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经济学—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教案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266265531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6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经济学—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货币经济学—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货币经济学—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货币经济学—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货币经济学—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经济学—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经济学—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教案(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第十九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l l 谭余夏 结构与概览 这一章主要讲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ISLM框架下分析开放经济。 第一节。要构造ISLM模型,首先要分析几个市场的均衡。分别分析四个市场的均衡。 第二节在前面分析了几个市场后建立ISLM模型。 第三、四节运用ISLM模型分析总需求管理。 第五节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 第六、七节在两个极端情况下分析这个模型。(充分就业与利率平价、充分 就业与购买力平价) 第八节讨论经济失衡时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使之均衡。 第九节讨论一国对实行固定汇率还是弹性汇率的选择。 第二部分利用开放经济的紧型模型

2、进行分析。 这部分分别讲汇率的货币方法(MAER)和多恩布什模型。两个模型建立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 MAER假定持续的购买力平价,从而如果一国货币供给增加,将引起本国价格水平即刻且按比例提高。(所以有时又称之为汇率的弹性价格模型) 多恩布什则认为PPP在短期内不成立,所以他在短期摒弃了这一假定,而代之以假定,价格是逐渐调整的(有时称之为黏性价格模型),从而汇率的短期可能会超过长期均衡所需的程度。(超调模型) 第一节、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l开放经济的外汇部门和国际收支l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l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l开放经济的劳动部门和生产函数一、开放经济的外汇部门和国际收支l把这些考虑纳

3、入(19.1)式,外汇市场的均衡条件变成:l解释。l根据前面的假设,即本国经济相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很小:也就是说,变量 不受我国商品和资本进出口变化的影响,在分析中可视为外生变量。把外国收入与利率去掉并用实际利率替代得到如下方程: 这个方程有三个内生变量。如果国际收支保持均衡且在上面方程中任意第三个内生变量不变,那么得到如下三个描述两变量关系的曲线(这儿假定是线性的):一、开放经济的外汇部门和国际收支l国际收支均衡曲线(BB)解释: 本国收入的提高增加了进口,出口则不变。通过提高本国利率,增加净资本流入,这样在国际收支中就抵消了进口的增加。也就是说,如果实际汇率保持不变,则在y与r之间有一条正斜

4、率的替换关系曲线BB。 第二图讲的是,本国收入的提高增加进口,出口不变。通过降低国内价格,(使得实际汇率降低,本国价格相对于国外价格也降低),增加出口,从而在国际收支中就抵消了收入引致的进口增加。这样在p于y之间就有一条负斜率的曲线。一、开放经济的外汇部门和国际收支l图三的解释。 价格提高使本国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外汇收支减少;这时需要提高利率,引致资本流入,从而抵消国内价格上升引起的外汇收支减少。所以在p与r之间形成一条正斜率的曲线。l曲线位移的解释。 如果不在坐标轴上的第三个变量变化,这些曲线会发生位移。在图a中,如果价格p上升,实际汇率将提高,在y既定的情况下,引起净出口下降。为保持均衡

5、,就需要提高利率,以便引致更大的净资本流入。因此,曲线BB将向上位移。 如果二、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l从商品的去向角度(也是所有企业的收入)来看有:l从居民收入的花费去向看有:l用实际汇率替代得到更紧形式:l商品市场的均衡要求: e=y 也就是: 1、三个缺口:储蓄缺口、财政缺口和外贸缺口。 由(19.6)式有: 上面给出了三缺口之间的关系,但要考虑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给定一个外生缺口。重写上面方程为:二、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2、开放经济的IS关系 延续前面对c、i和g的假定: 其中政府支出g是外生给定。同时假定小型开放经济中的进出口函数是线性的: 把(19.8)式(19.

6、12)式代入(19.6)式,得到IS关系为: 二、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3、开放经济的IS曲线 曲线的斜率由下式给出: (解释) IS曲线与汇率变化之间的关系分固定汇率和弹性汇率两种情况。由开放经济的一般表述: 在固定汇率情况下,名义汇率是外生给定我的,如果它改变了,实际汇率就会变。实际汇率对支出的影响会使在(y,r)空间画出的IS曲线位移。 在弹性汇率情况下,名义汇率由国际收支均衡条件(19.2)决定,于是: 分别考虑这四个因素。二、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l由于ISLM图中r在纵轴上,r变化的影响将产生沿着IS曲线的移动。分析:r上升引致资本流入,于是名义汇率上升以恢复国际收

7、支均衡,但名义汇率上升会减少净出口,通过乘数作用而减少经济中的收入y。这种由r上升引起的名义汇率上升再导致y减少,表现为在现有IS曲线上移动到新的利率水平。lP上升将提高实际利率并引起净出口的下降,从而导致名义汇率下降。这种名义汇率下降的贬值会减轻方程(19.13)中净出口的减少,但仍然使y低于其初始水平。(除非在购买力平价条件下,使名义利率按P上升的比例贬值,使得实际汇率不变,从而净出口不变,y不变)。由于价格P不是在ISLM图的纵轴上,y(收入)因P(价格)上涨而出现的减少,表现为IS曲线向左位移,而不是沿着IS曲线的移动。l国外价格或国外利率的外生上升引致的y增加,会导致IS曲线向右位移

8、。三、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1、积极与消极的货币政策:开放经济中的外汇流动和货币供给 假定本国的国际收支有顺差,外汇经过中央银行换为本币,从而将以相应的数量增加基础货币。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有两种选择: (1)、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出售适当的债券冲抵增加的基础货币。这样不会产生流通中的货币供给增加。 (2)、消极的货币政策。央行允许由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基础货币增加,从而增加货币供给。2、开放经济的货币需求和通货替代 在开放经济下,人们持有的与本币相对应的资产还有外币和外国债券。 这种本币与外币间的替代称作通货替代。由于这种替代在理论上是显著的,但经验研究显示这种替代率很低。由此,可以假定,本币的需

9、求在开放经济与在封闭经济下一样,受相同变量的影响,于是货币需求函数仍有如下形式:三、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3、积极货币政策下的LM关系 积极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而不受经济发展过程或国际收支的影响。这样就与封闭经济宏观经济模型的假定一样。货币供给为: 其中M是由中央银行确定的。因此,积极货币政策下的LM方程是:4、消极货币政策下的LM关系 在消极货币政策情况下,本国货币供给随国际收支顺差而扩张,随国际收支逆差而减少。这样,货币供给变成国际收支不平衡规模B的函数,因而也是本国收入y、本国利率r和实际汇率等的函数。Y和实际汇率的增加、r的下降都会减少B,所以,如果B最初是零,货币供给将减少。

10、也就是说,对于消极货币政策,三、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 三、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 讨论斜率。从直观上看,如果最初 ,y增加将增加进口并使 。 随着国际收支储备下降,货币供给减少。但是,y的增加也能增加货币需求。因此货币的超额需求 随着y的增加而增长,并且比在封闭经济下的速度更快。 另一方面,r的上升增加了资本的净流入,而且还减少了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所以,货币的超额需求随着r的上升而下降,并且比在封闭经济下的速度更快。 因此,y增加的效应被r的适当上升所抵消,因此,当货币的超额需求为零时,LM曲线的斜率是正的。 四、开放经济中的劳动部门和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为: 其中,n为就业量, 为既定的资本存量。

11、解释。 假定在短期,开放经济仅包括商品和金融资本的流动,不包括能够立即运用于生产的资源(劳动或设备)的流动。另外,假定短期内资本存量和技术不变。因此,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的生产函数相同。 取新古典主义模型中的劳动供给,劳动供给取决于实际工资率和劳动力。他的函数为: 其中, 是外生给定的劳动力。 假定(解释),在短期,开放经济模型的劳动力也是外生的。由此有: 所以,对开放经济的劳动部门和生产函数的分析与对封闭经济的分析相同。第二节、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l弹性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l固定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 两点说明。 第一:如果名义汇率是固定的,就会存在一条BB曲线,表明国际收支均

12、衡的(y,r)组合。 但是,如果汇率是弹性的,并通过调整汇率达到持续的国际收支均衡,那么,任何(y,r)组合都存在国际收支均衡,也就没有单独的BB曲线。 所以,ISLM有两种十分不同的变体,一种是有BB曲线,适用于固定汇率情况;另一种是没有BB曲线,适用于弹性汇率情况。 第二:固定汇率的任何外生变化都将使IS曲线位移。 但是,在弹性汇率情况下,本国利率变化引起的汇率变化不会移动IS曲线,因为IS曲线的斜率包含这种对净出口从而对收入的影响。一、弹性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 这里的模型共有三条曲线,即IS曲线、LM曲线和(y-n)曲线。 依据假定, LM曲线和(y-n)曲线与封闭经济下的相同,但I

13、S曲线包含了y和r的变化对名义利率的影响并通过它产生对进出口的影响。此时IS曲线的斜率比封闭经济下的陡。二、固定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l模型里有四条曲线: IS曲线、LM曲线、BB曲线和(y-n)曲线。由于LM曲线和BB曲线的斜率都是正的,所以需要讨论他们的相对斜率。l第一个问题:LM曲线和BB曲线的相对斜率l关于BB曲线斜率的两个极端的假说。 其一是利率平价。它意味着资本流动是完全弹性的,并在实行固定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下,使本国利率由外国利率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给定任何汇率,BB曲线都是水平的。 其二是,如果资本流动为零或对本国利率完全无弹性,给定任何汇率,BB曲线都是垂直的。 金融市场完

14、全融入全球市场的国家,BB曲线更接近于水平形式;实质上不存在金融市场或只有孤立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家,BB曲线更倾向于垂直的。 因此,在做进一步分析时,可以把分析建立在这两个极端情况之上,也可以建立在两个不太极端的情况之上: 固定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l一个是假定BB曲线比LM曲线更平缓。这适用于发达国家,对他们来说可能属于正常情况,可以称它为对利率敏感的资本流动情况。l另一个是假定BB曲线比LM曲线更陡直。这适用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它被称为对利率不敏感的资本流动情况。 二、固定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l第二个问题:固定汇率下的一般均衡图解l第一个图描述的是固定汇率下发达经济的一般均衡。所有曲

15、线都相交于一般均衡点a。这里, LM曲线的斜率比BB曲线的斜率更陡。这就假定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对利率的变化比本国货币市场更敏感,因而y增加要求r为保持货币部门均衡而上升的幅度,要大于为保持国际收支均衡而上升的幅度。l第二个图描述的是对汇率不敏感的资本流动情况。它的分析和前者类似。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 弹性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讨论弹性汇率情况下的需求管理。 第一,政府实施一个扩张性财政政策,这将提高利率并在初始汇率下引起国际收支顺差。从而本币升值,汇率上升。汇率的上升,使本国商品同外国商品相比变得较贵。从而进口增加,出口减少,经济的总需求减少。 因此,财政政策的扩张效果部分或全部地被净

16、出口变化所抵消。 第二,考虑一个扩张性货币政策。 这类政策降低利率,引起国际收支逆差。因此,汇率下跌,本国商品比起外国商品变得更便宜。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加强了对经济的扩张效应。 结论:在弹性汇率之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上是有效的,并且它的效果会因为净出口(货币扩张 利率 逆差 汇率 出口 )增加而加强。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没有明显有效地增加总需求,因为它的初始扩张效应部分或全部地被汇率上升引起的净出口下降所抵消。 这一结论有两个局限性。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 弹性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l第一个局限。在J曲线的初期阶段,净出口的短期弹性可能小于1;如果是这样,汇率变化和净出口对总需求产生的短期引致效应,可能被颠倒过来:它们会增强财政政策的效力,而削弱货币政策的效力。如果这种逆向短期效应持续超过一年,而决策者旨在使总需求更快增加,那么,财政政策将优于货币政策。l第二个局限。考虑资本流动的无弹性。假定一种极端情况,即资本流动对本国利率的变化反应为零,利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二次效应不会出现,于是利率变化不会引起汇率变化,也就不会通过净出口的变化引发对总需求的二次效应。 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