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困境与路径 摘要:伴随新课标的实施,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新方向.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意识培养存在诸多的困境,本文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内涵进行了简要概述,着重分析了当前文化意识培养遇到的困境,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或路径以供参考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育;困境与路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共识,以学科为载体,结合学科特征和特色,彰显学科工具价值和育人价值,融入学科核心素养是其重要发展路径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分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要素,深入挖掘各个要素的内涵,开发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素材,如国家教材的二度开发,以及自选资料如相关的视频、音频、文章、诗歌、图片、动画、活动等等,有效地运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困境和路径进行探究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现实困境 1.缺乏真实的文化情境 文化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文化情境和文化语境的浸染,这些经过人为设置的文化情境,就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立体素材。
尽管高中英语教材和教学中设置了较多的情境和语境,但由于缺乏基于实际情况的文化体验以及受制于本土文化思维的惯性指引,学生对于文化意识的多元认识和自我反思能力有所欠缺虽然假设性的文化情境在形式和内容上力求真实,但仍缺乏意蕴和深度思维的融合,以文化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替代文化意识的教育,停留在对基本文化知识的了解层面,缺乏对文化素材的理解性挖掘意识和途径,阻碍了非真实文化情境下的英语素材的进一步开发缺乏底蕴积累和系统整理是进一步转化情境素材的深层困因,如何在本土文化土壤中生成跨文化教学的有效素材和资源,文化情境素材无限趋于地道和真实,需要我们创造性地解决 2.肢解化的英语教学仍然盛行 中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所承担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需要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在高考英语各个板块的测试中,对其工具性的考查更为直观和显性,并且突出工具性的教学更具有实际操作性,从而将作为外语的英语肢解化,出现了板块化、语法化、知识化为主的常态课堂,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传输充斥着普通英语课堂,对于当前以量化为主的评价手段具有明显的效果这种将教学效果等同于成绩分数的粗放型逻辑,使得英语的人文性价值受到了极大的压制。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必修的五本教材中,共有25篇精读文章,涵盖了国内外的节日、饮食、地理、农业、人物等素材,以独立的话题展开,就内容而言,对于培养学生较为全面和深厚的文化意识是很好的素材或素材引子,在应试主导的情况下剥离了其文化价值,忽视了教材所承载的整体性价值 3.传统观念的非理性排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保护传统文化和发展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学中,培养英语思维,必然要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高中教材中常见的文化主题有节日、地理、政治、人物、语言、宗教等等,主要是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和剖析,同时,也有对国内相关文化的对比然而,有人以保护传统文化为由,抵制国外文化,甚至认为研究外来文化就是对本土文化的削弱,这种片面认识和低级错误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正确文化意识的形成事实上,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并不冲突,冲突的是传统保守观念的抵触,开放包容的心态是形成良好文化意识的基础二、培育文化意识的途径1、渗透国内外文化差异,提高学生比较和判断能力对于学生文化意识教育而言,其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同时,文化信息渗透也贴合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
由于文化是多元性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接触自己国家文化知识教育最为深刻,而对于其他国家文化则不甚了解,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初步了解,文化教育作为认识国家的有效途径,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各个世界的文化差异例如在教学《Cultural relics》一课时,其教学目标中则有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文化中对友谊理解的差异,感受各个国家文化魅力并形成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增加对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重视,在实际课堂中不断渗透国内外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认知和了解,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紧密联系课内外素材,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文化自信由于课堂是学生提高文化意识最直接的途径,而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文化知识也均来自于课本和习题阅读素材内容,所以,教师也应立足于课内外素材,扎根在课堂实践中,通过实际课堂引导学生逐步提高文化意识素养例如在习题中遇到讲述战狼Ⅱ票房爆棚的阅读理解题,在完成了选择任务以后要引导学生分析电影成功达到56亿的内在原因,即人民对祖国的日益强大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记住无论何时在国外遭遇危险,都不要放弃,记住我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3、重视文化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感悟和鉴别的能力文化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核心所在,同时对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目标,也是贯穿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在实践中教师需不断增强文化意识教育的理念,进而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念,促使其成才并成为一个有思想和涵养的人比如说有一篇课外阅读讲述关于中国有着庞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很多年轻的人意图通过奢侈品牌来提升自己的形象文中作者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们花很多钱职位购买一个商标此时,我及时的引导学生查看细节:一位女士花了两个月的薪水购买了一个手包;科学家们发现拥有奢侈品并不能带给人们幸福感通过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让学生感悟和发表自己对于拥有奢侈品能不能带来幸福感的看法借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培养其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在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袁隆平说自己是一个农民表现出袁博士怎样的性格特点;为什么作者在描述袁博士的爱好时,提到了他爱打麻将,为什么要选择写这个爱好,而没有提他也喜欢拉小提琴呢?由此归纳出袁隆平博士低调谦虚朴素的人格特点,值得我们所以人学习同时通过打麻将也表明他再伟大也还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和大众一样的爱好,并不是神。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伟人名人除去他的光环后,他的本质还是人,不可把人神化比如我们在组织学生学习“Traditional cultural festivals”的相关内容时,鉴于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英语积累,所以在为学生讲解我国四大传统文化节日的时候,为学生设计的“温故知新”的课程内容,在课堂导入环节用相应的文化节日歌曲来理解相应知识,然后再应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为学生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节日文化习俗的图片活动视频,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节日文化内容进行介绍,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组织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韩恋.高中英语新教材培养文化意识初探[J].名师,2021(20):36-37. [2]方芳,李伦军.高中英语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1(20):99-100. [3]徐良庆.高中英语课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高考,2021(20):124-125.[4]陈鑫.文化自信视野下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与对策[D].陕西理工大学,2018.[5]熊亚玲.县级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现状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8.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