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曲醉相思一曲醉人心浅谈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之感想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02KB
约10页
文档ID:266344306
一曲醉相思一曲醉人心浅谈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之感想_第1页
1/10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一曲醉相思一曲醉人心浅谈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之感想随着乐曲在耳畔翩跹,我的眼前不觉浮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春,柔曼清丽;江,流连悠扬;花,秀美迷朦;月,空明高远;夜,静谧惆怅 夕阳西下,春风吹拂的一江春水,渔舟清荡晚霞未退,已是皓月当空 仿佛等了千年,这如水的音乐飘然而至,浸漫着(唐诗)风韵 有江、有月,花枝哆嗦,衣袂飘摇流淌的容貌,漫过岁月,漫过心海一段紫竹,几声琵琶,手指轻灵,音韵袅娜而出,激起层层涟漪 夕阳西下,夜幕惠临,江楼钟鼓催人回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月上东山、花影 层叠,一个是盼归的人儿在明月楼上凝眸远眺,一个是摇橹的人儿在茫茫烟波中乃归舟江畔柳丝在夜风的吹拂下婆娑起舞,花草在微风的抚摩下含笑点头,木浆搅碎了江中渔船的倒影,水波托着那荡漾的轻舟 水深云际,小船在摇曳着,音乐在摇曳着,江水在流淌着,乐韵在流淌着洞箫啜泣,琵琶铮铮,胡琴咿呀,木鱼的笃,好一番浪花飞溅、洄澜拍岸的景象听你,需阖双目,凝心神,于是,有云、有雨、有风、有月,有残星在天,有雁鸣声声,有渔火点点,有花影绰绰。

灯影桨声中,荡漾着,是水,是舟,是随风飘来的一曲渔歌咏晚孤帆碧空中,流淌的,是歌,是月,是盼归的渔妇撩起的一池心湖涟漪晚来风急,怎敌那相思阵阵独上高楼,把酒临风,却不知举杯同饮的人身在何处烟波江上的摇船郎啊,你听到了吗?那含情脉脉的目光,那淡远、飘逸的身影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归舟远去,万籁俱寂,惟有那一轮明月照着春江流水,泛着点点银光,在不停闪烁、闪烁,不知明月楼上的一对情人可曾相逢? 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是民族乐曲中的瑰丽奇葩,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的迷人风景,呈现在听众面前它藉以山水之雄伟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变幻这一情状宣之于乐,深刻描述了月夜江上动人美景,给听众以无比的艺术享受 《春江花月夜》最早并不是民乐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此曲名最早见于清朝姚燮(1805- 1864)晚期著作《今乐考证》一书,被列为"江南派琵琶曲目的中曲一类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约1736- 1820)的传抄琵琶谱以及1875 年吴莞卿的手抄本。

1925 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其改编为民族管弦乐,并根据此曲如诗如画的意境,命名为《春江花月夜》,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修改,更臻完备 《春江花月夜》全曲共分十段,每段都带有小标题,符合我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这十段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咏晚、回澜拍岸、棹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不管从总标题,还是从前九个小标题,抑或从乐曲演奏、音乐本身,都弥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意味意境悠远、镌满诗情、极富画面感、音韵弥漫想象的张力、诗画乐一体,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照点而这一切,也都鲜明地表达在了《春江花月夜》这首民族性的乐曲中 第一段江楼钟鼓,由琵琶悄悄地奏出击鼓的节奏, 由慢渐快, 模仿鼓声紧接着, 幽雅的箫声也参与进来, 一时箫鼓齐鸣, 飘荡在夕阳残照的宁静江面上, 古筝奏出流畅的琶音描绘出夕阳映照江面,熏风拂水涟涟的良辰美景这一小段起着全曲引子作用的箫鼓之声, 仿佛在召唤着人们驾起小舟, 来翱游这美观的春江乐队齐奏出具有江南风格的音乐主题,静谧、低回、悠扬如歌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和 其次段月上东山和第三段风回曲水把第一段所呈示的主题作了变化进展, 在丝竹奏出的高贵旋律中不时透出领奏乐器琵琶以推、拉指法弹奏出的绮丽流畅而摇曳起伏的曲调, 犹如微波荡漾, 分外多姿。

月上东山将第一段主题音乐升高四度,并且做自由模进由自由模进模拟出徐徐上升的动感,描绘出明月由东山升起,在云影中时隐时现、游移出没的场景这段曲调美好如歌,旋律线呈现波浪举行琵琶、二胡、古筝、洞箫齐奏音色和谐末尾由洞箫吹奏的旋律如泣如诉,令人情思悠远、浮想联翩风回曲水可视为变奏之二,只有六小节长度,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旋律引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在层层下旋之后呈上升之势,在上五度自由模进,旋律线起伏增大,极富推动力,恰似江风拂动水面,水波潋滟,徐徐分散的动感 第四段花影层叠在这一段中, 琵琶领奏以突然加快的十六分音符举行与二分音符的长音,组合成先紧后松、逐级向下模进的四个乐句, 打破了乐曲的平稳举行, 表现出两岸花影摇曳, 倒映水中, 突然一阵清风拂起微波, 弄乱了水中的花影,层层叠起随后又回到原来的速度, 以合尾终止这一平中稀奇的处理, 使乐曲显得活力盎然,弥漫情趣月夜春江,花木倒影映于江面,猛然一阵风来,水中倒影随波摇曳,纷乱层叠,此段即是刻画了这样一幅场景 第五段水云深际主题旋律根基上的第四变奏,头尾与主题根本一致,音乐在主题的核心材料上开展首先由阮、大胡等低音乐器在中低音区运行,音色厚重消极,宛如水墨画中的重彩描绘出江面浊浪起伏,江水滚滚的风景。

忽而琵琶清越的泛音展现,宛如明月拨云猛然一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宛如江浪退去,月悬中天此时,乐队齐奏,古筝以快速的拨弦模仿流水,由洞箫演奏的在一系列后半拍上打音的旋律那么犹如水鸟在云际遨游,时而在浪花上飞掠此景江天一色,动静合适,幽深壮阔乐段中间, 透出了琵琶清澈的泛音, 余音袅袅, 使这一段的意境更为深远 第六段渔歌咏晚琵琶与箫领奏出如歌一般的旋律, 乐队在句尾加以应和, 并在强拍休止时加上木鱼的轻轻一击, 使音乐特别生动好玩, 犹如白帆片片, 渔子晚归, 一唱众和, 歌声四起的生动情景这一主题乐句不断向下模进, 造成了有规律的动感, 也使人联想起渔民们摇橹时的节奏和神态后半段变换了节奏和速度, 同前面形成比较,显得特别丰富, 尤其是生动生动的休止时木鱼敲出的清亮声音, 使乐曲大为生色, 渔民们怡然自满的心绪, 跃然弦中 第七段洄澜拍岸先由琵琶领奏以扫轮的技法由慢渐快、由弱渐强地奏出一串八分音符, 顿挫有力, 心绪层层推上, 生动地表现了风涌波起时轻涛拍岸, 水石相击之声紧接着, 乐队乐队全体进入,犹如群舟争先恐后归来以较强的力度和较快的速度承接琵琶, 气势宏大开阔, 形成了一个小高潮, 造成小高潮后心绪回落仍由琵琶自身弹奏,慢弹轻挑,渔舟竞过,水面归于宁静。

为后面的全曲高潮作了一个铺垫 第八段桡鸣远濑和第九段诶乃归舟是全曲的高潮(段落)这两段旋律根本一致, 主要以两小节一为单位的音型加以递升、递降式的模进, 音乐从轻、慢开头, 逐渐加快速度、力度, 形成一种具有推动力的起伏, 心绪也越来越欢快、强烈, 结果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形象地描绘出在月移星稀、夜色沉重之时, 江中游舟纷纷尽兴而归, 橹声、水声混成一片的此起彼伏的生动情景高潮以后, 这一乐段也以合尾乐句终止 第十段尾声, 归舟远去,万籁俱寂,由琵琶、二胡、大胡和箫奏出特别美好的旋律, 这也是合尾乐句的变化夜深了, 快乐喧嚣的春江现在变得那样地恬静和美观, 惟有那银色的月亮俯视着这青山绿水, 随着低音大锣的轻轻一击, 乐曲余音袅袅地终止在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之中....... 赏识完整首乐曲,感受颇深,不禁为之震颤,为之动容《春江花月夜》整首乐曲情景交融,描写、表达、抒情、写意井然有序在推动月思进展时,乐曲多用转折,十段音乐,每段即为一转,每一转均能转出新的意境从夜月初生到夜深月斜,镜头频频转换,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江月夜的宜人景致:时而是微风拂面,明月清澄;时而是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时而是清波荡漾,天水一色;时而是激浪拍岸,潮水涌动;时而是钟鼓声声,渔歌悠悠.......直至夜阑人静,留下一缕箫声似断似续地在夜空中萦绕。

全曲风格婉约妩媚,清秀细腻,各种乐器搭配得体,进退有序,彼此搀扶牵引,前后照应,浑然一体乐曲用二胡、琵琶、古筝、洞箫、钟、鼓等乐器演奏全曲中没有一件乐器是从演奏毕竟的,但全曲又是一气呵成,并无断线之感其中琵琶着重用于模拟江楼钟鼓、急浪拍岸之声;二胡着重表现绵邈的思绪与曲终人不见的淡远之情;古筝着重模拟跳荡的或舒缓的流波之声;洞箫表现舟子唱渔歌时的悠扬声音;钟声传出静谧的气氛;鼓音又增加了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气势诸种乐器在演奏乐曲时或简或繁,或停或续,或高或低,或正或反,或短或长,或合或分,有机组合,变化纷呈,既各尽其能、千姿百态,又表现着同一主题,使乐曲巧妙入耳 在《春江花月夜》中, 主题是一个分外凝练的段落在音乐的进展过程中我们看到,虽然在每段的开头片面有确定的比较和变化, 但在每个段落的结尾采用主题结尾旋律片段或者变化, 因此整体的音乐感觉是分外协和的, 并未造成猛烈的音乐比较, 这种手法在传统音乐中被成为换头合尾在布局上,运用民间乐曲常用的换头合尾变奏手法使乐曲既有变化,又特别统一气韵生动优雅,刻画细腻入微,蕴意含蓄幽深,有如浓淡合适的连轴山水画卷,美不胜收悠扬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高贵蕴藉的乐韵,流泻出山水与生命交汇的脉流。

音韵乐流比(诗词)歌赋更为博大浩淼,有无穷解读的可能正所谓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滔滔不绝,绵绵无期的流水,千年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山水神韵,不经意间,乐韵易逝,善解情愿的心灵,可曾听见张若虚的悠悠吟唱,听见乐曲的悠悠深情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民乐如诗,民乐如画若心里住着那小桥流水、菊花古剑.......便能听得出二胡的哀怨、琵琶的悠扬、古筝的激越.......恰如清幽的(雨巷)、江畔锦衣夜行的女子以及凄怆思乡的游子这些民乐乐器,都拥有各自的性格,当你走进并了解它们时,你确定会被打动并深爱上它们 静心凝听,细细品评,自有感动流出《春江花月夜》,在诗与乐的交织中,我品评到了别样的风情,这样的音乐,着实让人为之动容 《春江花月夜》歌曲 春江花月夜 词曲:王少峰 专辑:玫瑰情缘 歌手:李泽昊 一片明月光悄悄地遥望 望乡的日子总是太悠长 岁月太沧桑风雨一人当 月圆月缺自身尝 最怕听见涛声在回响 最怕春夜红烛又点亮 最怕花红飘落哀伤 不见你不见到梦想 最怕泪水湿透了衣裳 最怕落莫又添惆怅 最怕(乡愁)装满了行囊 春江花月夜又成理想又成理想 一片明月光悄悄地遥望 望乡的日子总是太悠长 岁月太沧桑风雨一人当 月圆月缺自身尝 最怕听见涛声在回响 最怕春夜红烛又点亮 最怕花红飘落哀伤 不见你不见到梦想 最怕泪水湿透了衣裳 最怕落莫又添惆怅 最怕乡愁装满了行囊 春江花月夜又成理想又成梦 — 10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