内的重大应急行动及确定应急方案。3负责对媒体发布消息,接受采访。4保证现场和周边人员的安全。5宣布应急状态的终止。6在应急状态终止后,组织场内的恢复、调查工作。应急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任务。2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3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代替总指挥履行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