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讲义讲义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266265464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讲义讲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讲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讲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讲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讲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讲义讲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讲义讲义资料(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A讲义2013 . 6联系电话: 021-62168999 QQ:2936275476教学安排及要求 时间: 9月5日-12月23日 课时: 64学时(理论48+实践16) 考试: 1月上旬 考试 成绩: 平时(上课)+实践(作业)+ 期未考试 要求: 带着问题学.积极参与.独立完成作业 参考书: 1. 组织行为学郁阳刚主编 2. 组织行为学罗宾斯著 3. 管理心理学吴泽俊编著一.本学科在管理学科中的地位 1.什么是管理? 管理 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即定目标.(美国管理学家罗哈德.孔茨提出的最新观点) 管理 就是协调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社会学家从社会意义上来

2、作定义) 管理 “就是决策” “就是领导” “就是艺术” “就是科学” (强调管理的关键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教授提出:管理即决策.) 管理 如何有效地安排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经济学家从经济意义上讲提高效益的过程) 管理 筹划.组织和控制一个组织或一组人的工作 (从管理的功能角度来作定义) 管理 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罗宾斯的现代观点) 管理 是所有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有五个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是最有影响的定义 管理学家法约尔”管理理论之父”从管理职能上作的定义) 管理 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合理

3、配置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即定目标的过程. (最常用的定义)几个共同性:1.管理是人类的活动 (人)2.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目标效率)3.管理是一个过程 (动态的过程)4.管理是一种物的有机组合广义:包含人.实物.制度.信息取得单个体单独活动而不能取得的效果本人观点!无明确定义(发散思维)效率 2.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物人环境管理泰勒:科学管理(30年代以前)梅奥:行为科学(3060年代) 战略管理.企业再造学习型组织.虚拟组织 (60年代以后) 3.本学科在管理学科中的地位管理硬管理软管理技术革新(如计算机.发明)制度.体制人的行为效率 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4.有效管理 例:管

4、理者行为的有效性 弗雷德路桑斯(Fred Luthans)和他的同事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管理者的行为。他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组织中晋升最快的那些管理者和工作最出色的管理者所从事的活动和强调的重点是一样的吗?你可能会认为那些工作最出色的管理者也是晋升最快的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路桑斯和他的同事研究了450多名管理人员,他们发现,这些管理者都卷入了4类管理活动: 1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 2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资料; 3.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 4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分配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 所研究的管理者中,平均而言,管理者把3

5、2的时间花在传统管理活动中;29用在沟通上;20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上;19用在社交联络上。但是,不同的管理者花费在这4种活动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差甚远。具体地讲,成功的管理者(根据在组织内部晋升速度来衡量)与有效的管理者(根据他们绩效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所关注的工作重点大相径庭。社交联络对成功管理者的贡献最大,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最小。对于有效的管理者而言,沟通的贡献最大而社交的贡献最小。 这项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管理者做什么提供了真知灼见。平均来说,管理者分别花费大约20一30的时间在4类活动上:传统的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交往。但是,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的管理者对

6、4类活动的重视程度差别很大。事实上,他们所强调的几乎正好相反。 这一结论对于晋升是以绩效为基础的历史假设提出了挑战,它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会和政治技能对于管理者谋求组织内部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 1.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最早在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前427-347) 提出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 ”人的肉体是人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 亚里斯多德(前384-322) 中最早有关于人的心理的思想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并创立了心理学刊物,发表了许多心理学观点。从而使一

7、向从属于哲学范畴的心理学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结构学派 冯特(德) 心理是由可划分的基本元素构成 功能学派 詹姆斯 杜威(美) 认为任何一种意识 活动都 有其 一定的功能 心理学主要流派 行为学派 华生(美) 以人的行为来观察人的心理 格式塔学派 勒温(德) 以研究知觉、思维和解决问 题为主线,引进物理学中的场论 心理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奥) 研究个体意 识、注 意、潜意识等现代心理学 发展特点:学派之间的对立消失,相互沟通从追求大而全的理论向研究小型理论模型转变应用分支增加 人所有行为的原动力(性.暴力)心理学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 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认识

8、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表 象、 想象、思维等)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倾向 (需要、动机、 兴趣、 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 ( 能力、气质、性格)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1、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群体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具备的三个条件: (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2)组织成员是通过实现个体需要和完成共同目标而凝聚的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有机体。主要是指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学校、部队、医院等。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

9、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含义 (一)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规律 研究范围:各种工作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 (二)综合运用一切与人的行为有关的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三)系统地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 (四)研究的目的包括预测人的行为发展趋势和完成组织目标2、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一)边缘性、综合性 1、多学科交叉性 2、多层次性:个体、群体、组织、外部环境 (二)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来自多学科性 来自人本身的两重性(生物性和社会性) 管理的两重性 (三)实用性 3

10、.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感知觉 人性个性心理价值观.态度激励群体 群体动力学沟通 冲突 政治与权力人际交往与测量领导行为有效性领导方式决策心理组织设计组织文化与行为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承诺 1)个体行为:组织行为学在微观层面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因为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的构成基础或构成细胞。 2)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学在中观层面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群体的规模、类型、群体行为结构与功能、心理机制、动力理论与人际关系理论。 3)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在宏观层面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组织的结构对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组织变革发展中的心理障碍与对策,以增强

11、组织行为的合理性、有效性,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的共同切点是:组织目标。组织行为学研究三类行为都是为了有效实现组织预期目标。 个体 群 体 组 织 环境 激励领导变革发展沟通冲突 4.组织行为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A.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科学,它是在多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的领域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 心理学的贡献主要在个体和微观的分析水平;其他四个学科的贡献在于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宏观的概念,如群体过程或组织等心理学 心理学是寻求测量、解释,有时是改变人和其他动物的行为的科学。心理学关心的是研究和

12、理解个体的行为。心理学中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并将继续贡献知识的是学习理论家、人格理论家、咨询心理学家,最重要的是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 早期的工业组织心理学家主要关心疲劳、厌倦和其他与工作条件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妨碍工作的有效性。现在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学习、激励、人格、知觉、培训、领导有效性、工作满意度、个体决策、绩效评估、态度测量、员工选聘、工作设计和工作压力等方面。 社会学 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系统,个体在其中充当某种角色。也就是说,社会学研究与同伴相关联的人。具体地讲,社会学对组织行为学的最大贡献是关于组织中群体行为的研究,特别是正式和复杂的组织。社会学家对组织行为提供有价

13、值的信息的领域包括群体动力学、工作团队设计、沟通、权力、冲突和群体间行为;正式组织理论、官僚主义、组织技术、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社会学中关于人类群体生活的一般原理是组织行为学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学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发展以及人类的文化和行为的科学。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化石、种属及机体构造。文化人类学研究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及人类群体演变过程及不同群体的文化差异。文化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关系更为密切。 人类学家研究社会是为了认识人及其活动。他们对于文化和环境的研究使我们得以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内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我们现在对组织文化、组织环境

14、差异的认识大多是人类学家的研究结果或采用人类学方法的研究结果政治学 尽管常常被忽视,政治学家对于理解组织行为的贡献是至关重要的。政治学家研究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具体的研究题目包括冲突、组织内政治、权力。 以前,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人对政治学家的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兴趣。但时代不同了。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组织是政治实体,如果我们想准确地解释和预测组织中人的行为,就必须在我们的分析中引入政治学的观点。 B组织行为学与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的关系 广义的行为科学-指学科群,是由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一切与研究人类行为有关的科学组成的学科群,它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借以控制并预

15、测行为。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作为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以人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探索人们的行为规律,寻找调动积极性的方法,以实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组织行为学与行为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 两者都是研究人行为规律的科学,但组织行为学是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它是行为科学理论在企业组织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区别: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一切行为,而组织行为学只是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们的行为规律。 行为科学着重于对个人需要、动机和行为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不仅对个人的行为要研究,而且把影响个人行为的环境、群体、组织及其相互关系也作为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 行为科学把产生行为的原因归于人的需要,需要

16、引起动机,动机驱动行为;而组织行为学却采用系统动态联系的分析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并认为整个组织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 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机,或者说是“人机环境”的关系,而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企业中人的行为规律,以人与人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因而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但都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两门学科。工程心理学主要是从局部的观点上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组织行为学是从人的因素这一整体观点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也是即联系又区别的。管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管理,而组织行为学则是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行为规律的学科。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们行为规律的科学,重点是研究企业中人的行为,它是在工业心理学、社会学、人群关系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多学科性综合学科。可以说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企业中的人,但一个是重点研究内在心理规律,一个是重点研究外在的行为规律。两者是相互联系各有重点。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1、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