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县级调度自动化信息管理提升监控效率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的逐步发展,对电网调度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调度自动化的广泛应用为县级电网的发展和稳定运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使调度自动化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地运行,必须加强县级调度自动化专业规范化管理,使调度自动化在电网经济调度及安全运行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1.县级调度自动化的问题随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推广和变电站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接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量激增,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信息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本局县调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模式单一,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人员自动化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电网调度和无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存在较大的隐患首先,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报警过滤显示功能,若同时监控多座变电站时,所有信息均在一个报警框中显示,告警信息密集,刷新速度过快,调控员来不及分辨和确认,需要人工回访和查找其次,调控员人工识别和判断信息的含义和危险程度,需要其具有较丰富的现场经验和较高的素质,而且,人工识别和判断也使单一信息的处理时间过长因此,导致未确认的告警信息大量积压,只能通过批量确认操作予以确认,事实上就是监控失效,在电网事故情况下更是如此。
因此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对于县调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县调自动化专业管理的实施,让调度人员更专注于电网的管理、运行人员更专注于变电设备的运行监视它应在管理形式上、专业化管理上,以及资源的整合上实施管理创新,要解决地县级调度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低水平重复投资,促进高级应用的实用化和综合智能应用的研发应用,提升自动化整体运维水平2.主要做法2.1 加强通道建设通信通道系统则是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决定着整个投资规模的大小、建设周期的长短没有可靠、稳定的通信通道系统,调度主站系统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建设得再先进,也不过是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实现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利用数据通道不健全,只接入了部分变电站,调度自动化实用效果较低所以,要求县调加强数据通道建设,增加接入县调的110kV 变电站和35kV 变电站的个数3.2 加强县调自动化主站配套设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其基本结构包括控制中心主站系统、厂站端(RTU)和信息通道三大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此系统划分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和人机联系子系统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在各发电厂、变电所采集各种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此外还负责接收和执行上级调度控制中心发出的操作、调度或控制命令。
信息传输子系统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与调度控制中心提供了信息交换的桥梁,其核心是数据通道,它经调制解调器与RTU 及主站前置机相连信息处理子系统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以计算机为主要组成部分该子系统包含大量直面向电网调度、运行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完成从采集到信息的各种处理及分析计算,乃至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控制与操作人机联系子系统将传输到调度控制中心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各种显示设备、打印设备和其他输出设备,为调度人员提供完整实用的电力系统实时信息调度人员发出的遥控、遥调指令也通过此系统输入,传送给执行机构3.3强化调度自动化信息管理的改进未得到有效管理的大量监控信息,已严重影响了调控人员对电网的正常监控和事故处理因此,要 对自动化信息进行梳理,通过优化流程提高处理效率,通过信息的分区、分类,达到“分区监控、分类报警、描述规范、动作可靠”的目标保证调控人员在电网故障频发时(如恶劣天气)能迅速了解电网运行的重要信息,及时做出正确判断,果断处理各类事故和异常1)信息的分区监控、分类报警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涵盖各类保护信息、设备状态信息,以及反映一次设备状态、电网状态等的遥测信息。
要提高调控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重要信息的漏报率及误报率,首先要对数据库内的所有保护信息、设备状态信息以及遥测信息进行告警分级和信息优化分区监控对信息分责任区管理,按照监控范围对显示信息进行第一轮筛选,实现对监控信息数量的优化,缩小监控人员监控范围分类报警对信息分等级管理,将重要、次要、状态、通知等各类信息进行分类显示,此为第二轮筛选,实现对告警信息的等级优化,提高调控人员监控效率为了将规范内容和调控中心人员的监控习惯相结合,将整个信息分为重要信息A类、重要信息B 类、一般信息C 类、提示信息D 类及越限告警5 类信息分类优化遥测、越限信息及提示信息D类对应规范中的电网运行信息此类信息平常无需报警,调控人员按周期巡视,发生数据越限后,告警等级相应提升并出现在越限告警窗中2)信息描述的规范化虽然有了监控信息分类的标准,但具体执行起来还是困难不少,最主要的问题是信息描述不规范同种信息不同厂家的描述各不相同,而且信息中还带有缩略语,有些缩略语含义,即使是技术人员也需要查看图纸或技术文件才能知道由于变电站设备种类繁多且厂家各异,同类信息的描述千差万别,难以为自动化主站维护人员和调控员全面掌握为此,公司在管理流程中加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审查力度,使入网设备的信息命名、描述符合现场习惯,杜绝描述中的缩略语,强调信息的描述文字能见名思义,简单易懂,字数控制在50个字节以内,同时,对正在运行的描述不标准的信息进行逐步更改。
3)提高信息可靠性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信息数量巨大,且存在一些误信号根据监控信息分类报警的原则,它们的重要性和紧急性是不同的,必需区别对待误信号的消缺工作,才能快速地满足调控人员对电网监控的要求其中电网故障信号的可靠性很重要,如果存在频繁动作的误信号将严重干扰调控员对电网的监控效果大力气对已排查出的误信号进行了及时消缺对于设备监控信息则根据公司状态检修管理规定,依照检修计划进行逐步消缺同时,加强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老旧自动化设备的改造工作,提高自动化装置的健康水平,采用双远动通道,尤其是应用电力调度数据专网来保证远动信息准确可靠地传输3.6 加强技术培训自动化运行指标上不去的一个原因是消缺率低,这是由于维护人员的技术不到位而造成的充实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培训和认证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为此,需要制定了培训计划如下:(1)内部培训:各县局维护人员分批到市局的相关部门实习,实习期间要写培训记录及笔记,定期检查,实习结束后要参加实习考试,通过考试才算实习完成2)外部培训:利用到设备厂家的外出培训机会,结合班组人员具体的工作岗位,进行针对性的新理念、新技术培训,达到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实施培训工作与提高岗位操作能力相结合,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切实提高岗位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强化技能鉴定工作,鼓励班组成员积极申报技能鉴定调度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电网的运行的方式,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减少电力作业现场错误操作事故,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电网管理方式优化,供电量和供电服务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孙茜.智能化在调度自动化中的可行性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2(12):97-98.[2]庞晓燕,李建,梁汉泉,等.智能电网高度技术支持系统构架及调度自动化现状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13,36(4):32-33.[3]马韬韬,郭创新,曹一家,等.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9):72-73. -全文完-。