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卫生:运动系统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66460757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卫生:运动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卫生:运动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卫生:运动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卫生:运动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卫生:运动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卫生:运动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卫生:运动系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卫生:运动系统一、概述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骨连接构成。可以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肌肉跨过关节,由两端的肌腱与骨相连,并包围着骨骼。肌肉收到脑发出的信号而收缩,通过肌腱牵拉骨骼,以关节为支点,产生相应的动作。此外,骨骼还起着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器官和造血等功能。(一)骨骼人体有206块骨。骨的基本构造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的成分主要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主要是钙、磷化合物,使骨坚硬;有机物主要有骨胶原等蛋白质,使骨有韧性和弹性。(二)肌肉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肌肉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和蛋白质等物质。(三)关节骨连接主要有3种形式:1直接连接。2半直接连接。3关节。

2、这是四肢骨之间及躯干骨之间连接的主要形式。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一)骨骼1小儿骨中有机物较成人多,骨的弹性大,可塑性强,且骨骼中软骨较多。因此,容易因姿势不好等原因造成骨骼变形。2骨膜较厚,骨的再生能力较强。若发生骨折,可能为不完全骨折,即骨折部位还有部分骨膜相连,称为“青枝骨折”。3婴幼儿颅骨骨化尚未完成,有些骨的连接处仅以层结缔组织膜相连,称囟门。前囟在颅顶中央,约在出生后1218个月闭合。囟门闭合的时间,反映婴儿颅骨骨化的程度。4出生时腕骨都是软骨,以后逐渐出现骨化中心,到10岁左右,8块腕骨的骨化中心才出齐,1316岁才完全骨化。5随着动作的发展,逐渐形成脊柱的生理弯曲。6骨盆是由髋

3、骨与脊柱下部的骶骨和尾骨围成的骨性腔。婴幼儿时期,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借软骨连接起来,一般在1825岁左右才骨化成为一块完整的骨。(二)肌肉1幼儿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储存的糖原较少,因此肌肉柔嫩,收缩力较差,力量小,易疲劳。但由于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疲劳后恢复较快。2婴幼儿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早,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能力较强;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晚,手部腕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难以完成精细的动作。(三)关节特点幼儿关节窝较浅,周围韧带较松,关节的活动性及伸展性较强,但牢固性较差,在较强外力作用下,容易脱臼。(四)足弓特点婴幼儿足弓周围韧带较

4、松、肌肉细弱,若长时间站立、行走,足底负重过多,易引起足弓塌陷,特别是肥胖儿更易发生扁平足。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一)教育幼儿保持正确姿势为防止骨骼变形,形成良好体态,需注意以下几点:婴儿不宜过早坐站,不宜睡软床和久坐沙发。负重不要超过自身体重的八分之一,更不能长时间单侧负重。托幼园所应配备与幼儿身材合适的桌椅。教师要随时纠正幼儿坐、立、行中的不正确姿势,并为幼儿做出榜样。正确站姿是:头端正,两肩平,挺胸收腹,肌肉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两腿站直,两足并行,前面略分开。正确坐姿是:头略向前,身体坐直、背靠椅背;大腿和臀部大部分落座在座位上;小腿与大腿成直角,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脚自然放在地上。

5、有桌子时,身体与桌子距离适当;两臂能自然放在桌子上,不耸肩或塌肩,坐时两肩一样高。(二)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可使肌肉更健壮有力;可刺激骨的生长,使身体长高,并促进骨中无机盐的积淀,使骨更坚硬。户外活动时适量接受阳光照射,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锻炼时血液循环加快,可为骨骼、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三)衣服要宽松适度幼儿不宜穿过于紧身的衣服,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鞋过小会影响足弓的正常发育。衣服、鞋宽松应适度,过于肥大会影响运动,易造成意外伤害。(四)供给充足的营养。骨的生长需要大量蛋白质、钙和磷等,还需要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肌肉生长及“能量”的贮存,需要大量蛋白质和葡萄糖。合理膳食是保证骨骼、肌肉发育的重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资产评估师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