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张惠妹的专辑阿密特2全解析 作为顶尖华语女歌手,张惠妹如今仍旧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今天我就为您来评析一下张惠妹《阿密特2》这张专辑吧 一个歌手及其背后团队的进取心不仅仅是发片数量,还在于专辑制作水准的保持与提高、作品里对新元素的尝试、歌手形象的更新甚至颠覆,以及整张唱片传达出的人文关切这些要素,《AMIT 2》根本都具备了 阿妹这次对自己的形象有多颠覆?看看《怪咖秀》的MV就知道了 赏识不了没关系,我们来持续议论音乐 阿密特2全解析:《怪咖秀》 排在专辑其次位的《怪胎秀》算是主打之一,却并没有什么流行的影子旋律偏歌剧味,阿妹捏出一个美声的宏大唱腔,用接近嘶吼的方式唱了一首"怪怪'的流行摇滚这首歌的难度真是"阿妹级'的,高音片面既要唱稳、唱准,还要唱得大气磅礴,而且不失魅惑,整个乐坛差不多也就阿妹能完成这样的难度歌词的表达既阴暗又隐晦,写的约莫是艺人在夜市风尘中的挣扎与变态吧 阿密特2全解析:《母系社会》 是女权色调浓重的一首去年蔡依林的新专辑《呸》里也有一首关注女权的作品《不一样又怎样》,呼吁的是保障女同权利、反对轻视。
但相比林夕在那首歌里较为温柔的"发表观点',《母系社会》直接抄起歪把子向社会开火"什么理由研发什么叫马子,莫非是想让匹马为你生个儿子'"挚友聚会演戏,让你有面子,莫非我没有察觉你目测谁的 size',简朴粗暴的歌词颇配以强烈的摇滚节奏,喷发着女性视角的不满、愤怒与咆哮从艺术的角度而言,这首歌的诠释十足极富张力,不过女权是个对比繁杂的问题,女性的社会价值假设真的像歌词里写的"女娲补天'"岳母刺字'那么脸谱化,就有点矫枉过正了 阿密特2全解析:《冲突得很》 唱的是世间万物的自我冲突,把心绪、物品和诸般行业剖析个遍旋律还算顺耳,但堆砌式的歌词排列略为单一,唱起来像绕口令副歌片面总结式的语句也对比肆意,没有更深刻的体悟,因此和突然拔高的旋律不太相扣 阿密特2全解析:《放开那个作品》 描摹了艺术家在创作时飘逸的精神状态,陈珊妮写的《不睡》那么是一个单身女性深夜失眠的内心写照,有电音的味道两首歌的立意自是不俗,不过架构都对比平淡,缺乏很有力的记忆点 阿密特2全解析:《牙买加的槟榔》 是一首雷鬼风格的作品,这个欧美音乐的主流形式在华语圈里不太常见,阿妹的尝试还算对比工整,律动性和立体感都很棒,让这首歌的存在感并不弱于前几首流行摇滚。
好玩的是,牙买加这个北美岛国与槟榔这种南亚植物本身没有关联,阿妹却让它们在这首歌里成为台湾与牙买加之间的桥梁,意在说明将台湾卑南族音乐与黑人雷鬼音乐相融合的艺术想法 阿密特2全解析:《难搞》 是《AMIT 2》里唯一的抒情歌曲不知道是不是受整张专辑风格的影响,连阿妹最擅长的芭乐都唱得这么"脱俗'旋律的起伏对比大,完全没有大流行的感觉,阿妹甚至在高音片面发出了少见的低沉之声,反而有点吟唱 soul 的孤寂感这首歌就像专辑里的心绪中转站,在听过大风大浪之后可以听听它来缓口气,却不是一首适合打榜的流行金曲 阿密特2全解析:《血腥爱情故事》 短暂的宁静之后,《血腥爱情故事》再次将专辑带入强烈的情感起伏之中,而且画风也愈发黑暗,假设《怪胎秀》还只是精神层面的猖狂不经,那《血腥》就是真的割肉流血、刻骨铭心,有更概括的表达意象,也更触及人之本性《你想干什么》理应会被看做《AMIT》中《黑吃黑》的翻版两首歌的架构、节奏、内涵都颇为好像,甚至副歌结果一句的"犯贱'"不屑'与《黑吃黑》的"bullshit'都是一样的酷劲儿阿妹学欧美的套路真是义无反顾,不仅是曲风、唱法,连骂街都一起学了。
在这张专辑里,阿妹的唱功貌似略有下滑,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不如以前细腻,一些高难度的片面也唱得对比吃力当然,一个奔五的歌手不成能一向处在完备状态,现在的阿妹可能已经不能无瑕疵地再现《我恨我爱你》,但以她炉火纯青的技术功底,这张专辑应有的宏大背景仍旧被扎实地撑了起来 既然取名叫《AMIT 2》,自然不能不谈谈它和6年前《AMIT》的比较2022年,这张神专一经问世便不成阻挡,在该届金曲奖中一举入围10项大奖,最终砍下6项,真可谓巅峰之作后来阿妹每出一张专辑,都要被拿来和《AMIT》比上一番,只要说一句"还是没有达成《AMIT》的水准',再感慨一番"江郎才尽'之类的话,仿佛就很透彻地点到了问题本质,真是 bigger full full 啊 我觉得《AMIT》的神,主要是神在颠覆性与流行性的恰当平衡,神在都市文化、台湾原住民文化与欧美文化的多重结合,神在诞生于华语唱片市场的结果一缕光芒这天时、地利、人和别说阿妹,放在今天整个音乐圈子也再难遇到,过于苛求意义不大而且这三条里面最重要的,还是第一点的"恰当平衡' 对唱手来说,追求艺术高度的同时,对流行度的把控仍旧不成忽略。
你再怎么说《AMIT》玩概念,它走得不还是流行那一套么?《开门见山》《好胆你就来》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恰恰是由于它们在创作时就是按照流行的规律写的,写成后辅以更崭新的元素,才成为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金曲这种平衡可以说是一种俗,一种妥协,但切实是一线的音乐人、歌手们务必掌管的功夫假设给摇滚的纯度打100分,那么阿妹、周杰伦、五月天们的流行摇滚那么大多是徘徊在30分到70分之间的中和之作,他们不会一味地口水,却也别盼望他们能真正怒视这个社会 仅从这一点而论,我倒觉得《偏执面》和《AMIT 2》才真有点打破平衡的架势简朴说,这两张专辑我找不出一首作品能在传唱度上超过《开门见山》,遑论丰华唱片时期一筐又一筐的流行歌我觉得以阿弟仔的水准,不至于如此灰头土脸,而且假使歌没有选好,干嘛这么急着发片呢?我认为这个现状更多的代表了阿妹以及背后团队在音乐测验性上的追求 《偏执面》是"抒情+电子舞曲'的AB面组合,《AMIT 2》那么是一张以流行摇滚为核心并略有杂糅的唱片,它们对专辑整体风格的塑造貌似比对单曲的打磨还要用力,甚至到了概念先行、用力过猛的程度他们貌似在隐隐激励你去采纳一整张专辑的风貌,而不是只热爱其中某一首"好听的歌'。
而且假设上一张还是"偏执'地转型,那这一张就真有点打造"怪胎'的感觉了有人说这是装神弄鬼,我不以为然,这与晚会上"披着创新外衣的媚俗表演'有很大的识别,由于它连媚俗的颜值都不太够阿妹走到今天不轻易,何必在这上面棋出险招呢? 这就是我佩服张惠妹的地方作为华语乐坛的天后级人物,她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兜里的几十首经典作品,走走穴,上上节目,当几届导师,足够维持如今的地位可她非冒着掉粉的危害,在经济效益越来越低的唱片里唱些不讨喜的歌你说她不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音乐,还能为了什么? 梁直导前两天在电台里说,乐坛的昌盛就是这个圈子里最顶尖的一批人能赚到足够的钱,从而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必顾忌粉丝,甚至不必顾忌市场这样的局面虽然还很遥远,但是我已经能在张惠妹、王力宏他们的身上朦胧看到这样的影子年初王力宏发行电音大碟《你的爱》,同样遭到一片质疑,我当时写道:他要不是由于长得帅,这么作死地玩音乐,粉丝早跑光了做出变更需要士气,更需要资本,这些"改得起'的当红音乐人们假设能时刻在业务上保持进取心,我们这个落后的体系就还有前进的动力 所以,阿妹请你大胆地往前走,只要带着诚意与创意,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悄悄地为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