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天****步 文档编号:266379896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海珠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4月20日在广州市海珠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理区长 李海洲 各位代表: 我代表海珠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观法。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进展回想 “十二五”时期,是海珠区创办现代化中心城区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面对繁杂经济形势和改革进展稳定任务,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视支持下,主动适应经济进展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调布局、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2、“十二五”顺遂收官。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进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一千亿元;去年达1422.33亿元,比2022年接近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0.9%,连续4年增速居全市前列。经济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分别为52.51亿元、180.07亿元,年均增速为11.1%、10.9%。产业布局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0.1:14.1:85.8。进展后劲持续巩固,去年固定资产投资664.43亿元,年均增长11.4%,连续5年总量居全市前三。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城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中心城区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的五年。稳

3、定提升亚运成果,“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取得新成效。环岛路征拆创办取得阶段性进展,广州首条环岛有轨电车试验段建成开通,新增道路7.79公里,道路交通体系和轨道交通格局进一步完善。争取到全国首例“只征不转”政策支持,完成万亩果园养护区土地征收。海珠湿地通过国家湿地公园验收。去年建成区绿化笼罩率为29.1%。广州文化馆、美术馆开工创办,区儿童公园建成开放,公共服务设施创办扎实推进。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城区管理进入新阶段,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的五年。以营造明净感激平安有序城区环境为目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三路三片区”整治,形成标准化、专业化、品质化、常态化城区管理机制。社会治理取

4、得新突破,“一队三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创办实现全笼罩,创造“五个一”社会治理模式,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面推进。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五年。5年政府财政投入民生社会事业265.39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78.5%。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增长,去年达47879元,年均增长10.3%。5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6.81万人。去年全区养老床位4354张,是2022年的1.6倍。教导、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协调进展。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进展活力显著提升的五年。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企业注册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缩减82

5、%。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全面推进,政府机构裁减23%。深入推举行政审批改革,取消39项行政审批事项、34项备案事项,区级留存的行政审批事项裁减25%。模范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监管。基层管理体制综合改革逐步深化。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把握进展主线,全力稳定经济增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效益明显。去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19.82亿元,对经济增长的付出率达92.7%,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59.4%。战略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去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429.18亿元,是2022年的2.1倍。商贸业增长急

6、速,5年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净增3160.72亿元、369.09亿元,年均增长28.6%、14.7%。江南西商圈辐射力进一步巩固,新增乐峰广场等一批大型商贸综合体。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逐步转型,腾出空间进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型企业。“关停并转”专业市场20家,推动电子商务、创意设计、时尚发布等新业态与专业市场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服务外包取得新进展,去年省级服务外包示范企业3家,数量居全市其次;海珠科技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会展和总部经济引擎作用巩固。组建琶洲会展经济促进会、琶洲会展服务中心。琶洲地区举办的展会规模扩大、质量提升,去年琶洲共举办展览212场、面积

7、825万平方米,比2022年分别增长82.8%、54.2%,办展面积占广州市90%、广东省2/3。规模居全球同行业第一的展会增至2个。5年新增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8个。经ufi认证的展会工程增至7个。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区获批筹建全国首个会展产业知名品牌创造示范区,被列入全省首批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基地。总部和楼宇经济持续进展,区内市总部企业增至32家,数量全市第四。认定区重点企业127家,比2022年增长49.4%。认定区重点企业载体工程10个,亿元税收楼宇增至6栋。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投资工程28个。 创新驱动进展势头良好。5年区财政科技经费投入6.5

8、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6倍。互联网产业集聚规模初显,腾讯、阿里巴巴等12家龙头企业落户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其中5家是2022年中国互联网20强企业。南中轴电子商务大道聚集优质电商企业192家。积极推动群众创业、万众创新,4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中国最正确创新企业50强,约占全市的1/3。科技企业孵化器增至17个,面积37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3个,约占全市的1/5。众创空间增至12个,其中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7个,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支持体系3个。全区高新技术企业93家。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178家,是2022年的5.2倍。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专利授权量保持年均两位数

9、增长,被定为国家学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科技金融进展向好,在“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在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92家。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实施扶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民营经济进展等6方面政策。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主体年报备案制,去年商事主体11.7万户、注册资金592亿元,比2022年分别增长41%、302%。编制重点工程创办审批服务流程图,形成市区联动政务服务机制。落实重大工程服务台帐制度,强化政企交流,加快工程创办进度。5年推进重点工程108个,完成投资近480亿元。 (二)提升中心城区品质。科学规划,有序创办,加快城区软硬件升级,促进产城融合、一体化进展。 规划和土地管

10、理成效明显。完成“三规合一”编制,盘活存量创办用地113万平方米。完成海珠生态城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通过省国土资源厅审核备案。完成海珠生态城52平方公里城市设计及控规修编,其中8.9平方公里启动区控规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实施。合作市推进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纸片区等创新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出让。编制“一江两岸三带”工作创办实施方案。制定村集体经济进展留用地选址“一村一案”及建筑风格指引。兑现10个村社经济进展留用地60.66万平方米。建立区土地管理委员会运作机制,制定5年用地保障方案,加强土地筹划管控和供给管理。5年新增土地红线储蓄1186.7万平方米、实物储蓄10.3万平方米。去年单位创

11、办用地gdp达2206万元/万平方米,比2022年增长91%。去年被推举加入全国第三届国土资源俭约集约模范区评比。 根基设施和生态创办成果丰硕。加快推进地铁、市政路桥等一批重大工程征拆创办,建成开通环岛有轨电车试验段和洲头咀隧道,5年新增10条市政道路、8座人行天桥、157.7公里绿道,完成21个水浸黑点治理。完成万亩果园边界界桩和有效隔离工程。连续3年在海珠湖举办广州市园林博览会。海珠湿地一期、二期建成并对公众开放,成为全市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全省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创办湿地,并获广东十大最美湿地称号。广州志愿者公园等一批公共设施建成开放。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开展海珠涌整治、石榴岗河水闸重建

12、等水网治理工程。建成广州首个景观水质自动监测站。石榴岗河、赤沙涌达成功能区水质目标,其中石榴岗河屡屡达成iv(四)类景观水质标准。空气主要污染指标呈下降趋势,去年辖区内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天数为298天,占全年的81.6%,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城区更新改造稳步实施。琶洲村全面改造根本完成。沥村改造正开展补偿安置方案表决工作。黄埔古村微改造完成,获省宜居示范村庄、省十大最美古村落等称号。7个城中村安好隐患整治取得实效。完成2个旧厂全面改造和12个旧厂微改造工程。完成南华西一期旧城改造。 (三)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立足社会进展新形势,创新模式,健全长效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营造明净感激平安有序的

13、城区环境。 城区管理精细有序。加强城管综合执法,提高市容景观管理水平,5年查扣“五类车”14.6万辆,整治“六乱”11.4万宗,去除违法创办32万平方米,整改消防隐患9.9万处,建成滚动商贩疏导区22个。顺遂通过创造全国卫生城市复审、创造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完成创造全国文明城市复牌迎检工作。推进星级卫生街道创造,全区18个街道均告成创造市一星级卫生街道,其中3个晋升市三星级卫生街道,占全市总数的60%。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社区203个,占社区总数的79%。再生资源回收年均36.69万吨,资源化处理率40%。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严控污染物排放,建成无燃煤区,完成13家区属燃煤、燃重油企业清洁

14、能源改造,完成134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整治,建成7个餐饮业环保模范化管理示范点。加强气象服务保障,建成18个街道气象服务站,增设8个生态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站网密度居全市第一。 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开展。在全区18个街道全面铺开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统一的网格化信息平台,实行一网统、一网管。完成创新街道社区管理服务模式试点改革。全区全体社区告成创造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社区。101个创造单位获得幸福社区称号。建成22个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累计开展社区服务100万人次。在全市领先设置社会治理专项扶持资金,共扶持工程72个,其中6个被确定为市社会创办创新工程。创新出租屋协同共治管理服务模式,建成

15、平安幸福出租屋小区89个。深化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申办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指导成立广州首个社会组织诚信联盟。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探索诉访分开机制,全面落实信访首接首办责任制,信访总量持续下降,去年受理群众诉求1.41万件次,同比下降11.3%。积极化解冲突纠纷,5年调解纠纷1.69万宗,告成率为98.9%。实现“一社区一法律参谋”全笼罩。法律接济案件处理率、回访合意率均为100%。积极化解官洲国际生物岛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深化立体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机制,全区110刑事治安警情持续下降,群众安好感和治安合意度达90%以上。去年“两抢”、盗窃、入室盗窃警情分别同比下降23.7%、9.2%、14.

16、8%,利用视频破案率为64%。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合理处置各类突发事情。深入推进食品安好示范街区创办,创造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好示范街区2个、示范单位6个。全区安好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四)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坚持进展成果全民共享,加大惠民利民力度,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民生服务保障不断加强。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解决群众关注的一系列焦点、难点问题。5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均在70%以上。扩大社会保险笼罩面,“五大险种”参保人数224万人次,比2022年增长38.8%。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由2022年的490元提高至975元,5年共发放低保金2.4亿元。在全市首创为全区“三无”人员及散居孤儿每人另发放临时生活补助金100元/月。整合街道社区资源,打造以居家养老为根基、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